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天文学研究

人工智能技术目前突飞猛进,从硬件到软件,从系统到思维方法,人工智能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正如国际知名学者周海中教授曾经预言:“随着科技进步,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届时,人工智能技术将广泛应用到各学科领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今,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了他的这一预言。人工智能技术在天文学的应用可见一斑。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被广泛应用于天文学研究。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将该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探索工具,提供丰富而复杂的数据、分类星系、发现脉冲星、预测宇宙结构、筛选数据以获取信号、识别不寻常的系外行星等;他们将这一探索工具应用于天文学方面。在这个全新的世界里,有无数未经探索的应用正在被试验,也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人工智能天文工具。
前不久,美国谷歌公司和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研人员运用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能力,将现有天文数据输入“神经网络”。结果,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发现了银河系中的两颗新行星;其中一颗行星编号为“开普勒-90i”,其所在的恒星系有8颗行星,该恒星系的行星数与太阳系的行星数相同。但开普勒-90i行星比我们地球大30%,属于超级地球;它公转一周需要两个星期的时间,是所在恒星系中发现的第三颗类地行星(即岩石行星),而它的母恒星开普勒-90比我们的太阳稍大且更热。
最近,日本天文学家开发出一种新的人工智能技术,该技术可以消除天文数据中由于星系形状随机变化而产生的“噪声”,而且,获得的结果与目前公认的宇宙模型一致。研究人员称,这一强大新工具可用于分析当前和计划中的天文学调查获得的大数据。这项研究显示了将观察、模拟和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不同类型的研究结合起来的好处。另外,还有研究人员正在使用人工智能驱动望远镜对太空中的物体进行分类,从而帮助物理学家编写和检验假设。
日前,中国腾讯公司将和国家天文台联合启动“探星计划”,把上海优图实验室的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寻找脉冲星,探索宇宙。双方将基于腾讯优图实验室领先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腾讯云的计算能力,用“云+人工智能”帮助中国天眼(fast)处理每天接收到的庞大数据,并通过视觉人工智能分析找到脉冲星线索,辅助快速射电暴和近密双星系统中脉冲星搜索。
有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助,今后的天文学成果将会越来越多。许多科研人员在这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也为这一技术在天文学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完全可以相信,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助力下,天文学将打开宇宙探索的新领域。
文/李惠民(作者单位:瑞士苏黎世大学理学院)

年度超强旗舰又耍猴?满血骁龙835的小米6曝光
其他类型机器人抓手相比使用电动抓手的五大优势
气体传感器成汽车节能减排的所需
2017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前十个月的生产与销售情况
升级ColorOS 11的几大理由
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天文学研究
Renesas Synergy Platform新增低功耗S5D3 MCU产品组,为工业物联网端点设备提供高级别
安立WLAN无线信号分析解决方案集萃
bitchips曝ATIC正在寻求格芯的下家
拜射频技术所赐 工业物联网前景可观
物联网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优化方案
串口控制数码管仿真设计教程
财富中文网发布了2020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
用于计算第一奈奎斯特区折叠频率位置的折叠频率计算器
利用非对称多核RISC-V SoC FPGA实现AI边缘计算,保姆级攻略在此!
2000-3000元手机排行榜_最受欢迎热门手机排行 你绝对想不到都出现了
健康与智能的结合,医疗电子产品面面观
影响焊膏黏度的因素有哪些
!E5515C E5515C E5515C频谱分析仪 小兵/
优化上料组合、提高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