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在自动驾驶和远程驾驶中的独特优势

本文来源:新华网
/导读/
在一个近似大型游戏设备的控制台前,工作人员坐在模拟驾驶舱中紧盯屏幕,手握方向盘,脚踩刹车。转向、加速、刹车……随着室内操作指令的下达,室外的无人驾驶车辆几乎同步执行相关动作。
“5g技术助力实现自动驾驶和远程驾驶。”近日,记者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实地体验5g自动驾驶和远程驾驶。在这个国内首个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检测基地,中国移动5g正展现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中的独特优势。
大带宽、低时延5g实现驾驶指令“急送即达”
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一辆造型时尚的小型东风sharing- van向记者缓缓驶来。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是一辆没有驾驶室的小汽车,乘客在车里体验远在武汉控制中心的操作员远程控制车辆前进、倒退、转弯等精细化驾驶演示。
“这款车今年8月已开始正式量产商用,自动驾驶级别可以达到l4级,完全可以脱离驾驶员,实现自动驾驶和远程驾驶。”该中心5g项目工程师表示,5g大带宽、低时延满足了远程驾驶对网络的需求。
据了解,5g网络在服务智能网联汽车时,类似于人类大脑的“神经元”,可将远程驾驶指令及时传递到行驶的汽车上。由于汽车自动驾驶应用高安全、高稳定及高体验的场景要求,5g网络高速率、低时延、广连接的特性为自动驾驶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思维”基础,不仅网络数据传输速度如“滔滔江水”,还可保证数据“滴水不漏”传递。
“经行业专家及远程驾驶试验测试确认,场区5g网络覆盖区域的下载峰值速率达640.97mbps,上传峰值速率达86.75mbps,可满足智能网联项目需求。”湖北移动襄阳分公司5g工程师王淞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5g能够有效地解决4g时代难以实现的“毫秒级低时延”问题,提升了车辆对环境的感知、决策、执行能力,给车联网、自动驾驶应用带来良好的基础条件。
“5g传输时延为0.005秒,而人对驾驶情况处理的反应时间为0.2~0.4秒,5g传递指令做到‘急送即达’,毫秒级时延保证快速反应,实现了‘解放双手’‘解放双眼’的目标。”王淞说。
据了解,目前,园区内有7个5g站点,随着后续项目建设完成,测试场将总共布局18个基站,专供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接入整个道路环境的雷达检测、道路周边物联网建设等。
厘米级定位、数据不出园5g专网为安全保驾护航
自动驾驶的安全一直备受关注,车辆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驾驶的安全程度。5g能够有效地解决4g时代难以实现的精确定位问题,提升了车辆对环境的感知、决策、执行能力。
“通过搭建北斗差分定位基站、5g通信基站、视频监控和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基于‘5g﹢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车辆能够自动规划驾驶路线,安全到达指定停车地点,实现无人驾驶。经专业检测,定位精度优于1.5厘米。”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智慧交通产品部技术总监任大凯告诉记者。
据了解,去年7月,该中心初步建成覆盖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的5g高精定位系统。“中国移动5g高精度定位技术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技术,能解决在哪里(初始位置)和要去哪里(目标位置)的问题。”该中心智能网联项目工程师周荣华赞叹道。
除了驾驶安全,数据安全也受到客户的广泛关注,5g专网的组网模式保障了数据实现闭环运行。在测试中心,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实施园区独立组网,指向客户指定服务器,做到客户数据不出园区,保证数据安全。
“我们提供5g专网服务,把边缘计算服务器下沉到离测试区域最近的机房,一方面保障响应时延低,减轻核心网的负荷,另一方面,实现数据不出园区。”王淞表示,服务器下沉后,控制面的信令会通过核心网,但是数据仍留在园区内,保证其与公网隔离,满足不同用户对于数据安全的需求。
排除干扰、降低风险 智能网联汽车实现多场景应用
近日,在湖北襄阳葛洲坝老河口水泥公司矿区内的智能网联专用车测试基地,一辆东风天龙kc自动驾驶工程车在半开放道路条件下进行实地场景测试。
“矿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景,内部大型机械、运输车辆较多,因驾驶员个人技能、精力不同且工作环境相对单一,容易疲劳操作。现在将工作交给5g智慧平台,可以大幅降低事故风险。”葛洲坝老河口水泥公司矿区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5g网络可将大型机械与后台的智慧指挥平台进行实时、可靠连接,实现平台对大型机械、运输车辆的管控。
“矿区内所有大型机械、运输车辆可同时接收卫星定位信息,通过5g网络实时播发位置修正信息,再实时反馈给平台,平台根据位置判断将操作指令通过5g网络发送给大型机械,实现运输车自动驾驶到指定位置,完成作业流程。”王淞介绍。
除了在矿区实现自动驾驶,5g还能助力实现红绿灯信息推送、行人防碰撞检测提醒等多场景下的应用。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难免遇到大型车辆遮挡视线的情况,这会导致驾驶员无法识别前方信号灯而不能及时做出反应。同时,对于自动驾驶车辆而言,靠摄像头识别信号灯也同样受到外界环境的限制,如今,信号灯状态推送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据介绍,通过路侧单元采集的信号灯状态信息发送给云平台,云平台接收到信息后按照路口和位置将信号灯信息存储,此时,车辆和云平台保持通信,云平台根据车辆的位置选择对应的信号灯信息,向车辆发送该信息。自动驾驶车辆即可不用识别路口物理信号灯而采取相应动作。
此外,面向具备智能网联功能的车辆,借助高精度定位技术、5g通信技术、车路协同技术等,可针对易发生事故、人员密集的路口为驾驶员提供行人碰撞提醒。
据专家介绍,在智能网联汽车公共道路的交叉路口,通过多源感知设备检测识别路口行人,并将实时数据反馈给平台,平台对行人移动速度与方向、车辆位置等数据进行分析、融合、研判,预测是否存在弱势群体碰撞隐患。随后,将隐患结果通过5g网络实时发送给接近路口的车辆,保证路口安全。据了解,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检测结果,将进一步提升事件检测的准确性与精准性。

原文标题:【行业资讯】5g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神经元”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深圳市汽车电子行业协会】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双能驱动,中关村芯创基金打造芯片产业提速通道
魅族Flyme6有升级的必要吗?给你眼前一亮的新功能
宁德时代签署EVOGO换电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经典电气工程CAD图纸分享
马自达推新,CX-3和MX-5要引入国内?
5G在自动驾驶和远程驾驶中的独特优势
德州仪器的高效集成电源介绍(适用于NXP处理器和Xilinx FPGA)
智慧城市系统开发打造全智能化智慧园区综合指挥管控集成平台
单片机中断响应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华为mate40pro参数配置详细评测 从拆解整机到分析器件
四会富仕拟投8000万用于5G通信电路板项目
OLED电视能否靠得住看了就知道
“互联网+废品进行回收”模式的优势是什么
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和制造技术
人工智能市场泡沫浮现,智能名片的商业红利还会持续多久?
断路器处理电压76V-Circuit Breaker Han
黄教主“真身”引爆黑科技,超强GPU、DPU、最快网卡芯片,打造未来“虚拟世界”
游戏食堂:一个让你爱上玩游戏的平台
思必驰携手华为云昇腾AI云服务推进行业智能化
无人值守自动气象站的功能特点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