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打造更加环保的电子设备,研究人员们设想了一种可以完全回收的“电子皮肤”。而且即便被撕裂,e-skin 也能够自我修复。据今日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的研究所述,该设备本质上是一片装有传感器的薄膜,能够测量压力、温度、湿度、以及气流。该薄膜由是三种现已商用的化合物、以及纳米银颗粒混合而成。
如果给“电子皮肤”划了一刀,两侧流出的化学物质即可自行“恢复如初”。即便表面破损,也可以将薄膜丢进溶液中,让材料重新“液化植皮”。有朝一日,这项技术或被用于假体、机器人、或智能织物上。
实际上,全球有许多实验室都在开发电子皮肤。比如一支欧洲研究团队就开发出了一种允许用户通过磁铁来操纵(而不接触物体)的方案。此外,日本也有一项将智能衬衫变为电子游戏运动控制器的技术。
研究配图 - 1:完全可回收的可塑性电子皮肤。
不过最新研究成果的特殊之处,就是它可以回收再利用:
以美国为例,仅在 2014 年,该国就创造了 160 亿磅(近 726 万吨)的电子废弃物,而所有这些电路板、晶体管、硬盘,都含有必须妥善处理的有毒化学物质。
研究配图 - 2:薄膜纯度和导电特性。
研究合著者、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机械工程助理教授肖建良(音译)表示:
这种特殊的设备不会产生任何废弃物,我们想让钉子产品变得更加环保。
研究配图 - 3:左上为循环回收过程示意图。
即便“电子皮肤”严重受损,也可以通过“循环解决方案”来回收利用:
● 溶液可以将基质分解为小分子,让纳米银离子沉入底部,然后所有材料都可以被重新利用来制造另一片功能性电子皮肤。
● 在 140℉(60℃)的情况下,完整回收耗时 30 分钟左右;如果在室温下,则需要 10 小时。
● 相比之下,材料“自愈”的速度要快很多 —— 室温下不到半小时,60℃ 下只需几分钟。
研究配图 - 4:上部为电子皮肤设计示意图。
这种电子皮肤并非十全十美,它虽然柔软,但不像人类皮肤那样富有弹性。教授表示,他和同事们正在努力提升设备的可扩展性,以便更轻松地运用到假肢或机器人的制造嵌入。
不过最让他们激动的,还是这项研究的环保特性:“我们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环保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为了自己和下一代,都必须确保自然安全”。
纳雷MR62毫米波雷达可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保障道路安全
思瑞浦与IAR携手共筑嵌入式开发新生态--AMEYA360
SpycerNode系统为CLIPSTER提供了高速存储
思岚科技凭借“智能巡检机器人”成功入选商业社区服务领域标杆企业
NEC发表远隔视线推定技术 藉由摄影机落实智慧城市安全
医疗界又添新设备 电子皮肤可100%自我修复
石墨烯研究频现重大突破,新一轮‘投资热潮’欲涌动
Atmel扩展ARM926-based微控制器系列
2022年浙江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集成电路开发及应用赛项圆满举办
忆芯科技:将全面打入国产替代存储市场
诺基亚8什么时候上市?旗舰新机真的快要来了!HMD证实3款新机将推出!
行业资讯 | KYOCERA SLD Laser的激光光引擎,可用于汽车、消费者应用及通信
唯一国家级锂电池展4月深圳开幕在即
oppor11什么时候上市?oppor11最新消息:外观配置齐亮相2大黑科技加持,oppor11价格3299?涨价原因解析
中国联通即将推出5G体验活动用户无需换号换卡即可享受5G服务
60GHz工业毫米波可覆盖24GHz无法满足的应用
具有ETHERCAT从站功能的通讯网关产品介绍
Google Play如何为数十亿用户提供安全的体验
自举电路的自举电容在布线时,为什么电容的低电压脚要采用蛇形布线的方式?
128内核、512GB内存的电脑,是什么样的,有多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