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4日,中国电信在广州举办“中国电信智能终端技术论坛”,较全面地介绍了中国电信终端技术发展思路。其实,每一年的终端技术论坛,都会曝光不少中国电信的终端发展思路,如全网通终端、800mhz终端等。而在今年的论坛上,中国电信介绍了最新的终端与网络发展路标、需求与策略,尤其是公布了5g终端研发与产业合作计划,分享了ai终端标准化推进方案与前瞻性技术分析和判断,以下四个维度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维度一:成立5g开放实验室等,加速5g终端成熟
从循序渐进的角度,应该先谈谈中国电信4g终端的演进,而不是直接谈5g,毕竟5g终端要正式推出要到明年下半年。但是,5g无疑是未来几年对终端产业影响最大的因素。
无论是三大运营商,还是各大手机厂商,都在5g终端方面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
比如oppo、vivo、小米,这一年来对5g招兵买马,并大肆宣传自身的5g终端研究。vivo甚至曝光了自主研发的5g手机(基于高通x50基带,支持nsa),而在5g方面积累丰富的华为、荣耀等,对5g手机的关注更是不在话下。2018年9月,华为在ifa发布旗舰芯片麒麟980,就宣称可支持5g(基于巴龙5000基带)。但是,无论哪家手机厂商的5g手机,都要与运营商的5g网络进行连通的测试,以保持足够低的功耗和足够高的稳定性。
中国电信拥有120多万的4g基站,也在5g网络建设方面开启17城市的规模试验。所以,中国电信对5g终端的发展思路,对产业影响甚大。对5g,中国电信提出了要做5g终端商用的第一阵营,实现行业内首批5g终端同步上市。为此,中国电信市场部副总经理陆良军公布清晰的5g终端路标:2018年9月发布5g原型机,技术验证60台;2019年3月发布测试用机,数量1200台;2019年q3发布试商用机,端到端网络和业务测试2500多台。
与此同时,中国电信自然感受到终端企业的强烈需求,所以计划不断推进资源共享,合作开发,共同促进5g终端成熟,还将进行四步走——制定演进策略、分阶段发布白皮书、建立5g终端开放实验室、结合应用开展多形态行业终端研发。
本次中国电信成立的5g终端开放实验室颇有看点。据悉,该实验室将联合终端产业及垂直行业合作伙伴,积极开展5g终端研发与试验,推动5g终端成熟,孵化5g创新应用,力争用3到5年时间将实验室建设成为行业领先、国际一流的开放性实验室,该实验室可谓5g终端成熟加速器。
中国电信公布的另一个重要信息是“5g全网通终端技术指引”。根据指引,中国电信计划聚焦5g终端不只包括手机,还包括通信模组、数据类终端,将同时支持nsa和sa两种模式。
此外最关键的是中国电信还将在5g时代继续坚持双卡全网通。双卡全网通的推出,极大方便了消费者,让消费者一部手机就可以使用三大运营商的2g、3g、4g网络,让手机厂商也可以不用花费太多资金推出多种定制机,让渠道商不用纠结到底采购哪家运营商制式的产品。双卡全网通还可以说是“提速降费”中降费的一种重要措施。
据统计,全网通手机占中国所有手机中的80%以上,足见消费者的需求之旺盛。当然,5g终端包括多种形态,要规模发展还有待时间,需要中国电信与产业链携手紧密合作,也需要三大运营商齐心协力,共推全网通5g终端,降低前期研发和规模化成本。
维度二:推动ai手机升级发布新白皮书
对终端而言,5g之外最重要的,自然是ai。目前各大手机厂商都在主打ai这个卖点。但是我们也看到不少假ai,一些企业将软件功能的改变,宣传为ai能力,让消费者很迷惑。另一方面,ai终端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要进一步发展,离不开运营商的引导和支持。中国电信移动终端研究测试中心总经理李宝荣指出,对用户的隐私保护和利用5g提升ai终端性能是运营商乃至整个通信业的两大重点研究方向。
李宝荣认为,ai将加速通信网从ct到ct+it的融合方向演变,未来云计算和边缘计算将呈现双峰发展的格局,通信网络在ai终端发展大潮的推动下需要不断增强对计算和存储资源分配和调度的能力,发挥一个大型操作系统的作用。
事实上,中国电信正全面推动全网通终端产业进入ai时代。中国电信于2018年5月发布了全网通ai手机白皮书1.0;6月在gsma标准立项,初审稿通过;9月提交ccsa行业标准立项。全网通ai产品持续丰富,销量快速上升,第一批11家推出18款产品,第二批14家推出24款产品,累计行业销量6400万。
中国电信此次还发布了全网通ai手机白皮书2.0。白皮书1.0明确了ai手机定义,阐释了ai平台要求+能力级要求+应用级要求+中国电信ai应用要求。而白皮书2.0明确四大能力要求,并提出三大新应用要求。四大能力要求是指计算机视觉、语音处理、增强现实和用户行为学习。三大新应用要求指ar、ai视频、ai情景。
白皮书2.0将起到巨大作用:除了促进全网通ai手机的升级,还将有力促进中国电信与产业链各方在5g+ai终端研发创新方面的合作,构建共赢的5g+ai产业生态。
维度三:推动volte成终端默认语音方案
中国电信市场部副总经理陆良军表示,中国电信将推进volte成为终端默认语音方案,在今年10月实现全网试商用。未来电信volte发展将分三步走。
第一阶段是全网试商用期,具体中国电信规划在2018年10月中旬实现初步试商用,让volte网络接近1x网络(cdma 1x)覆盖。此阶段中国电信对volte终端的要求是,提供volte开关,语音默认1x,可手动切换至volte,穿戴类终端可纯volte。
第二阶段是规模商用期,到2019年6月,volte网络覆盖达到1x水平。此阶段中国电信对volte终端的要求是,提供volte开关,语音默认volte,可以手动切换至1x网。在该阶段,中国电信volte用户预计将很快达到3000万左右,后续逐步向2亿户迈进。
第三阶段是成熟商用期,此时用户在volte驻留时间超过98%,智能网业务全面承接。此阶段中国电信对volte终端的要求是,不提供volte开关,语音纯volte模式,新增终端为纯volte模式。谈及该阶段的时间点,陆良军表示,这个volte商用时间点会与5g上市商用时间重合与交错。
volte一直是运营商希望推进升级的技术,不但可以实现更高清的语音,还能实现同时电话上网,最关键的,volte的规模商用可帮运营商腾出2g频谱,为后续4g/5g发展提供“道路”。惟一可惜的是,volte的落地从来都是不容易的事情,涉及网络从核心网到终端的端到端改造,需要运营商花费大力气。
如陆良军所说,volte是中国电信在语音功能上重点和难点的问题。此次中国电信公布了比去年更加清晰的路标,给终端产业明确的发展方向,足见中国电信对volte的重视。而分阶段的实施思路,则更能促进volte快速落地,还能保证终端用户一直拥有良好的语音体验。
维度四:2018版终端洞察报告,揭示发展趋势
可能对很多终端厂商而言,中国电信一年一度的终端洞察报告,最是“牵动人心”。因为,中国电信将大量终端各项性能的真实测试情况公布,或许一些真实情况和企业宣传的大相径庭,但却给行业以及广大消费者可信赖的参考。中国电信2018版终端洞察报告全新升级,研究对象从智能手机拓展到物联网泛智能终端,共发布八份研究报告。
在智能手机终端方面,全网通终端满意度报告、终端大数据报告与终端通信性能评测报告,全面分析了全网通终端市场发展格局、用户反馈与产品性能表现;基于自主研发的ai芯片评测软件,在业内首次体系化发布ai评测报告,评测分析ai芯片、ai手机、ai应用发展水平。
在泛智能终端方面,发布nb-iot芯片/模组评测报告、儿童手表产品通信性能评测报告,并在业内首发泛智能终端消费者信心综合指数,揭示消费者的泛智能终端消费趋势。
中国电信为何重视泛智能终端?据咨询公司统计,泛智能终端将超过手机、pc、pad综合,预计未来三年将达到150亿部。为了发展泛智能终端,中国电信建立了智能终端运营管理体系,聚焦规模发展,推动三大类终端品种丰富。目前有156家厂商,入库420款产品。由终端公司作为产品规划和运营工作的主体,终端测试中心进行技术研究、验证、测试。
总体看,中国电信规划未来几年的终端技术发展路线包括:分阶段推动volte成为终端默认语音方案;推动全网通ai手机合作升级;加大对泛智能终端的推广力度,持续丰富品类、打造爆款;积极推动esim技术在泛智能和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在5g时代,继续坚持全模全频双卡全网通,共同丰富5g应用,共同繁荣5g终端生态。
这些措施均充分体现了中国电信引领5g+ai创新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在三大运营商中,中国电信是最晚进入移动业务的运营商,但十年来却快速增长,通过终端的不断创新赢得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可以说,中国电信未来能实现5g引领,关键之一就是看终端这个层面是否能快速引领。此次中国电信发力5g+ai,将让中国电信终端产业链快速升级,未来更加繁荣。
而对于终端企业而言,中国电信的要求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拥有强大研发能力,且能跟上中国电信终端发展步伐的企业,未来将拥有更强的产品和市场竞争力。
瑞萨电子核心IDH方案商森为科技与世强硬创达成战略合作
新款iphone全曝光!iphone7s,iphone7s plus,iphone8齐亮相,屏幕新功能大赞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专利广东企业数量最多
能一口气从-70℃飙到150℃的SSD固态硬盘高低温老化试验设备长啥样?
手机旗舰芯片巨头较量,都有哪些“秘密武器”?
中国电信最新的终端与网络发展路标与策略解析
ChatGPT可能带来风险引发热议!周鸿祎:现在担心为时尚早
基于STM32F0的适配器电路设计方案
智能电网的发展历程
专用玫瑰花光谱搭配LED顶光模组搭载提高玫瑰产量
戴尔Precision7530专业工作站评测 到底怎么样
一文详解I2C总结的基础知识
罗姆无线LAN模块技术的演进
德州仪器推全新电池管理和牵引逆变器系统参考设计 提高电动汽车续航能力
c#数据类型转换-数值字符串和数值之间的转换
湿法清洗中的金属杂质分离
Java工程师的修炼之道
微型磁通门基础
印制电路板EMC设计技巧
关于单片机系统EMC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