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众停产的不是市场,而是小小的芯片

有句话说:淘汰你的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这个时代!这话同样适用在时下的大众身上:让大众停产的不是市场,而是小小的芯片。
近段时间以来,半导体行业涨价频传,其影响已经在下游的制造业日渐显现。近日就有报料称,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因为缺少必要芯片,陷入了停产困境。大众中国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停产情况没有报道的那么严重,但具体影响如何,其未能给出具体答案。
销量首次被丰田超越
大众是全球两大年销量超千万的汽车品牌之一,2019年以1097万辆的微弱优势压下丰田的1074万辆;但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2020年成为了大众最具挑战的一年。今年上半年大众全球销量大幅下滑27.4%至389.31万辆,不及丰田的416.4万辆,首次在销量上被丰田超越。
今年初,中国仅用2个月就成功控制疫情,并保持至今;而欧美等汽车制造大国至今仍陷在疫情蔓延泥潭中,中国大陆市场也就成为了全球主要汽车品牌的攻坚阵地。
2020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企业销量top 10(来源:ofweek维科网统计)
缺芯愈演愈烈,不止大众受影响
现在汽车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对芯片的需求和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功能芯片mcu、功率半导体器件(igbt、 mosfet等)、传感器是汽车使用量最大的三大类芯片,广泛涉及汽车电子平台、自动驾驶平台、视觉芯片、雷达芯片、车内3d摄像头芯片、车联网芯片等;此外还需要用到mlcc、电感、电磁、电阻等众多器件。
据统计,目前每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高达400亿美元,仅中国大陆市场就占到了1/3,而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的持续提升,车规级半导体市场规模还将不断攀升。截至目前,单车半导体器件成本已经从传统燃油车的338美元/辆提升到了700美元/辆,尤其是功率器件的使用,已占到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应用成本的一半,达到355美元/辆。
但如此巨大的半导体市场,中国却无法自给自足,严重依赖于恩智浦、英飞凌、瑞萨、意法半导体、大陆集团、博世、德州仪器、赛灵思、英伟达、英特尔、高通、村田、三星电子等车规级半导体器件提供商;本土汽车品牌中,仅比亚迪在功率器件单一领域实现自给自足。
在这样的境况下,国际出现一点小变动,都会让我国的整车制造受到影响。
今年疫情蔓延,遍布全球的半导体厂商多次出现停产、调低产能的情况,而部分器件厂商因误判市场走势,年初就下调了销量目标,也导致了本该年中生产的器件没有如约生产,导致了目前的断供情况。
有分析指出,芯片断供将影响我国15%的汽车产能,12月份受累的产能将高达32万辆;业内人士同时指出,这一情况还将延续几个月,预计影响的产能将达到100万辆。
而受波及的汽车品牌将不局限于大众,本田、吉利、长安、奇瑞等整车制造商都将面临缺“芯”之痛。
工业机器人遭当头棒喝
车企的停产,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也将受到影响。
目前工业机器人已经在汽车制造业的弧焊、点焊、装配、搬运、喷漆、检测、码垛、研磨抛光和激光加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压铸、焊接、检测、切割、喷涂等工艺环节皆有工业机器人参与。
目前全球的工业机器人主要由安川、otc、松下、fanuc、不二越、川崎、kuka、cloos、瑞典的abb、意大利的comau及奥地利的igm等日系、欧系公司提供,从存量市场看,应用在汽车领域的工业机器人占总量的37%,近几年的每年销量中,有超过一半的工业机器人进入汽车制造领域,汽车工业也成为了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增长驱动力。
从2002年开始我国机器人销量高速增长,在全球的占比也呈趋势性上升,2018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量、销售额、保有量均位居全球第一。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86943.4台,同比增长26.6%,接近全球总产量的50%,继续引领全球工业机器人增长极。
2015-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走势图(数据来源:工信部,单位:台)
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工业机器人完成产量183447台,同比增长21%,已非常接近于去年的全年产量;其中10月全国工业机器人完成产量21467台,同比增长38.5%;数据还显示,今年前十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3%至396.2亿元。
因为疫情的原因,2020年我国多个制造领域都加强了对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而由于汽车制造业遭遇黑天鹅,必将对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带来不利影响,不仅增产的产能销售受阻,还将进一步影响到未来的生产计划。
机器人产业链安全也需关注
令人痛心的是,造成这一情况的,不是市场需求下降,而是由全球产业链供应不足所造成,这将让国家和政府更加重视本土的产业链安全,尤其是芯片、高端装备等高科技产品的自主生产能力。
这一问题在机器人制造产业链中同样存在。
国内的整机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主要有埃夫特、新松机器人、埃斯顿、广州数控、拓斯达、华中数控、钱江机器人、伯朗特等,但制造机器人所需的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机等核心器件的自主供应能力仍很低,这三者在工业机器人中的成本分别占到12%、22%、32%,合计占总成本的56%。
机器人成本构成(来源:ofweek维科网整理)
这部分核心器件的供应商也主要以日系、欧美系为主,如控制系统主要有发那科、库卡、abb、安川电机、爱普生、科控、贝加莱所提供;减速器主要有哈默纳科、纳博特斯克、住友所供应;伺服系统则是安川电机、松下、三菱、西门子、台达所支持。而本土机器人核心器件企业在产能、技术实力上与国际供应商仍有较大差距。
本土主要工业机器人企业核心器件自主可控能力分析(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特斯拉热管理系统研究报告
Win8相对Win7的五大升级
简述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在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上的应用
闭门造车没有前途,中国芯该如何崛起?
PSP系列可编程开关直流电源的性能及应用
让大众停产的不是市场,而是小小的芯片
购买华为5G CPE Pro 2之前你需要知道这些
2018年人工智能在美好中奋进 芯片热增加了研发型企业占比
AT89C52单片机智能交通灯的设计
玩游戏哪款手机比较好?红米 Note4X,小米6,一加5实力脱坑,开黑首选!
Mach1专利的空间音频技术可在Bose AR平台上使用
将印刷工艺与OLED显示相结合,全球首款喷墨打印可卷绕柔性样机发布
ADC多次采样的实现思路
充电桩电路图 充电桩电路设计中单向充电桩 双向充电桩解决方案分享
什么是电缆高阻故障?如何定位电缆高阻故障 判断电缆故障类型
密码电子开关电路原理
Nordic Semiconductor蓝牙智能为Ninebot九号平衡车提供控制和安全功能
百度商业 AI 技术创新大赛圆满落幕,NVIDIA 特设女性专属奖项为技术创新添彩!
FARO发布新一代Vantage激光跟踪仪6自由度(6DoF)探头 非常便携
通信技术基础知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