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长城”及其背后的智慧——鳍源科技为深中通道合龙提供助力

11日8时,世界最长最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终接头顺利推出实现合龙。历经5年施工,深圳和中山在伶仃洋海底实现“牵手”。深中通道项目总投资约500亿元,是世界级的桥、岛、隧、地下互通集群工程,也是当前世界上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而建设重大跨海工程,当然需要专业级水下作业工具,鳍源科技凭借专业实力和自研技术成功参与深中通道工作。鳍源水下机器人为项目作业提供重要助力。
深中通道项目是连接深圳与中山、广州的重要通道,其需要横跨珠江出海口建设一条6.8km长的海下沉管隧道,在如此深的海底建设一条长距离沉管隧道,其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深海作业要面对水压带来的巨大压强,而结构性、一体化沉管隧道符合项目需要。为此中交一航局研发了世界首艘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一航津安1”。一航津安1自重2万吨,却可运载8万吨大型沉管,共计10万吨之重。这样的庞然大物在作业时,如同海上的一艘航母,而围绕在一航津安1身边的“护卫者”。其中就有鳍源fifish系列水下机器人。在此次作业过程中,一航津安1正式启航前,鳍源水下机器人对其进行协助检测,确认船体和沉管安全,保障作业顺利进行,并且鳍源还配合中央电视台拍摄水下沉管画面,为深中通道合龙工作提供水下助力。
在深中通道作业中,一航津安1主要负责运载大型沉管至作业现场,但沉管体型巨大,对安装精度和误差要求极高,因此项目组使用全新的“水下双目摄影定位技术和水下拉线技术”。在项目前期预备过程中,专业人员使用鳍源fifish pro w6水下机器人进入珠海桂山岛沉管预制厂,对一航津安1搭载的沉管进行安全检查,还通过w6的成像声呐,在水下对沉管结构进行全方位探测。
w6的双4k超清摄像头能够以大角度观察和记录水下作业内容,工作人员在预备阶段使用w6进行水下观察,为水下作业安全工作和沉管对接提供精准指引。
fifish v-evo在深中通道项目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鳍源科技与中央电视台进行合作。
使用fifish v-evo记录深中通道项目水下作业内容,完整、详实保存了水下珍贵影像资料。作为一款消费级产品,v-evo受到用户青睐,其拥有行业领先的4k60帧超清水下影像能力,并且最大潜航深度可达100米。v-evo机身灵巧,能够快速部署、高效拍摄,面对水下沉管和伶仃洋的复杂海况,fifish v-evo凭借小巧机身进行灵活拍摄,同时使用鳍源自研ai浮游生物过滤算法,动过滤水中浮游物,还原清晰视野。
fifish v-evo还拥有ai视觉锁定功能,自动锁定机身位置,在视觉锁定的辅助下,获得超稳定画面,清晰记录沉管对接口的缝隙开合等细节。
在潜水员进入水下作业时,v-evo能够扮演引导员与记录者的角色,为潜水员探索前方位置水域,记录超清超稳水下画面,以智慧科技赋能深中通道项目稳步推进深度参与深中通道建设,为大国工程贡献科技智慧,对鳍源科技来说是一次巨大鼓舞鳍源将持续投入研发,不断突破探索,为水下作业贡献更大力量!


中软国际:谱写唐山千行百业“智改数转”新篇章
希捷与派拉蒙合作将在移动硬盘中预置电影
物流搬运机器人解决方案助力物流行业智能化
Rovio娱乐公司试图将其极为成功的游戏模式带到虚拟现实平台上
管道检测机器人已成为当下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海底长城”及其背后的智慧——鳍源科技为深中通道合龙提供助力
笔记本电脑散热不行? 这几个办法来解决它
低功耗广域物联网的技术纷争
VMware和NVIDIA推出面向企业的AI就绪平台,帮助企业提高运营水平
存储景气下的未雨绸缪,SK海力士加强晶圆代工策略
浅析modelsim 自动化 高效独立仿真含vivado IP核的工程
介绍五种主流的电平转换方案
互联网+时代汽车该如何乘风而起
工作电流怎么算
变电站SF6智能环境监控系统中传感器的应用
如何利用双绞线来抑制射频干扰和电磁干扰
荣耀9评测:最新美学旗舰华为荣耀9,价格2299起值得入手吗?6.18正式上市,火热预约中!
Codasip的系列RISC-V处理器助力RISC-V生态建设
基于MB86R01的ARM嵌入式开发平台
智能电网中的故障诊断和检测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