站在当下回望历史,中国移动通信人一定忘不了20年前的今天。1998年1月,影响中国3g决策的“香山会议”召开。会议顶住国内外质疑的压力,坚决支持中国企业向国际通信标准化组织提交3g时代的中国标准td-scdma,一举打破了发达国家对移动通信标准的垄断,成为全球3g时代的三大标准之一。
20年来,中国移动通信事业筚路蓝缕,实现了从“2g跟随”、“3g突破”到“4g同步”的跨越。中国推动的td-lte-advanced成为目前全球两大4g标准之一。
人们对更高性能移动通信的追求从未停止,如今,5g正向我们走来。中国正继续埋头苦干,力争在2020年成为5g时代的全球领跑者之一。天道酬勤,让我们拭目以待。
1
5g是什么
不仅仅是“快”
一辆救护车呼啸着驶进了城市的夜幕,车内是一位缉毒英雄,在刚刚的任务中不幸身负重伤,生命垂危。司机老桂的额头渗出了汗珠。困难确实很大:恰逢城市晚高峰,开到医院要过48个红绿灯;黄金救援期只有半小时,而能处理这样高难度手术的专家尚在千里之外的高铁上……
但老桂还是保持着镇定,因为他知道,这里的情况他已向智慧城市大脑进行了语音通报,智慧城市大脑会依据救护车的行进路线调节全市交通信号灯,引导其他车辆避让。果然,救护车一路畅通,以最快速度抵达了医院。
叶主任接到医院的电话时,正在时速500公里的高铁上。情况紧急,他先用高清(3d)视频与救护车、指挥中心进行实时会诊,确定手术方案。之后又戴上vr设备,“身临其境”地控制救护车内的医疗机器人完成了无延时、高精度的远程手术,为伤者接受后续更高级别治疗争取到宝贵时间。
不同的时空下,老桂和叶主任都长舒了一口气,在与死神的争夺战里,他们又为人民留下了一个好儿子,为年幼的女儿留下了一位好父亲。
如果人类进入5g时代,那么以上记者虚构的故事场景,就有很大概率成为现实。因为所有这一切实现的前提,是在我们的头顶上方,存在一个极高速率、极大容量、极低时延的通信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网。5g,不仅仅比4g“更快了”那么简单。
2015年,itu(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定义了5g的三大类应用场景和八项能力指标。数据显示,5g除了可以让用户的体验速率增长1000倍,达到每秒1g,它至少还包括另外两大颠覆性特征:
低时延、高可靠。5g可以做到在时速500公里的高铁上,时延低至1毫秒,这使得精确的远程同步成为可能,进而让无人驾驶、车联网、工业自动化等新兴产业拥有了网络基础。
低功耗、大连接。5g可以实现一平方公里内同时连接100万个传感器,这使得超大规模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成为可能,进而让智慧城市、物联网变得触手可及。
这表明,5g不仅能在传统4g技术场景中“更上层楼”,还将在4g不曾涉足的领域“辟土开疆”。
“正像业界流行的说法,‘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5g的愿景是实现万物互联,未来5g对普通用户的改变将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
2
中国5g走到哪一步
从技术研发到产品研发
大势所趋,未来已来。面对机遇,全球主要国家纷纷提出5g试验计划,力争引领全球5g标准与产业发展。中国移动通信技术起步虽晚,但在5g标准研发上正逐渐成为全球领跑者。
2013年2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推动成立了“imt-2020(5g)推进组”(下称推进组),负责协调推进5g技术研发试验工作。
2014年1月,国家863计划启动实施了5g移动通信系统先期研究重大项目,力图突破5g移动通信标志性关键技术,成为5g国际标准研究和技术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同时,“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也全面推进5g研发。
2015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出席中欧5g战略合作联合声明签字仪式时指出,中国将力争在2020年实现5g网络商用。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各方高度重视下,中国在5g需求、技术标准、产业化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
在需求方面,中国提出的5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指标体系等重要成果被itu所采纳,为全球统一5g标准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技术标准方面,中国企业主推的新型网络架构、极化码、大规模天线等核心技术被纳入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国际标准,中国技术创新能力已跻身全球前列,成为移动通信技术与标准的主导力量之一。
在产业化方面,中国率先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在北京怀柔规划了全球最大的5g试验环境,全面开展5g系统、终端、芯片、仪表等产品的研发。当前,中国5g系统设备、芯片等核心设备研发处于全球5g第一梯队。
那么在时间轴上,中国的5g技术研发走到了哪一步?
根据推进组发布的《5g技术研发试验总体方案》,中国的5g试验整体分为两步走:2015年-2018年为技术研发试验;2018年-2020年为产品研发试验。
而技术研发试验中又划分为三个阶段:2015年9月-2016年9月为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被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比喻为“幼儿园看图识字阶段”;2016年9月-2017年9月为技术方案验证阶段,将单一的技术集成到一个设备中,从“看图识字”进入了“小学课本”阶段;2017年6月-2018年10月为系统方案验证阶段。
当前,中国正处在5g技术研发的“收官”阶段,这一阶段将重点验证5g系统的组网技术性能,进行5g典型业务的演示,为下一步运营企业开展产品试验打下良好基础。
3
5g离我们还有多远
2020年实现商用
据td产业联盟2017年12月发布的《全球5g发展现状与趋势》显示,美日韩欧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布局和部署5g商用网络。
美国电信运营商at&t计划在2018年下半年在全美推出5g通信服务;美国威瑞森电信宣布将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在美国3-5个城市提供固定5g无线服务。
韩国计划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提供5g试商用服务;日本计划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提供5g服务。为此,各国的主流运营商都已纷纷推出自己的5g规模商用时间表。
中国这次依然没有落后。
2017年11月,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实施2018年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三大重点支持工程之一,就是“5g规模组网建设及应用示范工程”。
《通知》明确指出,2018年要在不少于5个城市开展5g网络建设;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都要申报;至少开展4k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无人机等2类典型5g业务及应用。
如今我们已身处2018的起点,这一年接下来要发生的新鲜事,想想就令人期待。
当然,中国的5g发展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2018年是5g技术研发与产品研发承上启下的关键期,要满足中国2020年的5g商用目标,还需要国家和产业链上下游厂商共同努力。
“要以运营商为龙头,以应用带动系统,以系统带动设备,以设备带动终端,以终端带动芯片,再同时把软件、天线、仪表这些薄弱环节带动起来。”邬贺铨院士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相关负责人也指出,在国家层面,要积极推动5g科研布局、频谱规划以及国际合作,尽快弥补中国5g产业发展中的短板,为中国5g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系统和芯片设备厂商要以5g国际标准为基础,加快产品研发,并依托中国组织开展的5g技术研发试验平台,进行充分的测试验证,构建完整5g产业链,推动5g产品的成熟;此外,还要加快推进5g与行业应用的融合,积极探索5g行业应用需求及商业模式。
正如业内人士期盼的那样,2018年1月3日,“5g应用”工作组在北京成立。这是中国凝聚产业力量,促进5g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成熟的有力举措,将有力推动5g与垂直行业的融合和应用创新,为2020年5g成功商用奠定良好基础。
医疗健康平台Brook.ai:获4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助力糖尿病患者病情管理
基于数据采集卡和Visual C++编程工具实现虚拟示波器系统的设计
土壤含水量快速测定仪的用途以及使用方法的介绍
精密加工件外观缺陷检测系统的简单介绍
收发器是干什么用的_收发器单纤和双纤的区别
5G不仅仅是“快”,它离我们还有多远
光纤陀螺原理_光纤陀螺的应用
实现向三代跨越 制定新一轮发展战略
工业物联网时代,制造业提筑资安防火墙
TOPSwitch?GX系列第四代单片开关电源的原理
华宇电子亮相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
华为mate9和p9的区别,16nm工艺处理器给力升级但mate9曲屏版或跳票
C语言零基础项目:生命游戏!详细思路+源码分享
基于PLC的机器人伺服运动控制系统设计详解
用MDaemon搭建邮件服务器-设置篇
松下进一步增强加码动力电池业务的决心
谷歌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总营收461.73亿美元
华为 P20在上海发布 还有全球首款全面屏笔记本
怎么应对刘海屏机型的海报设计
相控阵雷达性能的基石:宽禁带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