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知名创投研究机构 cbinsights 日前发布文章《from alibaba to zynga: 40 of the best vc bets of all time and 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m》,统计了他们所认为的 vc 最好回报的 40 个案例,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呢?
先一起了解下这 40 个投资案例及回报:
1、whatsapp:
facebook 在 2014 年斥资 220 亿美元收购 whatsapp,在创造 vc 支持公司最大并购交易额的同时,也给该公司的唯一机构投资方红杉 sequoia capital 带去巨大回报,他们 6000 万美元(a 轮 800 万美元、b 轮 5200 万美元)的投资在 3 年时间里就变成了 30 亿美元。
2、facebook:
2012 年 facebook 通过 ipo 募资 160 亿美元、上市当日市值 1040 亿美元,给早期投资机构 accel partners 带去巨额回报。该机构在 2005 年领投了 facebook 1270 万美元 a 轮融资、拿到了 15% 的股份、估值近 8500 万美元。
虽然 accel partners 曾在 2010 年卖了价值 5 亿美元的老股、但在 2012 年 facebook 上市时仍旧持有价值 90 亿美元的股份。这笔巨大的回报,也直接成就了 accel‘s ix 基金成为表现最好的基金,当然也成就了 facebook 天使投资人 peter thiel,获得了近 2 万倍的回报。
3、groupon
团购网站 groupon 称不上成功的公司、但对 vc 而言却是好的投资。2011 年公司上市、融资 7 亿美金、ipo 当日市值近 130 亿美元。
早期投资机构 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nea)获利巨大,他们在 2008 年投资 840 万美元 a 轮、获得 20% 股权、此后不断加注投资、在 groupon 上市时仍旧持有 14.7% 的股份,是第二大股东,这部分股权价值 25 亿美元。
当然 groupon 获益最大的还是公司的天使投资人、联合创始人、第一大股东 eric lefkofsky,他在公司刚成立后的天使轮中和 brad keywell 一共投资 100 万美元、当然他本人投了大部分钱。
到 groupon 上市的时候 eric lefkofsky 持有 21.6% 的股份、按 ipo 当日市值计算、股权价值 36 亿美元。这还没有算上 eric lefkofsky 在 ipo 之前卖老股套现的 3.86 亿美元。
事实上,eric lefkofsky 早在 2000 互联网泡沫危机时,也有类似的「套现」。1999 年 5 月,lefkofsky 和 keywell(两人合作很多)创办了 starbelly.com;在 2000 年被 ha-lo industries 斥资 2.4 亿美元收购、套现得到大笔钱。
后来 ha-lo 宣布破产、公司股东将破产原因归咎为此前收购 starbelly 的交易,进而引发了对 lefkofsky 的一系列起诉。
在那段诉讼缠身的日子、也是互联网泡沫急剧波动的时代,lefkofsky 写下了这段名言:「让我们开始找乐子吧……让我们变得有趣……让我们宣告一切……让我们对自己的预测充满信心……让我们把事情做到极致……让我们变得疯狂,不管谁对谁错……现在是时候变得激进了……我们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
4、cerent
当 1999 年思科斥资 69 亿美元收购光纤传输设备公司 cerent、创造当时科技公司最大并购金额的同时,cerent 的早期投资机构 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kpcb)获得了巨大回报,800 万美元投资了 cerent 的 a 轮、在 2 年半之后变成了 21 亿美元。
值得留意的是,cerent 的联合创始人及推动者 vinod khosla 当时是 kpcb 的合伙人,他在 kpcb 创造了 5000 万美元投资 6 家公司、回报 150 亿美元的辉煌业绩,后来他也创办了自己的投资机构 khosla ventures。
5、snapchat
snapchat 于 2017 年 3 月上市、市值达到 250 亿美元,其背后的早期投资者当然收益巨大。2012 年 5 月投资了 48 万美元天使轮的 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后面不断追投,总计投了 800 万美元)、2013 年初 a 轮投资 1350 万美元的唯一投资方 benchmark capital partners 回报颇丰。
以 ipo 当日市值计算,benchmark capital partners 持有的股权价值高达 32 亿美元、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手中股权市值 20 亿美元。
有意思的是,benchmark 负责投资的 mitch lasky 是 snapchat 创始人 evan spiegel 的创业导师,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是 spiegel 和 lightspeed 有些争论、他来协调双方关系。
要知道在 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负责这个案子的合伙人 jeremy liew 当初发现 snapchat 源于其搭档女儿的介绍(中学里只流行三个应用:愤怒的小鸟、instagram 以及 snapchat)、而 liew 找到 spiegel、让其接受投资更是一个百折不挠三顾茅庐的故事,不知为什么后面会出现问题,以致于 cb insights 也感叹「which is not uncommon in the pressure-cooker world of early-stage startups, ambitious founders, and seasoned vcs」。
6、king digital entertainment
《糖果传奇》(candy crush saga) 开发商 king 在 2015 年被动视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59 亿美元收购,其背后的投资人收益巨大。
2005 年就投资 king 的 index ventures,获得了 5.6 亿美元的回报;最大的回报当属持有 king 44.2%股份的 apax partners,其同样在 2005 年就投了 king,不过比起 index ventures 投资更多,毕竟当时 king 还濒临破产、距离其推出 candy crush saga 还有 9 年的时间,于是 apax partners 一举投资 3600 万美元获得 king 接近 45% 的股份。
当 king 于 2014 年上市后,apax 所拥有的股权价值虽然带去了 100 倍的账面回报,但却没有很好的机会变现退出,不过其拥有的股权却有很重要的发言权,在与动视暴雪的谈判中非常积极,最终从 59 亿美元的收购价中获得了巨额回报。
7、阿里巴巴
中国的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 2014 年在美国上市,募资 220 亿美元,在创造有记录以来最大 ipo 的同时,也成就了其背后的投资人股东日本软银。
在 2000 年软银斥资 2000 万美元投资阿里巴巴、获得 34% 的股份,在 ipo 当日软银是阿里巴巴第一大股东、持有 34.1% 的股份,以 ipo 当日收盘市值 2310 亿美元计算、软银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市值超过 600 亿美元、回报超过 3000 倍,即便到目前,软银仍持有阿里巴巴 29% 股份。
8、京东
京东于 2014 年 5 月在美国上市,当天收盘市值约 290 亿美元,给早期投资人今日资本及操盘手徐新带去巨额回报。
在 2006 年刘强东计划募资 200 万美元、今日资本投资了 1000 万美元;在 2008 年金融危机时挺身继续加投,今日资本在京东累计投资了约 3000 万美元,在京东 ipo 当日持有 7.8% 的股份,不考虑此前是否卖过老股、以 ipo 当日收盘价计算、今日资本持有的股份价值超过 26 亿美元、实现超过 150 倍的回报。
9、google
google 在 2004 年上市、ipo 当时市值 230 亿美元,给早期投资机构 kpcb、sequoia capital 带去了 43 亿美元的回报,高达 300 倍回报的背后,更重要是让 vc 穿越了泡沫危机、进入回报期。
早在 1999 年,kpcb、sequoia capital 等投资 google 1200 万美元,不过很快就赶上了 2000 年互联网泡沫,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是尽头,更不会想到当年估值 1 亿美金左右的公司会在 2004 年 ipo 时达到 230 亿美金。
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是,在 google 当时获得 1200 万美元的投资条款中,有一条是两位创始人要聘请一位外部 ceo 来管理公司,所谓「adult supervision 成人监管」。
后来两位创始人准备反悔、kpcb 负责的合伙人 john doerr 甚至想到卖掉全部 google 股份退出、当然后来双方谈妥了,doerr 介绍的 eric schmidt 在 2001 年加入 google 担任了 ceo。
10、twitter
twitter 于 2013 年在美国上市、募资 18 亿美元、ipo 当时市值约 142 亿美元,领投了 twittera 轮 500 万美元融资的 union square ventures(usv),带来了 8.63 亿美元的回报。
twitter 在 2007 年开始快速发展,usv 的合伙人 fred wilson 在机构的官方博客中专门介绍了 twitter,认为其是现代互联网的关键服务之一、收入和商业模式可以延后再考虑。
正好 twitter 当时在融资,很多投资机构都因为看不懂 twitter、觉得 twitter 缺乏收入也没有任何获得收入的计划,因为融资的目的是用来扩容服务、保证 twitter 正常运营。这时候,理解、最懂 twitter 的 usv 也就水到渠成的成为了 a 轮领投机构。
11、ucweb
uc 被阿里巴巴在 2014 年收购,对公司约 47 亿美元的估值创造了当年中国互联网最大并购交易。早期投资机构晨兴创投、策源资本收获很大,当然最大的还是收购方阿里巴巴自身。
从 2009 年 b 轮时就开始投资 uc、并不断加注累计投资 6.9 亿美元获得了 uc 66% 的股份,并购更为主动,更重要的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补足了短板。很难说收购 uc 是直接的影响因素,但阿里巴巴的估值确实从 2012 年的 350 亿美元飙升至 2014 年 ipo 时的 1680 亿美元。
12、delivery hero
欧洲外卖公司 delivery hero 于 2017 年上市、市值达到 51 亿美元。这对于其最大竞争对手 foodpanda 的拥有者、也是其自身最大机构股东 rocket internet 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回报时刻。
rocket internet 是来自德国的创业公司孵化器、其克隆模仿了很多美国公司模式、收益颇丰。在 2016 年将旗下 foodpanda 出售给竞争对手 delivery hero、获得后者 37% 的股份。rocket internet 当时将经营困难的公司出售、本身就获得了 7.5 倍的回报;在 delivery hero 上市当日,又获得了近 3 倍的账面回报。
13、zayo
美国光纤服务运营商 zayo 于 2014 年上市、市值 45 亿美元并不高,但对于过去十年一直落后的行业来说,却是令人鼓舞的 ipo,背后的投资人终于有退出机会。收益最大的当属 columbia capital、在 ipo 当日持有 11.4% 股份,获得 5 亿美元左右的回报。
14、mobileye
以色列自动驾驶技术公司 mobileye 成立于 1999 年,2014 年在纽交所上市、市值 53 亿美元,2017 年 3 月市值 80 亿美元的 mobileye 被英特尔 153 亿美元收购。
mobileye 于 2003 年获得 1500 万美元 a 轮投资,投资机构主要来自以色列,包括 colmobil group、fibi holding、solid investment bank 等,其中 colmobil 是唯一一家在 mobileye 上市后、没有出售过股票的投资机构,这样它一直持有的 7.2% 股权在 mobileye 被收购时、价值达到 10 亿美元,获得超过 100 倍的巨额回报。
15、中芯国际(smic)
严格说中芯国际并不是给海外投资机构带去最大回报的公司、却是被美国 vc 机构认为存在「geopolitical risks(地缘政治)」风险的投资、同样值得投资人关注。
2002 年美国投资机构 nea 投资中芯国际 9000 万美元、在 2003 年又投资了 3000 万美元,这笔总计 1.2 亿美元的投资,不到 2 年的时间、在中芯国际 2004 年 ipo 上市当日带来了超过 10 倍的回报。
16、美图
美图秀秀 2016 年在香港上市、募资 6.3 亿美元、ipo 当日市值 49 亿美元,创造了当年港股科技公司最大 ipo。这对其 a 轮投资机构创新工场而言,带去了超过 40 倍的回报。
17、zynga
zynga 在 2011 年以 70 亿美元的市值上市,创造了社交游戏的历史。这对于 zynga 早期投资者 union square ventures(usv)来说,是一笔巨大回报。在 zynga 上市日、usv 获得近 4 亿美元的回报,回报倍数大概在 75 至 80 倍。
当时 usv 在 twitter 的投资已经被验证成功,他们认为社交网络的平台效应大有可为,zynga 虽然成立没到一年,但在 facebook 上的用户发展很快,usv 在 2008 年领投了其 20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没过太久在 zynga 的 2800 万美元 b 轮融资时、usv 进一步追加投资。
18、lending club
美国借贷网站 lending club 于 2014 年上市、募资 8.7 亿美元、市值达到 54 亿美元。在 2007 年就投资了 a 轮的 norwest venture partners、canaan partners 等获得超过 50 倍的回报。
当然,对第一次在没有参与前几轮融资、就直接投资 lending club 的 d 轮的 union square ventures(usv)而言,这笔交易也有别有意义。毕竟对 usv 而言、偏好早期投资、并希望持有相当比例的股权。
但在 lending club 上,他们从 2007 年就关注、并没有投资,直到 lending club 在 2011 年进行 2500 万美元的 d 轮融资时,usv 才投资。当然这笔投资也给 usv 带去 4 亿多美元的回报。
19、genentech
美国生物技术公司 genentech 成立于 1976 年,在 2009 年被瑞士医疗保健公司 roche 以 468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成为全球关注热点。作为该公司的第一个投资者,kpcb 合伙人 tom perkins 称其为「历史上最大的回报之一」。
在 kpcb 于 1976 年就决定投资 genentech 的时候,当时的 vc 圈对生物技术没什么关注,tom perkins 自学了相关基础知识、并坚持投资 genentech,从天使期的 25 万美元开始投资、并担任了公司董事长。
20、stemcentrx
肿瘤领域的生物制药公司 stemcentrx 是另一家给风险投资人带去巨额回报的公司。2016 年 4 月上市制药公司 abbvie 宣布 58 亿美元收购 stemcentrx,其中约 17 亿美元归属于该公司的最大投资者 founders fund,后者累计投资了接近 2 亿美元。
对于 foundersfund 而言,这是该基金在单一公司进行过的最大投资之一、也是他们并不常关注的生物技术领域。毕竟对当时的投资人而言,普遍认为生物技术是失败率很高的行业、比软件投资风险更大。
21、workday
人力资源 saas 公司 workday 在 2012 年 10 月上市时募资 6.37 亿美元、ipo 当日市值 95 亿美元、创造了自 facebook 上市以来、科技公司最大 ipo 市值。对其早期投资方 greylock partners 而言,获得超过 7 亿美元的回报。
值得留意的是,workday 是一家从成立日起就由 vc 驱动的公司,其联合创始人及 ceo aneel bhusri 同时也是 greylock partners 的高级合伙人。他参与和见证了消费互联网(to c)在美国的巨大变化,认为企业服务领域也将发生同样的转变,于是创办了 workday。
22、rocket internet
rocket internet 作为德国乃至欧洲最有名的创业公司孵化器,于 2014 年在德国法兰克福交易所上市,募集了超过 20 亿美元的资金、ipo 当日市值也达到 85 亿美元,是当时德国最大科技公司 ipo。
rocket internet 由 samwer 三兄弟在 2007 年创办,被称为克隆工场,借鉴大量国外现成的互联网商业模式,这样现金流比较好,不太需要融资。
直到后来有了更大的资本计划,rocket internet 才在 2013 年进行第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 access industries、holtzbrinck ventures 和 kinnevik ab,融资 5 亿美元、出让 24% 股权、估值接近 21 亿美元,按照 2014 年 ipo 计算、有 4-5 倍的回报,在不到 1 年的时间内就实现这样的成绩,确实是比不错的投资。
23、趣店
趣店是中国这波互联网金融创业浪潮的典型公司,虽然现在说这家公司成功、还为时尚早,但对投资机构而言、却是一笔好买卖。
趣店很好的融合了创业热点、快速融资、关键战略合作伙伴,于是在创立不到 4 年的时间里就上市,2017 年 10 月 ipo 募资 9 亿美元、市值超过 110 亿美元,其早期投资机构蓝驰获利颇丰,从 a 轮一直追投最后一轮的源码资本、战略入股并且给予很大流量及资源的蚂蚁金服同样获得不错的回报。
24、acerta pharma
抗癌药生物技术公司 acerta pharma 在 2015 年被制药巨头阿斯利康 (astra zeneca)40 亿美元收购 55% 的股份,带来了 2015 当年生物制药领域的最大退出案例。
acerta pharma 在 2013 年成立,旨在为癌症患者提供新的靶向疗法,其融资很快、没有新闻稿披露,直到 2015 年被收购才有更多投资细节,显然该公司被收购,对于其 a 轮机构投资者 biogeneration ventures、brabant development agency、frazier healthcare、orbimed advisors 以及 b 轮投资者 t. rowe price 而言,都是一个非常好回报的退出。
25、nexon
韩国游戏巨头 nexon 于 2011 年 12 月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12 亿美元的市值创造了当年日韩游戏行业最大的退出项目。
nexon 早在 1994 年就成立了,但直到 2005 年才有了第一轮融资、也是该公司拟唯一一轮已知的风险融资,由 softbank ventures korea、insight venture partners 联合投资,显然 nexon 在 2011 年的上市、给这 2 家投资机构带去了巨额回报。
26、zalando
德国电商平台 zalando 于 2014 年 10 月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市值达到 68 亿美元,是其投资人 rocket internet 投资组合中回报最大的一笔投资。
zalando 在 2008 年成立,很快就在当年被 rocket internet 投资、并逐步获得了大多数股权进行了控股。随后 zalando 在德国、奥地利等地区业绩快速增长,2010 年 8 月就获得 4.84 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 holtzbrinck ventures、kinnevik ab、tengelmann 等,这轮融资后 rocket internet 仍持有 59% 股份。
后来 dst、jpmorgan chase 等不断投资,rocket internet 卖出了一部分老股,在 zalando 上市时、rocket internet 仍持有 17% 的股份,可想回报多大。
27、神州优车
神州优车和趣店一样,融合了创业风口(共享租车)、快速融资并挂牌(成立不到 2 年)、关键战略合作伙伴(脱胎于神州租车),典型的资本游戏背后带来了很大的资本回报。
神州租车在 2015 年 1 月正式发布神州专车业务、成立神州优车,半年后获得 2.5 亿美元 a 轮投资、估值 12.5 亿美元,其中神州租车出资 1.25 亿美元、另外 1.25 亿美元来自于华平投资(warburg pincus)、联想控股;3 个月后又获得 5.5 亿美元的 b 轮投资、估值 35.5 亿美元;2016 年 7 月神州优车挂牌新三板,估值 55 亿美元。
神州优车赶上滴滴出行、uber 中国的出行大战,获得融资红利,不仅对于神州租车而言回报颇大,对于华平投资、联想控股也是如此。
28、webvan
生鲜电商 webvan 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作为互联网泡沫危机的失败案例来进行介绍的,事实上,从 vc 投资角度来看,webvan 算是一笔成功的投资。
webvan 成立于 1996 年,在 1999 年上市募资 4 亿美元、市值达到 79 亿美元,上市当天股票上涨 65%,对其背后的投资机构 sequoia capital、benchmark、softbank 而言,是个不错的成绩。
早在 1997 年 sequoia capital、benchmark 投资了 1050 万美元的 a 轮、1998 年 softbank 领投 3500 万美元的 b 轮,1 年后公司就 ipo 上市,算是不错的成绩。不过后来 webvan 赶上互联网泡沫危机、再加上扩张和烧钱、最终在 2001 年就破产,确实嘘唏不已。
29、qualtrics
美国 saas 公司 qualtrics 于 2018 年 11 月被 sap 斥资 80 亿美元现金收购,这是有史以来 vc 支持的 saas 软件公司的最大收购交易。
qualtrics 成立于 2002 年,由 smith 兄弟和他们的父亲共同创办,从家里的地下室开始,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自我造血、经营产品获得收入,并且还拒绝投融资。
在 2012 年该公司营收 5000 万美元时,就拒绝了一笔 5 亿美元的收购。不过也正是那次拒绝、让 ryan smith 决心做一家有董事会规范化运营的优秀科技公司,于是在 2012 年接受了 sequoia capital、accel 合计 70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并在 2014 获得 insight venture partners 领投的 1.4 亿美元 b 轮、2017 年又融了 1.8 亿美元 c 轮,并在 2018 年提交了 s-1 准备独立 ipo,不过最终还是接受了 sap 80 亿美元的收购,其背后有限的几家投资机构获得巨额回报。
30、mercari
日本二手交易平台 mercari 在 2018 年 6 月上市、创造日本当年最大规模 ipo、募资 12 亿美元、收盘市值达到 74 亿美元。这意味着其早期投资机构 united inc 的回报超过 130 倍,早在 2013 年,united inc 作为唯一的投资方在 a 轮投资了 300 万美元,5 年后这笔投资超过了 4 亿美元。
31、蔚来汽车
蔚来汽车(nio)2018 年 9 月在美国上市、ipo 当日市值接近 68 亿美元。对于其早期投资机构高瓴资本、顺为资本、愉悦资本等而言,是个相当好的回报。当然 cb insights 之所以提到小牛电动、更重要的看到腾讯在这个领域的投资布局和回报。
电动汽车是中国这几年非常火热的一个创业方向,腾讯也不想错过,在蔚来汽车 ipo 的时候,腾讯仍持有 15.2% 的股份。再加上 2017 年腾讯曾斥资 18 亿美元收购 tesla 5% 的股份,这些资本动作加起来,预计腾讯期待在电动车领域也享受红利和回报(腾讯其实还投资了威马汽车、爱驰汽车、拜腾汽车等)。
32、美团点评
美团点评 2018 年 9 月在香港上市,募资 42 亿美元、ipo 当日市值 550 亿美元,对于红杉资本而言手里持有的股票市值达到 49 亿美元、回报也超过 12 倍。
红杉中国(sequoia capital china)在 2010 年美团刚成立时就不断投资美团、并持续加注累计投了超过 4 亿美元;同时红杉还是大众点评的早期投资方,在 2015 年双方的合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33、小米
小米 2018 年 7 月在香港上市,募资 60 亿美元、市值达到 540 亿美元,最大的赢家当属 8 年陪跑小米的晨兴资本,整体回报超过 40 倍,如果用 a 轮的 500 万美元计算、则是高达 866 倍的回报。
34、拼多多
拼多多 2018 年 7 月在美国上市,募资 16 亿美元、市值接近 300 亿美元,成立仅仅 3 年的拼多多、背后的投资人得到了很高、很快的回报。
无论是拼多多的天使投资人段永平、丁磊、王卫、孙彤宇,还是早期投资人高榕资本、idg 资本,又或者 b 轮后不断加注投资的腾讯、红杉资本中国都是一个很好的回报。
当然最重要的回报当属腾讯,财务回报上腾讯在拼多多上市时持有 17% 的股份、超过 50 多亿美元;战略回报上一方面对自家微信而言是个很好的商业化方向、平台效应,另一方面则是在电商加大布局、给阿里巴巴带去很大压力。
35、饿了么
饿了么在 2018 年 4 月被阿里巴巴 95 亿美元现金收购,在创造当年本地生活领域最大并购交易额的同时,饿了么背后的投资人金沙江、红杉资本、经纬中国等都得到了很大的回报、而且是现金的回报。要知道饿了么投资人朱啸虎认为这可能是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一笔全现金收购。
饿了么成立于 2008 年,对创业者而言是个 10 年的回报,对投资人而言也有 8 年的时间。在 2011 年金沙江投资 a 轮,到后来经纬、红杉相继投资;而后在 2015 年随着外卖大战开启,腾讯、京东、滴滴、阿里巴巴等不断投资加码,最终成就饿了么。
阿里巴巴在收购饿了么之前已经拥有 43% 股权,后面在和美团、腾讯博弈的过程中,最终决定全资收购。
36、adyen
荷兰支付科技公司 adyen 于 2018 年 6 月在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上市,募资 8.49 亿欧元(9.56 亿美元)、ipo 当日市值 71 亿欧元(80 亿美元)。
在 2014 年领投 1600 万美元 a 轮融资的 index ventures 获得巨大回报,因为其在 adyen 上市时仍持有 17% 的股份、以 ipo 日市值计算股份价值 13.6 亿美元,超过 100 倍的回报。
37、github
github 在 2018 年 6 月被微软 75 亿美元收购,对于 andreessen horowitz 是一个巨额回报,要知道在 2012 年该机构决定 1 亿美元投资 github、给出 7.5 亿美元估值时,惊呆了硅谷投资圈,很多人都认为估值过高、是一场巨大的赌博,然而 marc andreessen 坚信「软件正在吞噬世界」,给予 github 很大支持,正是在 andreessen horowit 投资之后,github 迎来快速发展。
2015 年,sequoia capital 领投了 2.5 亿美元的 b 轮融资、github 估值 20 亿美元,andreessen horowitz 继续追投,最终在 6 年之后从 github 得到超过 10 亿美元的现金回报。
38、flipkart
印度电商巨头 flipkart 在 2018 年 5 月被沃尔玛斥资 160 亿美元收购 77% 的股权,对沃尔玛而言、很难说这笔交易是英明的,但对 flipkart 的投资人而言、绝对是他们从印度互联网所获得的最大回报和退出案例。
早期投资机构 accel 是最大的获益者,他们在这笔交易中获得 11 亿美元,回报超过 100 倍。要知道早在 2008 年 accel 投资 flipkart 种子轮时、仅仅投资了 8 万美元。当时 accel 刚刚成立了印度办事处、定位是寻找「unconventional and audacious businesses 非常规和大胆的业务」,于是投资了才刚萌芽的印度电商。
flipkart 在后面 10 年融资了接近 70 亿美元,投资方也都鼎鼎有名,包括 tiger global、naspers、softbank、morgan stanley、腾讯 tencent、microsoft 等,赶上了印度电商爆炸及红利。
39、spotify
瑞典流媒体音乐服务商 spotify 于 2018 年 4 月上市、市值达到 265 亿美元,对于其早期投资机构 creandum 而言,回报倍数高达 80 倍。creandum 是一家瑞典本土投资机构、早在 2007 年就作为第一家机构投资了 spotify 并累计投资了 450 万美元、后来变成了 3.7 亿美元。
40、dropbox
云存储公司 dropbox 于 2018 年 3 月上市、首日市值超过 127 亿美元。sequoia capital 成为最大回报者,持有 dropbox 23.2% 的股份,让其有望获得超过 20 亿美元的单笔投资回报。
dropbox 是 y combinator 项目,早在 2007 年获得 sequoia capital 领投的 120 万美元种子轮投资;随后 sequoia capital 又在 2008 年领投了 dropbox 的 600 万美元 a 轮融资,随后不断追投、陪跑超过 10 年、最终获得超额回报。
介绍了这 40 家公司及背后 vc 投资人的回报后,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和学习哪些呢?
1、vc 要投资成功,没有公式可言。值得借鉴的主要是:深入的研究、执着的信念、坚定的追加投资。
2、泡沫会让很多人绝望、放弃,但优秀的公司确实会穿越经济周期。哪怕创始人、投资人都饱受折磨,但仍要充满信心。
3、投资机构的理念很重要,听起来可能很难量化、但却非常关键。比如 kpcb 投资 genentech、accel 投资 flipkart、andreessen horowitz 投资 github、sequoia capital 投资 whatsapp、union square ventures 投资 twitter、软银投资阿里巴巴、今日资本投资京东、晨兴投资小米等等。
4、风险投资领域有二八定律——80%的收益来自 20%的交易;也有贝比鲁斯效应 (babe ruth effect)——即便可能三振出局 (失败/亏损的投资),也并不妨碍其打出足够多的全垒打 (成功的投资),hit big or miss big。
赚钱的 vc 看走眼(失败)的投资比起普通 vc 要多很大,但他们之所以赚钱、拥有上面那些回报大的成功案例,是因为他们敢于出击、押到少数公司、最终赚翻了。
5、成功的 vc 机构及投资人背景是各种各样的。
机构方面既有知名机构多次成功、也有不知名机构异军突起、更有新兴机构持续崛起;投资人背景差异性就更大了,有成功或失败的连续创业者、也有精明的财务或金融或律师专业人才;有技术研发、工程或生物领域的专家,也有运营、营销、销售岗位的从业者。
所谓成功的 vc、投资人是「千人千面」的。
6、vc 投资跟拍电影一样,没有任何机构、任何人会保证每个投资都有好的票房,但最好的投资永远是下一笔。vc 要敢于出手、一旦确认正确的眼神、就一路陪跑到底。
工业自动化监控解决方案
浅谈星闪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正弦波输出逆变电源的设计
汽车橡胶油封圈视觉检测外观缺陷的介绍
亿智电子:基于自主IP的AI SoC芯片,提供全栈式整体解决方案
VC最好回报的40个案例,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呢?
消息称首批小鹏G3已抵达挪威
电冰箱制冷电路工作原理解析
展讯推出EDGE/WIFI版的1GHz低成本智能手机芯片SC6820
富士通FRAM实现低成本通用智能表计的方案说明
Web3.0 & 区块链3.0你知道是什么吗
德索高压连接器的普及加快工业科技化智能化进程
【世说芯品】当嘉陵江变身马尔代夫?芯讯通助推“智”水有“数”
MSN群的问答全集
华为手机升级鸿蒙系统,鸿蒙系统用户量预计将达到2.5亿
热敏电阻温度计电路 -(含电源电路原理图)
基于Vesper专利的压电MEMS麦克风VM2020设计
激光焊接/点焊的特性及优势分析?
norflash价格下半年追涨 赛普拉斯、旺宏等大厂产能紧缺
核心数越多CPU越好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