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然希望ldo的输出准确、负载(电流)变化时能够快速响应。
像图2所示:
这是传统结构,该结构的响应时间受限于feedback loop delay反馈环路延迟,即,当负载电流从空载到重载时,vout上被iload下拉,反馈环路要工作,防止vout继续下降,这段时间就是tr,叫做load response time,这几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表示为:
如图2(a)结构,我们常常要考虑环路的稳定性,从而限制了loop bandwidth,所以tr时间约1~3us。
保守设计decap电容1.46nf,△i为24ma,这么计算下来,要想△v在10mv以下,tr需要低于610ps。
-->10mv****的设计要求算是很苛刻了,比如我们实际上允许 0.1v ,那么tr计算约为 6.1us 。
我们看有哪些方式可以实现ultra-fast load regulation。
图 3(a) 原型来源于 2005 , area-efficient linear regulator with ultra-fast load regulation.
直接采用source follower(图1(a))利用传输管m0源端的低阻抗特性达到fast load regulation,缺点是低电源电压下,vg的headroom不够。
图1(b)做了个charge pump提升输出nmos管的栅压,这个m0r通路不去观测vout输出波形,load regulation只依赖于m0管的i-v曲线,90mv的△v对应于imin和imax比值约1:10.
这里又引用了 1998 embedded 5v-to-3.3v voltage regulator for supplying digital ic's in 3.3v cmos technology 。
你觉得****c1 是什么作用? 180pf 。
比如这里要求输出最大偏差±300mv=600mv。包含两个部分1)control part; 2)输出的variation。分配给前者200mv,后者400mv。而输出400mv的偏差又来源于两个部分,首先是取决于m1尺寸的vgs偏差,其次是输出out经m1的cgs耦合后在vg上的偏差。
减小输出节点到m1栅端的coupling。
c1和m1占据了整个ldo的面积,c1做的越大,vg上的ripple就越小。m1就可以不用做的太大;
c1做的越小,vg偏差大,留给m1的vgs余量小,也就是说m1就需要做很大了。
这里c1和m1的面积存在折中。
200ua的偏置电流imin,100ma的负载电流imax,400mv最差动态偏差(140°c),那么就需要w/l位14000um/0.5um, c1为180pf。这个时候m1的栅端vg电压为4.5v高压,不过没有关系,这是3.3v的工艺。m1采用最小尺寸,工作在weak inversion区,最大化gm/i。the typical large-signal output resistance for these dimensions is about 3ω。
这篇文章handle the maximum specified peak load currents针对的是负载电流的“峰值”。我们都知道peak load currents in digital circuits can be much larger than the average current而峰值通常远远大于平均电流。
对于图4电流,需要一个start-up circuit is required for pre-charging vg in order to initialize circuit operation.启动电路来初始化输出。
为什么使用 replica feedback ?
不直接去sense输出电压,而是复制了一个通路。版图上,the replica transistor is located at the center of the output power transistor array.
replica通路保证输出工作在dc工作点附近,保证环路不直接受负载电流影响。
从图5看出来,使用replica通路,纹波改善了一半。
这种结构的设计要点还包括:
charge pumpclamppower-down modestart-up circuit再回到2005那篇 paper ,对super source follower结构的输出阻抗的小信号分析,可以学习一下。
空载,偏置电流流过m4和m0,m2关断,m0管流过small bias current。
当负载电流增大,vout电压掉落,m4关断,电流流过m2的源端,拉低m0的栅端电压,使m0导通更多,电流从vin到vout去补偿整个droop。
这里不考虑cdie情况下,输出阻抗表现为单极点:
也就是说,the decoupling capacitor is not required to make the p-stage stable.
这里输出阻抗可以建模为电阻r和电感l的串联,其中:
我主要想讲的是图 4 ,基于cmp比较器结构的 regulator 。
在这里,the propagation delay of the comparator determines the load response time即,比较器的传播延迟决定了所谓的负载响应时间。
然后这里又讲了一个基于cmp结构的reg的缺点: self-generated output ripple 。
从图4(a)和(b),a fast comparator is desirable not only to achieve a small value of tr but also because of its effect on the output ripple.比较器速度越快,负载响应时间tr越快,输出节点纹波越小。
接下来说一下 distributed regulator system 。
比如在ddr3 i/o应用下,文章提取了vout电源网络的rc模型,如果只使用一个 regulator ,在最大负载电流下, ir****上的压降高到 24mv 。 采用了分布式设计,这个ir drop可以将位2.4mv。分布式设计/布局的另一个好处:power dissipated in the passgates is more evenly spread across the chip。
当然,这种分布式设计也是有问题的,叫做load sharing problems.
后面的就是提出解决方案,dual-loop结构。
最后回到2018年的这篇针对于nand里ldo设计的最新文章,可谓是非常有趣,而我只能读懂一点点。。。
输入电源电压 2.3-3v , ldo**输出 2.1v , 20ns响应150ma负载电流,输出droop**为 225mv 。静态电流功耗 81ua ,片上输出电容 2nf 。
怎么去提高输出传输管栅端的srgate?
要么费功耗isr,要么减小cgg,不好弄。。。
这里结合了基于amp和基于cmp的ldo结构,提出了两者结合的设想:
单单采用基于amp结构,只能增加ibias电流了,如果不然,像图1(a)所示,vout droop会很大;
单单采用基于cmp结构,虽然不存在稳定性问题,但是这个结构我们之前也从引用的文章里看出,他有自己固有的纹波;
两个结构结合,基于amp结构工作在稳态,保证精度;基于cmp结构提供快速的响应速度,在steady state下并不work,所以不存在intrinsic output ripple了,如图3。
...in other words, cmp-based ldo assists amp-based ldo to minimize δvout only during the transient state, in which amp-based ldo does not yet regulate vout...注意amp和cmp工作区间以及这里△vref。
虽然cmp在稳态时不工作,但是考虑到负载瞬态响应,我们需要把比较器的传播延迟降到最小,不然的话,△vout又增大了。
重新给出the duration time from the point at which vout drops to that at which it stops is called the response time of vout...tr的表达式:
基于amp结构的ldo,我们当然期望传输管的vgate能降到一定电压,使mpa产生足够大的电流补偿iload,ipa快速的接近于iload。
△vgate是mpa栅端的变化值。看图4(a),tr=tgate。
对图4(b)来说,tr取决于cmp的传播延迟和栅驱动电路gate driver。
tdelay是ns级,比tgate快多了。
△ vref****有什么用?
用来分立amp和cmp的操作。
比如如果vref_d和vref_a非常接近,amp和cmp同时工作,就会带来前面讲的intrinsic output ripple。为了防止cmp的self-oscillation,这里选择△vref should be larger than the magnitude of transient output ripple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cmp does not respond to vripple in the steady state...amp和cmp基准电压比较点的差值△vref至少大于输出的纹波vripple。
图5是结构非常复杂的ldo整体图。
这种高端的方式怎么去确定△ vref****的值?这个值太大或太小有什么问题?
icmp1取10ua,10ua电流通过7kω电阻,产生的压降是70mv;反之,开关全闭合后,电阻为0,见图5左下角表格。
图6告诉我们△vref的calibration和avc的实现方式。
1->首先,b[0]~b[2]默认值111,△vref最大70mv,将amp和cmp两种方式明显隔开;
2->△vref calibration开始,vref_d从最接近vref_a的配置000开始,比较器开始bang-bang控制,△vref控制单元去记vcmp的震荡周期,每64个周期的下降沿产生一个短脉冲vup。b[0]~b[2]呢,在vup脉冲处加1,直至vref_d离vref_a够远,cmp环路不再工作,vcmp的震荡也结束,这就是...the minimum value at which the operation of cmp-based ldo can be separated from that of amp-based ldo in the steady state...两个环路基准电压比较点的最佳差距。
由于电源电压变化范围在2.3v~3v,idig变化范围也很大。图5中的dpgc电路通过控制mdig的尺寸大小提供不变的idig电流。
图7给出dpgc实现线路:
2位adc检测电源电压vin水平,输出结果经温度编码控制mdig的尺寸。
工作在cmp模式下的mdig处于线性区,应用线性区的管子工作i/v关系式和vin/vout值可以理论计算mdig的尺寸。
按照修正的式(10)进行理论计算,跟仿真非常接近。
中国移动“优﹢网络”打造精品网络服务
Keyssa宣布推出其可支持系统产品更快上市的新一代Kiss Connector连接器
十年之后,回头看什么是大数据
我们离5G的盛行还有多远的路
Insta360相机升级,将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VR空间体验
NAND里的LDO设计
AMD大招:Zen锐龙5000处理器和RX6000显卡表现更强性能
u-blox助力iGPSPORT打造GPS智能码表行业新标杆
微波PCB粘合方法的比较:设计人员需要知道的内容
计算机视觉市场迅速崛起 在人工智能产业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荣耀国内手机市场连续2年稳居第一
独立时钟热链II序列化器特点
数控机床基础知识
靶材的种类及制备工艺 靶材在半导体领域的应用
马云:新制造从根本上颠覆了价值创造的模式
影响电路板整体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泰克在量子安全密码国际会议上展示量子测试解决方案
DS2786电池电量计在2节电池供电系统主机侧的使用
蓄电池容量和温度的关系
覆铜板行业集中度极高 成本传导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