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工智能在美好中奋进 芯片热增加了研发型企业占比

说起2018科技圈最高频的词汇,人工智能却是当之无愧的年度话题之王。有一组数据可以侧面佐证其热度,工信部中国信通院副所长张雪丽曾介绍,截止至2018年9月,全球共有人工智能企业5159家,中国以1122家(不含港澳台)位居第二;北京则以445家的总数,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最多的城市。
“每天被人工智能的新闻刷屏,很容易让人觉得人类对自己的命运失去了控制。关于’机器人大军’的来临和失业人员变为’无用阶级’的预言,不时在我们脑海里萦绕,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类在面对’全能’科技时强烈的无力感。”这是李开复在2018年出版的《ai未来》一书中的描绘,也是目前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心里真实写照。人类对于人工智能应该是爱恨交织,一方面是拥抱,但另一方面也会对于不确定未来的恐惧。
从2016年开始的这一波人工智能被称为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经过了2017年的资本泡沫等非理性发展,人工智能在2018年迎来了落地、商业化探索之路,最重要的是其已经开始实实在在地渗透到普通大众的生活中。这一年,刷脸支付、刷脸参会、语音控制电器、“即拿即走”的无人零售店等等鲜活的场景已经是喜闻乐见,人工智能不是花拳绣腿。
从“demo”变成了用户手中实实在在的产品,从资本泡沫到资本理性回归,2018年的人工智能市场有哪些故事值得回味?
优质公司拿钱拿到手软
2017年的热钱来得太猛烈,资本泡沫随之而来。喧嚣了一年以后的资本市场开始冷静下来,在2017年年末,很多人都在忧虑2018年,人工智能企业是否很难拿到钱?尚无盈利的企业嗷嗷待哺地等着资本输血,没有资金注入,他们如何生存?
带着这些问题回首2018 ,却发现人工智能的投融资热度依旧不减。2018年上半年,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融资规模达到435亿美元,中国的规模达到317亿美元,占了全球的四分之三以上。不过,2018年和2017年一样热钱环伺,但不是贴上人工智能标签就可轻易拿到手钱,而是资本都集中在优质公司手里。
人工智能领域已经跑出来商汤科技、旷视科技、寒武纪、依图科技等优质公司,他们是资本的宠儿。2018年4月,商汤科技完成 6 亿美元 c 轮融资,再次创下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融资记录。此次融资由阿里巴巴集团领投,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苏宁等投资机构和战略伙伴跟投。而9月,其又马不停蹄地获得来自软银中国的10亿美元战略投资。此外,6月,依图科技宣布完成2亿美元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工银国际、浦银国际。同月,寒武纪宣布完成数亿美元的b轮融资。7月,旷视科技获投阿里巴巴,博裕资本的6亿美元d轮融资。
资本的持续追捧让这些优质公司成为实力非常强的独角兽,人工智能领域的格局渐渐形成。而2018年对于一些新兴的早期初创公司来说,却是举步维艰。因为,如果没有较为成熟的产品落地,或者是与细分领域的巨头竞争对手有明显差异化的,很难让资本信服。
自动驾驶在“血泪中”成长
今年,3 月 18 日的 uber 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了全球首例无人车撞死行人的事故,此消息轰动一时。自动驾驶一直以来是非常热门的话题。从事故率和体验程度上来看,自动驾驶无疑是人力的解放。但是真正要实现l4以上的级别,依旧有很多挑战。所以,其实在实际或者产品层面来讲,一般如谷歌、uber等大的企业才会潜心投入研发l4以上的自动驾驶,而很多创业公司则是以l2、l3切入一些场景。
谷歌和uber的自动驾驶发展一直牵动人心,很多然翘首以待自动驾驶的突破,希望可以实现电影里的酷炫场景。但同时,我们都对自动驾驶的安全问题有一些不信任,毕竟实际上路所遇到的情况复杂得多。而uber撞人的事件让很多人意识到一个事实:自动驾驶技术还远未成熟。据《连线》报道,美国参议员理查德·布卢门撒尔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一悲惨事件清楚表明,关于让乘客,行人和司机分享美国道路的真正安全之前,自动驾驶汽车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急于创新,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基本安全。”
这起事件为众多自动驾驶探索者敲响了警钟,自动驾驶相关企业再次强调认识了安全问题。在2018年12月,uber 终于恢复了自动驾驶汽车公路测试。同月,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正式在美国推出付费无人出租车服务——waymo one,在全球开启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芯片热增加了研发型企业占比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有很大的分布特点是:应用型企业多,研发型企业少。但是2018年,作为上游产业的人工智能芯片却迎来一阵热潮。人工智能芯片是具备可重构计算和深度学习的软件定义芯片。当企业不再满足于单纯提供方案,想在产品上避免同质化,如果自己有人工智能芯片技术,则会有很大的优势。“一味做算法的模式,在商业上总是有制约。如果从芯片做起,连同算法,可以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腾讯科技对人工智能芯片重要性这样解释。
目前,人工智能芯片的玩家包括英特尔、英伟达、高通、博通、ibm、arm等。而国内的该领域的实力代表则是华为、寒武纪科技、深鉴科技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除了阿里、百度相继入局人工智能芯片,许多专注于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也加入这个赛道竞争,如商汤科技、云知声、地平线机器人等。商汤科技的c轮融资用途被相关人士,分析出将用于芯片的自主研发。云知声推出了全球首款面向物联网的ai芯片unione,同时推出的还有围绕该芯片推出的ai物联网解决方案—雨燕。而且,rokid也发布了语音人工智能芯片,其来势汹汹,称已经量产。
芯片的研发属于底层创新的属性,投入大,产出风险高,而中国很多企业偏流量型。所以,我国的底层创新氛围不浓厚。不过,这次人工智能芯片热到是让更多的企业感受到了掌握底层创新带来的更多商业可能性。
大咖的“离开”
9月11日,谷歌云ai部门负责人李飞飞宣布即将离职,回到斯坦福大学任教。李飞飞于 2009 年在斯坦福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并在 2012 年被升等为终身职副教授。她于 2016 年 11 月加入 google,担任 google 云计算集团旗下新成立的机器学习部门负责人。2017 年 12 月,google 成立中国 ai 中心,由李飞飞和李佳负责领导。对于此次离职,google 发言人称,她一直计划返回斯坦福。此消息出来的时候曾经引发了大范围的讨论。
此外,在2018年年末,机器学习和大数据领域科学家张潼卸任腾讯ai lab(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一职。据澎湃新闻的报道称:“关于张潼的下一站,有说法是他会去香港科技大学做研究。”2017年3月23日,腾讯宣布,任命人工智能顶尖科学家张潼博士担任腾讯ai lab主任。
人工智能大咖离开企业回归学术界,让人不舍。在人工智能与商业结合的道路上,他们算是早期引领者,其实他们为实验室与实际应用搭一座桥梁。然而,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2018年,他们却转身离开商业市场。这也许是,这些人工智能前沿专家已经在想更前沿的人工智能的发展。
例如李飞飞就曾说:“人工智能科学还很稚嫩,作为一名科学家,我感受到自己的卑微。这门科学诞生只有60年。一些经典科学存在已久,比如物理、化学、生物学,这些科学每天都在进步,让人类生活变得更好,与它们相比,人工智能还要走漫长的路才能认清自己。”
现在,人工智能与复杂生活的融合依然是一个探索中的话题。一方面,已有的机器视觉、深度学习、语音交互等技术在与场景深度结合的可能性方面,依旧需要更多的尝试。另一方面,很多人依旧大胆地实践想让机器拥有情感,成为更智慧的人工智能。而这些愿景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伦理上都需要再做讨论。人工智能和人类生活的最好状态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依旧在解题路上。

简述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在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上的应用
闭门造车没有前途,中国芯该如何崛起?
PSP系列可编程开关直流电源的性能及应用
让大众停产的不是市场,而是小小的芯片
购买华为5G CPE Pro 2之前你需要知道这些
2018年人工智能在美好中奋进 芯片热增加了研发型企业占比
AT89C52单片机智能交通灯的设计
玩游戏哪款手机比较好?红米 Note4X,小米6,一加5实力脱坑,开黑首选!
MEMS压力模块的优势以及应用介绍
【服务器数据恢复】存储中raid6磁盘阵列数据恢复案例
ADC多次采样的实现思路
充电桩电路图 充电桩电路设计中单向充电桩 双向充电桩解决方案分享
什么是电缆高阻故障?如何定位电缆高阻故障 判断电缆故障类型
密码电子开关电路原理
Nordic Semiconductor蓝牙智能为Ninebot九号平衡车提供控制和安全功能
百度商业 AI 技术创新大赛圆满落幕,NVIDIA 特设女性专属奖项为技术创新添彩!
FARO发布新一代Vantage激光跟踪仪6自由度(6DoF)探头 非常便携
通信技术基础知识介绍
太阳能电磁阀怎么安装
OpenHarmony技术论坛:分布式相机和分布式图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