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的三种接法 静态工作点和交流性能计算问题

通过对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分析和计算,使得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更明确和具体了。放大的关键是发挥晶体管的控制作用。在共射电路中,晶体管的b-e为输入端,c-e为输出端,利用ib对ic的控制作用,实现了电流放大和电压放大。有没有其他的控制关系呢?比如,能不能用ib去控制ie?用ie去控制ic?用ic去控制ie?在实现这些控制的过程中,电路能不能得到功率的放大?我们先把这几种电流控制关系的示意图表示在下图中,以便分析和比较。图a是ib对ic的控制,是以e极为公共端,这就是前面介绍过的共射接法;图b是ib对ie的控制,以c极为公共端,称为共集接法;图c和图d是共基接法。下面我们分别分析后两种接法组成的放大电路。
共集放大电路
一。电路的组成
如前所述,电路要能放大,晶体管应工作在放大区,即ube》0,ubc《0,所以电源和电阻的设置要满足这些条件。其基本电路如图所示.vbb和rb及re相配合,给晶体管设置合适的基极电流;vcc提供了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和输出电流。交流信号ui从基极输入,产生变化的基极电流ib,再通过晶体管得到了放大了的ie,而变化的ie流过电阻re得到了变化的电压,从发射极输出。对于交流信号来说,集电极是公共端,所以是共集放大电路。
二。 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我们介绍用等效电路的方法来计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我们先画出原电路的直流通路,如图所示,然后再将晶体管用简化直流模型代替,得到如图所示的等效电路。
根据图可以列出方程求解。
输入回路 vbb=ibq*rb+uon+ieq*re=ibq*rb+uon+(1+贝塔)*ibq*re
ibq=(vbb-uon)/(rb+(1+贝塔)*re)
输出回路 icq=贝塔*ibq
uceq=vcc-ieq*re约=vcc-icq*re
这样就很方便地求出静态工作点的数值。
三。 交流性能的计算
如图为原电路的交流通路,图b是将图a的样子变了一下,使之成为共集的形式。图c是将图b中的晶体管用如图所示的简化h参数模型代替后的等效电路。根据如图所示的等效电路可算出au
au=uo/ui=(ie*re)/(ib*(rb+rbe)+ie*re)=(1+贝塔)*ib*re/(ib*(rb+rbe)+(1+贝塔)*ib*re)
=(1+贝塔)*re/(rb+rbe+(1+贝塔)*re)
我们发现:(1)au是正值。这说明uo和ui是同相的;( 1)au是小于1的,但在(1+贝塔)*re比(rb+rbe)大得多的情况下,au将接近于1.虽然au略小于1,但它的输出电流ie比输入电流ib要大很多,因此这个电路仍有功率放大作用由于它的uo近似等于ui,二者同相,又因为是从发射极输出,所以也被称为射极输出电路,或称为射极跟随器。它的电压传输特性读者可自行画出。电路的输入电阻ri是
ri=ui/ii=ui/ib=(ib*(rb+rbe)+(1+贝塔)*ib*re)/ib
ri=rb+rbe+(1+贝塔)*re
可见共集电路的输入电阻与共射基本电路的输入电阻相比要大得多。输出电阻ro的计算方法同共射放大电路。我们令ui=0,在输出端加电压uo,通过io来求ro.此时的等效电路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输出电阻ro可以看成是re和ro‘的并联。其中ro’是从re左边向左看进去的等效电阻。
ro‘=uo/(-ie)=uo/(-(1+贝塔)*ib)
由于uo是接在e-c之间的,rb+rbe也是接在e-c之间,且流过的电流是ib,按所设正方向uo=-(rb+rbe)*ib,故
ro’=(1/(1+贝塔))*(uo/-ib)=(1/(1+贝塔))*(rb+rbe)
因此
ro=re//(rb+rbe)/(1+贝塔)
从上式可以看出,由于发射极和基极之间有联系,ro不是等于re而是re和(rb+rbe)/(1+贝塔)的并联。当rb,rbe都比较小而贝塔比较大时,ro‘将要比re小得多。
例 1-6 如图所示电路中,vbb=7. 1v,vcc=1 1v,rb= 1 1k,re=5k,晶体管的rbb’=100,贝塔=50.试计算q点及au,ri和ro.
解:由前式可得 ibq=(7. 1-0.7)/( 1 1+(50+1)*5)约=0.0 14ma
icq=1. 1ma,uceq=vcc-ieq*re约=6v
rbe=rbb‘+(1+贝塔)*ut/ieq约=1. 1k
au=(1+贝塔)*re/(rb+rbe+(1+贝塔)*re)=0.9 1
ri=rb+rbe+(1+贝塔)*re= 178. 1k
ro=re||(rb+rbe)/(1+贝塔)=410.
由于共集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所以常用来实现阻抗的转换。输入电阻大,可使流过信号的电流减小;输出电阻小,即带负载能力强;故常用于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级和输出级。
1.4. 1 共基放大电路
以共基接法组成的放大电路称为共基放大电路。电路组成原则如前,分析计算方法也如前,故在这里只做简单的介绍。基本放大电路如图所示.vee,vcc的极性保证晶体管处于放大状态,re是信号回路的电阻。静态工作点可利用直流模型及直流等效电路来计算,这里不再说明,主要介绍交流性能的计算。交流通路和h参数等效电路如图所示。根据图可得
au=uo/ui=-贝塔*ib*rc/-(ib*rbe+io*re)=贝塔*re/(rbe+(1+贝塔)*re)
ri=ui/ii=ui/-ie=(-ie*re-ib*rbe)/-ie=re+rbe/(1+贝塔)
ro=rc||ro’ ,而ro‘=uo/贝塔*ib |ui=0 = 无穷大。 因此
ro=rc
例 1-7 电路如图所示。设re=1k,rc=5k,晶体管的贝塔=50,rbe=1. 1k.试计算au,ri和ro的值。
解: 利用前式可求出
au=贝塔*rc/(rbe+(1+贝塔)*re)=4.8
ri=re+rbe/(1+贝塔)=1k
ro=rc=5k
根据上面的计算,共基电路有这几个特点:(1)当re=0时,电压放大倍数和共射放大电路rb=0时相同(绝对值均为 贝塔*rc/rbe),而且是正值,表明输出与输入信号同相。( 1)输入电阻比共射电路的小。(3)输出电阻与共射电路一样。共基电路还有一个优点,它的频率响应好,在要求频率特性高的场合多采用共基电路。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与前图相比较,可见发射极和集电极是对调了。除了极个别的晶体管具有发射结和集电结对称的特点,因此可以实现正常的放大作用外,一般的晶体管在这种情况下,它的贝塔值很小,故放大作用很小甚至不能放大。至于另外以基极作为信号输出端的接法,由于得不到电流放大所以不被采用。
1.4.3 三种接法的比较
利用晶体管的三种接法可以组成三种基本的放大电路。它们的主要特点及应用大致归纳如下:
1. 共射电路具有较大的电压放大倍数和电流放大倍数,同时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适中。所以,在一般对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频率响应没有特殊要求的地方,常被采用。例如低频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入级,中间级或输出级。
1. 共集电路的特点是:输入电阻在三种基本电路中最大;输出电阻则最小;电压放大倍数是接近于1而小于1的正数,具有电压跟随的性质。由于具有这些特点,故应用很广泛。常用于放大电路的输入级,也常用于电路的功率输出级。
3. 共基电路的主要特点是输入电阻小,放大倍数和共射电路差不多,频率特性好。常用于宽频放大器.

谈谈SSD主控芯片
使用FPGA优化视频水印操作的OpenCL应用
iphone7概念机渲染图曝光,有买的冲动吗?
基于TMS320C6416的USB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5G与广电业务的融合发展呈现出8大趋势
晶体管的三种接法 静态工作点和交流性能计算问题
同样10万元 吉利和大众差别这么大?看完再买!
2025年全球接入5G网络并实现互联的设备将达到250亿台
湖南智慧配电间智能辅助综合平台
即将上市的Penryn四核处理器最高价格为1172美元
安弗施无线射频系统公司(RFS)将推出新型室内用全向吸顶天线
51单片机内部串行口如何发送和接收数据
介绍下光电开关的特点和作用
1w调频发射机电路图详解
柔宇推出带有显示屏的新型智能音箱 支持Amazon Alexa
多电源供电电路的布局设计需要满足什么原则
寒潮来袭,海峡两岸无人机暨智能机器人孵化基地喊你来取暖
三星第四代折叠式无线快充全部拆解一览
音视频矩阵是什么意思 音视频矩阵的主要作用
增量光电编码器基本波形和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