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架构的服务器处理器,多年以来都是以“飘忽不定”的形式出现。为何这样说呢?
每当以高通为首的企业大力推一轮arm服务器,就会有很多人为arm站台,大讲其低功耗、破除intel垄断等等优势。然后呢?似乎就没有然后了。
隔一两年以后又是一轮,给人感觉向来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不过这个雨点也小的有些过分了吧!
arm服务器,把刀伸向intel的蛋糕
为何arm服务器会这么受关注?还不是因为钱!
我们先来看一组资料:按营收计算,英特尔的数据中心业务是该公司第二大业务,在2018年第三季度贡献了英特尔营收的32%,并且增长速度超过了该公司为pc和其它设备所用芯片的制造业务。
掐指算来硬件diy已经衰落十年有余,桌面台式机处理器的销量也早已节节败退,相比之下从奔腾pro开始,英特尔便已在企业级市场发力,经历多年积累,至强几乎成为了x86服务器的代名词。垄断+高利润让英特尔业绩保持了多年来的持续增长,也更加巩固了处理器一哥的地位,虽然竞争对手都混得比较惨吧……
开源的发展带来新契机
arm架构呢?拿高通为例,移动处理器界的扛把子,市值在2013年的时候超过了英特尔,长久以来都在窥视着通用计算这块大蛋糕。
然而,颇具戏剧性的是,就像阿里与腾讯一样,这两家巨无霸企业谁都难以“入侵”到对方的优势领域,英特尔做了手机芯片多年,最后不了了之;高通自2012年开始研发服务器arm芯片,多年来推广受挫,仅有少部分厂商有相关产品。
当前,大部分企业级用户都早已习惯了x86+开源的模式,在成本、易用性与兼容性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平衡,想要取代它就必须拿出更具吸引力的产品来。
除了要有物美价廉的芯片,然后是软件和工程支持,只有在性能、成本、生态上处于优势,客户才会放弃intel,转投arm。客观地看,arm有其明显的效能和技术、生态开放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应用生态落地的问题。
aws为arm服务器注入强心剂
好吧,让我们回到当前,看看arm在企业级领域的市场形势。当前,arm在云数据中心和超算领域有比较多的机会和应用实践。
近日,亚马逊刚刚发布了arm处理器,并在aws上线了相应的云计算实例。全球其他几大互联网公司都有将arm服务器规模部署到其庞大的数据中心之中。 另一方面,日本、欧洲和中国都将arm作为e级超算系统的计算架构选择进行路线推进,而且基于arm架构的日本post-k和中国天河三号e级原型机已经发布。
云市场、高性能计算方面对于arm来讲有一定的用武之地。
服务器厂商同样期待arm长久发展
那么,服务器、存储厂商对于arm又是持什么态度呢?坦白地讲,当前做arm服务器的厂商确实不多,笔者的采访也是颇费周转。还好,在今年的全联接大会上我们看到了华为在芯片方面的发力。
华为智能计算专家表示:华为早在2005年就为客户提供基于arm技术的无线基站产品,此后,华为交换机、终端和it产品都广泛应用arm技术。
结合华为的计算技术和服务器产品,华为联合各领域的合作伙伴共同构建arm生态体系,加速基础生态的建设和行业应用的落地,面向端、云和数据中心的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智能计算解决方案。
当前计算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市场和客户期待创新的计算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客户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 计算领域的摩尔定律已经终结,当前算力的增长已经无法匹配应用的需求。ai、大数据和云等新兴技术加速了智能计算时代的到来,同时也加剧了对于算力的需求。
华为arm架构的态度是:拥抱。
新华三集团工业标准服务器产品部总经理刘宏程则认为:arm对应今天的场景之一,其实刚好是在高性能计算里面,h3c研究表明它更适合应用到高性能计算中。此外,在其他产业也有新的场景适用于arm处理器,未来h3c会再去优化。
对于arm服务器,另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周先生表示:时至今日,生态依然是arm的硬伤,虽然有些改善,但距x86还是相差甚远。但互联网企业却是个“特例”,他们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并且很爱“折腾”,所以有能力且更愿意尝试arm。
相比之下商业用户更加看重稳定、可靠、兼容性,在时机尚未完全成熟之前,不会轻易尝试arm。
arm服务器落地云应用,发力生态建设
前段时间,由贵州省政府与美国高通公司联合出资成立的公司华芯通正式对外发布了昇龙4800的服务器芯片,并且已经有合作伙伴推出了相关服务器产品。
昇龙4800是兼容armv8架构的48核处理器芯片,其采用10nm制程工艺封装,在400平方毫米的硅片内集成了180亿个晶体管,每秒钟最多可以执行近5000亿条指令。
在我们最为关注的生态方面,arm服务器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当前已经可以支持大部分开源。美团云、创新科、技嘉等也都展示了arm服务器、存储的应用。
在与现场专家沟通的时候笔者发现,当前有不少云企业开始尝试arm服务器,但做的大都是测试调优工作,最常见的就是android平台应用调试。此外,基于arm平台的存储也有很多,低功耗、低发热和低成本是其最大的优势。
总的来看,在企业级领域arm若想打破intel垄断并非易事,但在应用逐渐多元化的当前,arm凭借自身优势依然有着很大机会。比如在互联网、高性能计算以及存储等方面。人工智能带来了更多的应用场景,也为arm企业级开启了一扇窗,能否抓住机遇还要看产品自身及生态链建设。总之,对整体市场的发展还是非常有益,只有竞争才能推动发展。
东南DX3怎么样?10万内SUV少有的四轮独立悬挂,20万级别的合资车常用的底盘,极具竞争力的售价,你不心动吗?
华为p10最新消息:华为P10命运多舛,再遇大问题!
水位检测报警电路设计
无人驾驶需要基础技术支持 BAT基本完成布局
油侵式变压器与(和)干式变压器外形的区别
ARM服务器落地 开源的发展带来新契机
iPhone或将在2020年有望回归小屏幕尺寸手机
米尔科技DS-5教程-ARM DS-5教程
新兴的AI芯片 为算法带来突破性进展
科技巨头人工智能的较量:智能语音谁更胜一筹?
CS5267设计资料及CS5267应用方案
数据挖掘工程师面试指南
Intel将FPGA可程式化解决
你在买车前需要考虑什么问题,确定自己的需求嘛?看完你都会懂的!
STM32CubeMX+使用教程
TPYBoard开发板带你轻松玩转MicroPython
降压 - 升压稳压器有利于汽车传导抗扰性
数字X光机的摄影床该如何安装和保养
今年的手机业“死去活来”何其多?
海外高管披露:小米电商和线下销售额“七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