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i封装的市场动向
世界电子信息设备市场,按lsi封装形式加以归纳,如图1所示,总交货量在2003年转向增大,其后顺逐增加,到2005年预料将达到2001年的1.5倍的规模。
从封装形式看,以sop(小外型封装)和qfp(四边扁平封装)为代表的表面贴装居于主流,占压倒的比例,此趋势在2005年也几乎不变。从增长率看,2005年预料将比2001年上升50%。
与之相对,dip(双列直插式封装)为代表的引脚插入型封装在2002年只占总量的10%,但逐渐减少的趋势一直持续,到2005年将缩小到6%左右。而另一方面,以bga(球栅阵列)或csp(芯片尺寸封装)为代表的面阵列封装在2002年以后显示了较大的增长率,到2005年将为2001年的3倍规模,达到所有封装10%以上的占有率。
除上述外,预料有显著增长的将是3d形式的sip封装(系统封装)。在2001年时几乎还是出不来统计数字的程度,但2005年将达到2001年5倍的规模,比例占到整个封装的3%以上。
图1 多种封装形式需求量变化与预测
图2 lsi封装形式的变化
lsi封装的技术演进
总体分析
系统产品热电性能不断提升,特别是高频高引脚数的需求,促使封装技术从传统的周边引脚封装走向面阵列封装,也就是引脚插入型进展到表面贴装,而后从scp(单芯片封装)进展到sip。新的封装形式问世,但并不意味着过去的封装便马上被取代而消失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是过去的封装形式占据主流。即使今天,周边引脚封装的sop及qfp仍占大多数。各种封装形式在技术上的变化示于图2。
早期的dip封装引脚位于ic的两侧,多用于引脚数在64只以下的器件,包括各种存储器和微控制器。之后的表面贴装又分为引脚在ic两侧的sop和引脚分布在ic四周的lcc(有引线/无引线芯片载体)和qfp形式。sop用于引脚数在64只以下的器件,包括tsop(薄型小外型封装)、tssop(薄型微缩小外型封装)、ssop(微缩小外型封装)、soj(小外型j型引脚)等。qfp常用于asic、逻辑ic与各种中低端器件的高引脚数封装,引脚数范围为36-208和212-304。
为配合ic引脚数越来越多以及器件体积走向轻薄短小的趋势,1990年代之后开始发展以锡球连接芯片与电路板的bga封装形式,并进一步发展出fpbga(微细间距bga)、csp、fcp(倒装芯片封装)、wlp(晶圆级封装)、tcp(卷带式封装),以及结合多种封装技术将多颗晶片结合在一起的mcp(多芯片封装)、sip等高端封装技术,以满足cpu、pc芯片组、绘图芯片、fpga、asic芯片的高效能、高速、高集成度、高i/o数、环保、省电等需求。
bga封装适用于高引脚数ic产品,主要为soc、绘图芯片组、fpga、无线通信等应用芯片,尤其i/o数超过300,传统的引脚插入型封装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bga封装市场因而日渐扩大。
csp适用于低引脚数ic,封装后的ic面积比裸芯片大小不超过1.2倍,csp的优点在于小型与薄型,可提供良好的散热性,主要用于dram、sram、flash等存储器产品。尤其是sdram延伸出来的新器件ddrⅱ超向高速,体积小,高容量发展,以csp为标准封装形式,传统的tsop封装已无法支持其基本架构,必须向csp转型。
三大技术趋势
flip chip技术为典型的晶圆级封装,以芯片凸块(bump)与基板(substrate)连接而取代打线接合(wire bonding)技术,适合i/o数在1000以上的产品,其优势在于能大幅提高产品的电性和散热效能。flip chip适合高引脚数、高速、多功能的器件,如具备通信、上网、无线传输、数字图象处理、gps功能的高效能mcu、mpu、asic、rf、高端dsp、soc、绘图芯片组等,应用层面十分广泛。但其进入门槛高,技术胜出者才能占尽市场优势。
传统ic封装制程是先将晶圆切割成裸芯片,再进行测封,而wlp简化了上述流程,直接在整个晶圆上进行封装和测试之后,再切割成单颗晶粒 ,中间不再需要经过任何封装步骤,明显缩小了ic尺寸,亦大幅降低了封装成本。wlp的优点还在于:由于芯片与电路板间只隔着焊球,因此可缩短电路传输路径,降低了电感与电容,故可有效减少电流损耗与电磁波干扰发生的机率,进而提高电路的工作效率;由于少了ic外部密封的塑胶或陶瓷包装,故ic芯片工作时所产生的热损耗,可直接从芯片背部以热传导与热辐射的方式发散,可有效解决移动电子装置的散热问题。目前便携式电子产品如移动电话、pda、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与mp3播放器等,皆受惠于wlp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亦即低i/o数ic(如模拟、射频、功放、电源器件)、存储器(eeprom 、flash)与无源元件。未来市场发展除了低引脚数器件持续增加外,存储器等高速器件的应用也将会不断发展。
soc现阶段的发展面临瓶颈与挑战,如 0.13微米的光罩费用就高达100万美元以上,另一方面制程间距越缩小,栅极漏电流越大,再者细微化后亦造成高速化困难。sip由于封装中各个元件间仍维持独立,因此可避免遇到soc设计中模拟与数字电路集成后制程上的困难,并降低电路设计的复杂度,缩短设计时间,并可确保良品率。因此在soc技术尚未成熟之际,sip有良好的发展机会,将成为许多系统厂商的首选。
过去的sip技术,仍以将组合成系统的多个裸芯片放在同一个基板平面上的2d形式为主,而将ic与基板连接的方式,则有打线、倒装以及卷带自动接合(tape automated bonding,tab)等等技术,此种封装形式仍有电路传输路径过长,封装体积太大的种种缺点。之前的mcm(多芯片模块)封装即是一个2d平面形式的sip案例。mcm是将多个ic放置于同一个基板平面上、再以打线互相连接。但此种封装形式除了以上传输路径长,封装体积难以缩小的缺点之外,在良品率的控制上也有困难,为了改善上述缺点,目前sip以逐渐朝向将芯片以3d形式堆叠封装的趋势发展。3d堆叠封装分为两种,一是直接先堆叠裸芯片并连接于基板后,再进行封装(chip stacked),另一种则是将多个封装好的芯片堆叠之后再组合到一起(package stacked)。前者的封装方式,最多只能重叠四层裸芯片,而且在测试上有其难度,目前3d形式的sip仍是以后者的package stacked为主,不但拥有可预先测试的优点,可堆叠的层数也较多,而且可满足轻薄短小的需求。
三星note8最新消息:继续提高屏占比,美的简直逆天
【S32K 进阶之旅】Interrupt 模块介绍与应用
华为鸿蒙系统什么时候可以搭载在笔记本电脑上使用
99个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高频开关电源电路原理分析
LSI封装的发展
芯片供应吃紧拉高MCU市场需求?
2023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发布,德赛西威排名稳步提升
基于ZEMAX的汽车前照灯的鳞甲反光杯系统设计
配电箱结构 配电箱的主要特点
怎么计算密度计
润滑剂与径向密封圈材料的成套解决方案
远程医疗行业生物传感应用中的设计新挑战
油气回收系统的实时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工业应用中常见数字接口的简化示意图介绍
江苏亨通太赫兹有限公司荣获“创新企业奖”
软波导在数字微波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万物互联,物物相联,物联网卡踏上新的征程
苹果押注企业市场,还只是面向企业服务的冰山一角
安富利与英飞凌携手赋能物联网设备与云的安全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