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并不成功的初代surface,以及微软的勇敢尝试
2012年6月在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当中,微软推出了个人计算设备品牌“surface”,并宣布推出旗下首款产品——采用windows 8 rt操作系统的surface rt。
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surface rt无疑是一款值得纪念的硬件产品,因为它开创了后来获得惊人成功的surface家族,也重新定义了“触控屏幕+可拆卸键盘”的新时代变形本设计基准。以至于即便过去了很多年之后,当苹果开始给他们的ipad pro系列产品加上妙控键盘时,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其与微软surface之间的对比和竞争。
话虽如此,但可能许多朋友想象不到的是,八年前的初代surface其实根本还称不上成功,甚至可以说是口碑极差的一代。差到什么程度呢?根据2013年微软推出surface 2时相关媒体的报道我们可以得知,其本来应该被命名为“surface rt 2”,但微软为了摆脱初代产品的不良印象,硬是去掉了名称中的“rt”。
最初的surface rt为什么差点成为“滑铁卢”?问题主要出在它的软件生态上。要知道,当消费者听说微软推出了一款体型轻薄、价格不贵的“windows平板电脑”时,首先想到的当然是它或许可以成为一款非常方便的移动办公工具、甚至是移动游戏终端。然而使用nvidia tegra3处理器和特制windows rt系统的初代surface,实际上却完全不能运行任何常用的.exe程序,而仅能从应用商店下载一部分专为arm架构做过优化的“metro app”。
当然,我们可以说,这是微软希望打破windows与x86“绑定”的一次努力,也是其对于arm处理器高能效以及更适合移动设备的优点的一次肯定。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也可以被视为pc行业转型arm生态的一次大规模尝试。然而不太够用的性能,加上过于忽视用户习惯的软件生态,让最初的windows rt折戟沉沙,甚至也顺带伤害到了windows 8的口碑。
从rt到windows on arm,这是一次卧薪尝胆的故事
如果有关注微软surface系列产品的发布时间表会发现,从2013的surface 2到2015年的surface 3,微软花了将近17个月的时间才打造出了新一代的入门款surface机型。
不仅如此,当surface 3面世的时候,大家惊喜地发现,它的处理器架构从前代的arm换为了x86。这意味着surface家族的入门款机型,终于可以真正成为许多学生、教师、办公族能够负担得起,又能够运行常用软件的随身计算终端了。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微软选择了放弃arm处理器和windows系统的“组合方案”呢?事实上微软不仅没有放弃,甚至还找来了新的合作伙伴,并开始了很长一段时间“卧薪尝胆”式的研发。
2016年12月8日在winhec硬件大会上,微软突然抛下重磅炸弹,将一台基于骁龙820移动平台的windows pc正式公布。而它最为激动人心之处在于,相比于多年前的windows rt只能使用极少数应用的情况,由微软与高通携手打造的“windows on arm”,首次在arm架构处理器上实现了运行x86代码应用程序的能力。换句话说,基于这一技术的设备,理论上既能享受arm架构处理器带来的超低功耗和超长续航,又能让消费者像使用普通x86 pc那样,延续他们平时的软件使用习惯。
似乎是因为吸取了此前windows rt的教训,微软在2016年的惊艳展示后,并没有选择迅速将windows on arm推向市场,而是继续与高通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潜心研发。直到2017年底,换用骁龙835平台的winddows 10 arm产品才总算正式发布,并于2018年来到了消费者面前。
平心而论,windows on arm体系无论是在操作系统的日常体验,常用软件的兼容性,专业设备的扩展性等方面,比起windows rt时代都绝对称得上是一次彻底的“革命”。毕竟用户可以在这些体积超薄、续航超长,而且还能随时连接到移动网络的设备上使用全功能的office、photoshop、acdsee,或者编程工具,也能用它聊qq、微信、玩一部分轻量级的游戏,或是追剧了。
全新windows预览版登场,八年悲愿终于迎来报偿
当然,作为一家负责任、注重实践的科技媒体,我们三易生活的确曾在mwcs的现场实地体验过基于骁龙835、骁龙850的windows 10 arm设备,也曾对微软在2019年发布、搭载了高通sq1定制芯片(基于骁龙8cx)的surface pro x进行过非常详细的评测。
正因如此,对于windows on arm体系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同样心知肚明,而且并不打算隐瞒。其中之一就是目前windows on arm仅能支持32位的x86程序,还不能运行那些仅有64位版本的x86应用。
这会导致什么结果?大家可以设想一下,首先因为windows on arm是微软当前力推的最新型技术体系,而它本身反映到设备上的最大特点是超长续航和超薄体型。因此采用windows on arm的设备多半都定位高端商务,具备做工精致的机身、超高素质的触摸屏,以及良好的音画体验等等。
于是乎部分创意人士自然就会希望,他们能够充分利用windows on arm设备的好屏幕,将其用作音乐制作、视频剪辑,或是在上面查看3d渲染模型,设计建筑结构等。然而,以上这些工作所需的软件,很多现在都有且仅有64位版本。
很显然在这种情况下,“windows on arm”不能支持64位x86应用,就成为了制约它进一步获得专业用户青睐的最大瓶颈。而面对这个问题,微软显然不会无动于衷。
2020年12月11日,微软出人意料地向dev渠道的windows insider测试者一口气同时推送了两个windows 10测试版本。其中默认更新的build 20277.1版本,是距离正式发布已经不远的windows 10 21h1稳定测试版。它的功能已经接近完成,版本代号也显示为更接近最终正式版的“fe_release”。而另一个需要手动选择安装的build 21277.1000版本,则是windows 10 21h2的第一个公开测试版本,而在这个公开测试版的发布公告里最显眼的一点就在于,微软第一次为基于arm架构的设备加入了64位x86应用的兼容能力。
换言之,对于测试用户来说,他们手中的surface pro x等使用arm架构处理器的设备,从这一刻开始正式支持了包括arm32、arm64、x86和x64在内的完整代码体系。专业的视频剪辑软件、强大的音频制作工具、各种常用的3d建模程序、图像渲染应用,甚至于能够打开更大体积文档的64位office等等,这一刻终于可以受益于windows on arm设备的低功耗、大触屏和内置移动网络连接能力了。换言之,从2012年就延续至今,关于arm架构windows设备在软件兼容性、软件实用性上的不足,也正式得以补全。
这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这代表着原本就定位高端的windows on arm设备,未来将能承载起更多专业的任务,可以更好地开拓高端市场。而这也同样意味着,如果微软与高通继续合作,研发出一款采用超大核心、超高主频设计的全新芯片,将windows on arm体系扩展到台式机、工作站甚至服务器领域,或许也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2018半导体人的春天
C语言为何用/* */ 注释?
数字中国的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
精密医疗成像设备可以促进医疗行业的爆炸性增长
何谓服务器内存?它与台式机的内存存在着什么本质的差别?
基于ARM的Windows迎来翻身机会
RT9174应用电路
电缆组件为军用/航空应用提供更大的设计灵活性
惯性导航的制霸,捷联式惯导系统的优越性分析
安森美半导体推全新4300万像素分辨率的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
云网融合赋能5G新娱乐
万众期待的IOTE2020深圳国 际物联网展成功举办!
骨传导黑科技耳机,是户外运动耳机的最佳选择
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
如何保证嵌入式和物联网设备的安全
CTP技术的概念、优劣势及发展前景
Intel PXA255处理器的U-B00t启动过程、移植分析及下载调试
如何使用示波器较准确的测量电源的噪声
LED芯片来源检测
典型的PLC网关BL102常见问题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