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MLCC行业竞争愈加激烈,国内企业发展强劲

2022年智能手机和pc等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持续下滑,外加芯片短缺等影响,对整mlcc行业打击较大,村田、tdk、京瓷等mlcc大厂业绩均有所下滑。但在行业下行周期内,全球mlcc企业扩产热持续,纷纷转战高端市场。
1、全球mlcc企业扩产热持续
mlcc产能集中在日韩系企业。从mlcc产能来看,村田和三星占据着绝对优势,太阳诱电、国巨、微容、华新科、宇阳等紧随其后。我国大陆的mlcc厂商相较于国际龙头厂商产能相对落后,但这两年产能不断提升,差距不断缩小。
※部分数据以投产项目新增产能计算
mlcc行业具有周期性,整体来看行业呈现增长趋势。为了应对中长期内mlcc需求的增长,全球主要mlcc厂商扩产热持续。村田2021年度开始在泰国和出云村田制作所(岛根县)建设新生产建筑,去年宣布在无锡建设mlcc新工厂;京瓷去年宣布日本鹿儿岛的国分工厂园区建设新的生产设施,以提高其mlcc的生产能力;太阳诱电在中国常州和东莞以及马来西亚建设mlcc新工厂。
全球主要mlcc企业扩产情况
公司 扩产情况
村田 在泰国和出云村田制作所(岛根县)建设新生产建筑,在无锡建设mlcc新工厂
太阳诱电 在中国常州和东莞以及马来西亚建设mlcc新工厂
京瓷 日本鹿儿岛国分工厂园区建设新生产设施
国巨 高雄大发三厂扩产高阶mlcc
华新科 新建高雄加工出口区厂房,规划设立高雄科技园区新厂
禾伸堂 龙潭新厂扩建
宇阳科技 安徽滁州项目一期已投产,在东莞建设mlcc项目
三环集团 四川南充和德阳工厂,南充工厂已投产,德阳mlcc项目预计今年上半年达产
微容科技 罗定微容科技园一期项目已投产
风华高科 祥和工业园高端电容基地建设项目,2021年一期月产50亿只已达产,高端电容基地三期项目正式投产
以宇阳、微容、三环、风华等为代表的国内mlcc头部企业投入大量资金,产能扩充提速,随着项目产能逐步释放,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台湾地区国巨、华新科、禾伸堂均有扩产项目。这些企业的扩产项目产能有望在未来三年内开出,全球mlcc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2、抢占车规等高端mlcc市场
由于中低端产品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与此同时高端产品亟待提升产能,日韩厂商纷纷转向高端产品、削减中低端产线。2018 年村田宣布停产部分低毛利产品,其它国际主流mlcc厂商也均有逐步降低普通规格产品产能的情况,扩产项目均为生产高端mlcc产品,产能转向高端市场。
特别是随着消费电子产品需求持续低迷,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对mlcc的需求持续增加,车规级mlcc需求迅速增长,日韩mlcc厂商发力车规级市场。国产主力企业微容、宇阳等也进军车规mlcc市场,其他企业同样在开展车规级mlcc的研发和认证。
国内企业车规级mlcc开发情况
在去年我们整理的国内mlcc项目中也可以看出(点击查看:2022年国内mlcc项目情况总结),在 2022 年 mlcc 整体市场不是很景气的情况下,国内外 mlcc 生产企业都在调整产品方向,卯足了力扩产准备抢占的是高附加值的高端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企业持续加大对高端 mlcc 的研发投入,虽仍与第一梯队的日系厂商在核心技术上有一定差距,但成长显著,国内龙头企业目前已经可以生产008004超微型产品,并在高容高压产品领域实现突破,实现部分高端产品国产替代。
3、供应链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在应用市场方面,国内下游应用终端企业对国产mlcc等关键元器件越来越重视,加大推进国产化mlcc产品和国产供应商导入。
在上游供应链方面,由于高端产品的生产对于设备精度(如叠层机、烧结设备等)和材料性能的要求更高,使得国内大企业以往大多倾向于采用进口的设备及原材料,近年来,随着国内mlcc上游供应链厂商与mlcc厂商合作不断加强,国产设备在自动化、加工精度方面大幅提升,材料实现了从消费电子、通讯到车规所有类型全覆盖,逐渐满足高端mlcc产品生产要求。


如何让级联URAM获得最佳时序性能
传感器常见的分类有哪些
移动宽带“B”改“H”,助推“宽带中国”发展
金田再生铜——磁元件厂商“碳关税”下的新出路
华大半导体旗下华大电子和中国移动联合发布新一代超级SIM芯片
全球MLCC行业竞争愈加激烈,国内企业发展强劲
变压器异常运行分析及处理方法
PSpice的A/D和高级分析
英特尔新一代安腾处理器开始发货
【世说芯品】Microchip发布升级版编程器和调试器开发工具
利用锅炉水来进行温差发电
共建、共享开源 EDA 共性技术框架 | 2023 开放原子全球开源峰会开源 EDA 分论坛即将启幕
Fab厂的在建和扩建步伐毫无疑问需进一步加快
华大九天EDA工具亮相 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
小米平板3超强配置:9.7寸视网膜屏+8G运存+8290毫安电池
北斗卫星授时系统与GPS授时系统相比优势有哪些?
物联网典型的四层架构分析
Qualcomm推出面向智能手表的Snapdragon Wear 3100平台
高压电容补偿柜的组成结构是怎样的
机器人如何“演进”好视力 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