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天眼(fast)自今年1月验收以来,设施运行稳定可靠,近一年已经观测服务超过5200个机时,达到预期设计目标近2倍。截至目前,fast累计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240颗,基于fast数据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达到40余篇。fast在快速射电暴方面的研究成果5日凌晨发表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杂志上。
今年2月,fast团队克服疫情影响,正式启动科学委员会遴选出的五个“优先和重大项目”,近百名科学家开始使用并处理fast的科学数据。
“今年4月,时间分配委员会开始向国内天文界征集自由申请项目,目前已经接到170余份申请,申请的总时间约5500个小时,实际批准1500个机时,只有30%能得到支持,可见fast望远镜观测时间竞争相当激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说。
fast于2016年落成,它的反射面面积与大约30个标准足球场相当,是全球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大大拓展了人类的视野,也使中国天文学家有机会走到射电天文研究的最前沿。
常进表示,fast全新的设计理念开创了建造巨型望远镜的新模式,突破了传统全可动射电望远镜口径大约百米的工程极限,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技术挑战。
fast巨大的反射面能根据天体的位置实时地主动调节形状,30吨的馈源舱在140米的高空、206米的范围运动,所有的控制精度要达到毫米级。巨大工程体量、超高精度要求及特殊的工作方式,使fast面临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
为此,工程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攻关,克服了力学、测量、控制、材料、大尺度结构等领域诸多技术难题。
工程团队研制了超高耐疲劳特性的钢索,超过国内、国际相关标准规范的2.5倍;创新地采用世界上最大跨度柔性并联机器人和刚性6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构成的两级调整机构,实现了馈源均方根值10毫米的高精度定位;创造性地将卫星定位、惯导和全站仪多种测量技术融合,实现了全天候、大尺度、高精度、高采样率的馈源支撑系统动态测量。
随着性能的提升,fast科学潜力逐步显现。“fast的灵敏度是全球第二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的2.5倍以上,这是中国建造的射电望远镜第一次在灵敏度这个重要指标上占据到了世界的制高点,对促进我国天文学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具有重要意义。”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说,超高灵敏度使其在射电瞬变源方面具有重大潜力,有望在短时间内实现纳赫兹的引力波探测、捕捉到宇宙大爆炸时期的原初引力波,为研究宇宙大爆炸原初时刻的物理过程提供数据支撑。
同时,fast还有能力将我国深空探测及通讯能力延伸至太阳系边缘,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中国天眼fast是由人民科学家、时代楷模南仁东先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构想,历时二十余年建设完成的巨型射电望远镜,前后四代数百名科研工作者前赴后继为fast建设调试运行付出了巨大努力。
iphone14预计上市价格 iphone14上市13会降价多少
火焰传感器工作原理的介绍
关于800G高速传输技术的研究
英特尔AMD受平板电脑冲击利润下滑
DRAM,DRAM是什么意思
FAST累计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240颗
有源两线制温度传感器电路原理图讲解
福禄克:优质产品 卓越服务
小米5C和荣耀8青春版, 职场新人该如何选择?
珑璟光电与湖南大学微纳光学研究中心举行揭牌仪式
DRAM和NAND闪存需求的持续增长,三星上半年销售额领先英特尔
基于分形图像编码改进算法提高分形编码的速度和压缩比
复旦微电2023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4.49亿
索尼PS2迎来20周年生日 12年时间卖出1亿5500万台以上
SuVolta:迎接SoC技术时代来临
腾讯攻破指纹识别技术这意味着什么
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和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开发
华为数据通信为深圳交通插上翅膀
HT塑料配电箱的类型都有哪些
介绍一种基于光信号的应变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