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快递和外卖行业呈现高速度增长趋势,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企业,例如:阿里菜鸟、京东物流、饿了么、美团、苏宁等。在中国人口红利下降,人力成本飙升的风口下,机器人换人已是大势所趋。在配送领域,有segway robotics、yogo、深兰、云迹、真机智能等公司,无人配送机器人的市场角逐战早已打响。
在2018年,多家配送机器人公司相继获得a轮融资,新兴科技企业也不断传出合作的公告,进一步表明了配送机器人走向热潮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公司的积极探索,有业内人士分析,室内配送机器人有望率先实现大规模商用化场景应用。
无人配送兴起的背后
配送机器人在这个智能化风口浪尖上找到生存的核心点在于整个配送行业市场需求量极为庞大。
1、配送行业市场基数大、增速快
从整个中国市场来看,快递和外卖的需求,每日增高,2018年两者基数分别达到:300亿件/年,4000w单/天,其增长率高达30%+ cgar。
有相关数据显示,自2016年开始,我国全球快递年业务总量达到700 亿件,在全球的物流市场价值上达到9万亿美元。单单我国的国内市场,其快递业务量 在2016年就突破300亿件,每年增长幅度高至30倍。
2、人口红利下降,配送行业人力成本增高
某知名调研机构数据表明,我国劳动力成本从2015年以来,十几年的时间里飙涨了五倍,预计2050年的时候,我国老年人口比例是2018年的三倍以上。
按此数据来看,配送行业是人口密集型行业,预计,2020年,我国配送行业业务量(包括快递、餐饮)将高达1000亿件。这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据美团、饿了么等企业发布的数据,外卖平台注册人数超过400万,按每人每年10万元的成本计算,那么未来配送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4000亿。
配送机器人有三大瓶颈
与配送机器人外观相似的服务机器人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数年之久,但功能等都无法满足室内无人配送的需求,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机器人的硬件产品供给上。
室内配送机器人最难突破的三大瓶颈就是实现低成本、高可靠性、可量产。三者之间需要互相平衡。
人们常说的,便宜没好货就是一个道理,低成本往往就代表着配送机器人产品使用了减价的元器件,而要提高产品可靠性,就要通过第三方软件。
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配送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成本逐渐降低、视觉vslam避障技术成熟、量产经验逐渐积累,低成本、高可靠性、可量产的室内配送机器人也成为可能。
AI根据面部特征就能判断一个人是直是弯,准确度惊人
麻省理工学院展望小型雷达传感器的未来
研发人员研发了一种非线性光学技术与适用的领域
三星“千元”机J3和J7无锁版本在北美开售,折合人民币1200左右一部,别说了,我要去买红米!
揭秘电子工程师的神技巧!
机器将代替人完成配送服务
锂电池充电系统的选择
关于火电厂煤炭安全监测的方案分析和介绍
昇润推出基于CC2652RB的蓝牙5.0模块,全新超低功耗解决方案
在智能手机领域,OLED面板正在逐渐取代LCD面板
芯经验——常用存储器形式
ADI推出DS28E30 1-Wire ECDSA安全认证器
设计节能螺线管驱动器
光伏发电如何控制度电成本?
南洋股份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 电线电缆业务即将剥离
迪拜专业展览展位搭建服务商 思诺博令您的展位大放异彩
尼龙材料应用广泛,如何3D打印尼龙材料
中国芯之痛:中国核心集成电路国产芯片占有率多项为0
ATC在工艺晶圆测试中的应用和理念及ATC基本组成元素和实现算法
IoT开发者必须关注的6大ARM新IP和技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