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R9拆解,看看这款手机的内部做工如何

2016年3月17日,oppo正式发布了r9、r9 plus两款新品,售价2799元起,主打高颜值、自拍,同时支持0.2秒前置指纹解锁。
性能方面,r9采用5.5寸1080p amoled屏幕,搭载联发科mt6755处理,配备4gb内存、64gb机身存储(支持128gb扩展),电池容量2850mah,提供前置1600万像素+后置1300万像素摄像头。
此次r9还带来了业内最窄的1.66mm/1.76mm(这个数值包含了边框的白边和黑边)边框,官方称主要靠两点,一个是屏幕定制,另外一个是u型点胶技术。此外,快充技术、锆宝石指纹按键等也是这款手机的关键标签。
那么oppo是如何实现上述技术、r9 的内部做工究竟如何呢?来看看zealer带来的真机拆解吧。
r9正面,屏幕边框设计很极致,视觉冲击力很强
r9背面:玫瑰金的背面,仅有两条天线分割线,且塑胶有加色粉,使天线分割线同玫瑰色更加协调。
r9额头,顶部光感孔、听筒孔&前 cam 开孔不局中。
不过,主 mic 孔与喇叭孔大小不一致,有些不协调
拆机所需工具:
螺丝刀、镊子、撬棒、吸盘、撬片、屏幕分离机。
step 1:取出卡托
卡托为三选二 :sm1:nano-sim;sim2/tf:nano-sim & t-card设计;
材质为铝合金,采用 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数控技术)工艺,表面为阳极氧化处理,
卡托前端有做t型防呆设计,避免卡托插反无法取出和损坏 sim 接触端子。
不过,铝合金后壳并未配合卡托防呆,仅卡座配合卡托实现防呆。
step 2:拆卸螺丝&拆卸后壳
卸下底部两颗pentalobe螺丝
用吸盘吸起屏幕一角,用力吸开一条缝,同时,借助翘片。
从实际拆机来看,屏幕组件与后壳扣合较紧,很难拆解。
经过zealer lab分析,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是前壳的公扣& 后壳的母扣全部为金属,没法实现像塑胶一样的弹性形变。
前壳组件&后壳
前壳组件和后壳采用螺丝 & 扣位的形式固定。
内部装配较为规整,颜色统一。
前壳组件周边多处有加贴泡棉胶 & 泡棉,以增强机身防水和防尘
后壳顶部
银灰色位置为前cam接地,分集天线&gps 天线&wi-fi/ bt天线馈点;
后壳材质为 6063 铝合金,采用cnc & 纳米注塑加工工艺,表面为阳极氧化处理
后壳底部
银灰色为主天线馈点
侧键键帽采用钢片& 卡扣方式固定
step 3:分离主板
主板采用螺丝固定,一共有 7 颗十字型螺丝。
优先断开bt btb,然后拧下主板7固定螺丝,分别取下micro-usb btb、屏幕btb、马达上固定钢片,
再依次断开bat btb、micro-usb btb、屏幕 btb、 rf 连接头。
(备注:绿色:bat btb;浅蓝色:micro-usb btb;红色:屏幕 btb;桃红:马达;黄色:rf 连接头)
用手即可很轻松的拿起主板。
主板仅有螺丝固定
分离完成
前壳镁合金在主板处开孔较少,利于主板热量扩散。
另外,后 camera 位置为镁合金,利于 camera 热量扩散
step 4:取下前 cam & 后cam
用撬棒翘起「前 cam」btb,取下「前 cam」;
然后用镊子掀起「后 cam」btb 上固定「钢片」
「后 cam」btb 上固定「钢片」采用类似屏蔽架&屏蔽盖扣合的方式固定
「前 cam 」16.0m,ff,光圈 2.0,5p 镜头;供应商:sunny,型号:d4s01a。
「后 cam 」13.0m,af,bsi,光圈 2.0,5p 镜头,1/3.06 英寸 cmos 感光元件,
光圈为 f2.2,单个像素点面积为 1.12μm,pdaf 相位对焦;
供应商:sunny,型号:f13s04q。
step 5:拆卸屏蔽罩 & 主板功能标注
主板 top 面
屏蔽罩为双件式设计,屏蔽盖内有贴绝缘胶带、导热硅胶。
soc、ram&rom ic 放置 top 面,其中,soc 芯片区域发热量较大。
主板 bottom 面
屏蔽罩为双件式设计,屏蔽盖内有贴绝缘胶带、导热硅胶。
power、rf、gps/wifi/bt ic 放置 bottom 面,其中,power 芯片区域发热量较大。
soc:cpu:mtk, mt6755v ,8-core ,64-bit,cortex-a53,main frequency 2ghz
gpu:mali-t860,dual core 64 bit,700mhz
ram & rom:sec「三星电子」,kmrc10014m , ram: 4gb ; rom: 64gb ;
speaker driver ic「喇叭驱动」: nxp,tfa9890a,high efficiency class-d audio amplifier with a sophisticated speaker boost and protection algorithm
gps/wifi/bt/fm ic :mtk,mt6625ln,dual frequency wifi/bt 4.0/gps/,glonass/fm
power amplifier module「功率放大器」:supports wcdma, 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hsdpa), 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 「hsupa」, high speed packet access (hspa ), and td-scdma modulations.
rf transceivers : mtk,mt6176v
power 1 management ic : mtk,mt6351v
power 2 management ic : mtk,mt6311dp
charge management ic:ti,bq24198,2.5-a single cell usb/adapter charger with narrow vdc power path management and usb otg
step 6:取下「喇叭 box」& 副板
喇叭 box & 副板附近一共有 9 颗固定螺丝。
拧下螺丝后即可很轻松取下。
喇叭 box
采用侧出音的方式,双面都有钢片,有效减小喇叭 box 厚度,从而实现超薄机身
副板标注
step 7:取下电池
取电池
电池由黑色胶纸固定,先撕起四个撕手位,
然后拉起透明手柄,电池即可取出,而黑色胶纸留在前壳电池仓
黑色胶纸「胶粘性较弱」为单面背胶,而前壳上黑色胶带「胶粘性较强」。
因胶粘性差别较大,拉起电池就会出现电池可以轻松拉起,而黑色胶纸却留在电池仓,设计很巧妙
电池为锂离子聚合物材质,为内置设计,6pin btb 连接,电芯为 atl 提供;
电池容量:2850mah / 10.83wh(typ);额定电压 3.80v;充电限制电压为 4.35v。
充电器
支持 oppo 独有 vooc 闪充技术;
输入:100 - 240vac,50/60hz,0.6a;
输出:5v / 4a。
micro-usb 连接座&连接头
micro-usb 为非标 7pin,为配合 vooc 快充技术专门设计,目前,市面使用较少。
主流为 5pin micro-usb,未来趋势为 type-c
step 8:取下听筒 & 振动马达 & micro-usb & 指纹识别
指纹识别
指纹识别 sensor 为 fingerprint cards ab (fpc) 提供,规格为 fpc1245;组装为欧菲光;
指纹识别盖板采用锆宝石陶瓷材料,表面硬度达到 8.5 莫氏
step 9:屏幕组件拆解
使用屏幕分离机加热「前壳组件」,然后分离前壳与屏幕组件。
屏幕 & 前壳
屏幕采用「点胶」工艺固定在前壳上
前壳采用「模内注塑」工艺,金属部分为「镁合金」材质。
屏幕背面有贴一层「黑色泡棉」,前壳内有贴石「墨散热膜」。
屏幕
r9 因将指纹识别放置 top 面,屏幕采取倒放。
屏幕材质为 amoled 采用,为 on-cell 工艺,tp ic 为 synaptics 提供
撕起触摸按键 fpc
触摸按键 fpc 采用双面胶 & 带胶导电布固定
触摸按键 fpc
触摸按键 fpc 在按键处通过「回型」走线,实现触摸功能,同时,放置了侧发光 led。
另外,fpc 在触摸处有导光膜和遮光胶包裹
oppo r9 采用了金属一体机身,2.5d 玻璃盖板的设计,初次看感觉像是 mx5 和 iphone 6s 的合体,不过,个别地方还是有些不同的。比方说,额头开孔设计,oppo r9 光感开孔为「跑道型」。另外,背面天线分割线——仅有两条,且塑胶材料有加入色粉,分割线同金属阳极氧化颜色更为趋近。还有,超窄边框 1.66mm 设计也是很极致。
回想起 oppo n1 首创的翻转 camera 设计,还有独创 vooc 快充技术,至今让人记忆犹新。不过,r9 似乎找不到可圈可点的创新设计,有种止步不前的感觉,似乎有悖「美因苛求」的广告语,苛求的高度还不够,也许是我们对 oppo 的期望值太高的缘故。
另外,oppo r9 在防水和防尘设计上挺像 vivo xplay 5 的内部设计,随处可见泡棉、泡棉胶,从主板周边、侧键「内」、屏幕 btb、喇叭孔、mic 孔、耳机孔都能看到泡棉,但实际上屏幕组件与后壳周边、sim 卡托孔、sim 卡针孔、micro-usb、侧键「键帽」却没有任何防水和防尘的设计。不能不说 oppo 对防水和防尘的重视,但方向需要调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盼 oppo 下一代产品在防水和防尘的设计上有质的飞跃。在防水和防尘设计设计上,oppo 还得向 sony z5、samsung s7 edge、apple s6 等机型借鉴。
结构设计优、缺点及建议汇总如下:
优点:
1. 结构设计:拆卸后壳,并未出现藕断丝连的情况,装配简洁;
2. 螺丝种类&数量: 4 种螺丝:pentalobe 螺丝 2pcs、十字「灰」平头螺丝 1pcs、十字「长」螺丝 17pcs、十字「短」螺丝 2pcs,共 22 pcs;
3. 电池装配设计:增加一层单面背胶的黑色胶纸,黑色胶纸上双面胶粘性较弱,拆卸方便,利于售后维修;
4. sim卡托:卡托前端有做「t」型防呆设计,避免sim卡托插反损坏内部sim端子;
5. 环境光 & 距离传感器的设计:选用了环境光 & 距离传感器贴片小板的标准物料,直接贴片在主板,方便生产装配及售后维修;
6. 指纹识别装配方式:从机身内侧装配,采用小支架固定,利于售后维修;
缺点:
1. 非标 micro-usb: micro-usb 为了配合 oppo vooc 闪充技术,专门定制了一种非标 micro-usb 7pin,如数据线出问题需更换,仅能从 oppo 购买「普通数据线不能满足大电流充电要求,可能出现发热严重,引起短路或火灾等风险」;
2. sim 卡托:卡托帽和托盘一体式设计不推荐,累计公差较大,可能出现凸起或者凹陷等不良问题,推荐采用自适应结构设计卡托帽和托盘分离;
3. 防水和防尘的设计:主板周边、侧键「内」、lcm & tp btb、喇叭孔、mic 孔、耳机孔等都有加泡棉密封,但屏幕组件与后壳周边、sim 卡托孔、卡针孔、micro-usb、侧键「键帽」却无防水和防尘设计,防水和防尘设计还得向 sony、samsung、apple 等机型借鉴;
建议:
1. 数据接口: 7 pin micro-usb 为非标设计,推荐 type-c 接口,采用 usb 3.1 type-c 标准,既解决了用户使用时需要防呆的问题,又完全满足 5v/4a 充电要求「usb 3.1 type-c 标准最大充电功率可以达到 100w」;
2. 装配设计:主板、电池、喇叭、副板放置屏幕组件上,会给维修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做为一体机身的设计,屏幕一直是智能机维修排在首位,推荐屏幕单独做支架,其它所有器件放置后壳,非常利于售后维修;
3. 前壳扣位设计:前壳组件很难拆解,前壳公扣与后壳母扣全部为金属,无弹性变形空间,扣位设计还得向 apple、魅族等机型借鉴;
4. 内部设计美观性:整体做的较好,但个别地方还有待提高;
5. 内部随处可见泡棉、泡棉胶,黑色胶纸,整洁性欠佳;

PROFINET网关—九步造“车”
图形神经网络的基础知识两种较高级的算法
机构点评汇总:室温超导尚未完全成功
在线氧气浓度检测仪有什么用途?
商用车无人驾驶如何规模化落地
OPPO R9拆解,看看这款手机的内部做工如何
下代iPhone将使用OLED显示屏和三摄设计会更轻更薄更便宜吗
锤子坚果Pro最新消息:坚果Pro发布会倒计时,骁龙626+安卓7.1系统
华为5g芯片和高通芯片的区别
采用LM1812的超声波防碰撞电路设计
MAX1811应用电路图
高光谱图像混合像元分解
ABB机器人新品控制器——OmniCore控制器
本地搭建FastDFS文件系统入门教程
vivo X9/plus配置图表曝光,炫酷5.5/5.88寸大屏+柔光双摄
机器人教育培训对儿童的好处和意义
FPGA1位闪烁灯设计[1241003385]
4G的想象:移动视频行业将迎来大爆发
别让步履蹒跚的人与“智能时代”脱节
如何彻底解决直流电机调速器变频故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