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ell/On-Cell/OGS屏幕全面解析

关于屏幕概念的炒作,从之前的ips、 amoled、slcd的面板之争,到现在清一色标榜自己是ogs全贴合屏幕,如何如何轻薄、透光、图像“浮现”在屏幕上,苹果则貌似更为“高端”,传出了in-cell/on-cell的概念。煮机做这期关于ogs/in-cell/on-cell屏幕的科普,力求通俗易懂,望以最简单的方式让大家了解真相。
要彻底了解in-cell/on-cell/ogs等等屏幕,就得先知道屏幕的基本结构组成。
从上到下,屏幕的基本结构分为三层,保护玻璃(最上面橙黄色标注了cover glass的部分),触控层(图中一点点淡蓝色虚线,标注了x、y的部分),显示面板。
保护玻璃没什么好说的,康宁大猩猩玻璃就是。触控层的话,就是由ito触控薄膜和ito玻璃基板组成。显示面板可细分的程度高,这里只大致排列下:从上到下,分别是上玻璃基板(粉红色标注了color filiter的区域,即彩色滤光基板),液晶层(蓝条),下玻璃基板(粉红色标注了array的区域,即薄膜电晶体基板)。最后,还需要指出的是,保护玻璃/触控层与显示面板之间,一般贴合技术会形成一层空气(即图中标注了bonding的金黄色区域),如果采用全贴合技术去除这层空气,屏幕反光会大大减少,点亮屏幕时就显得更为通透,熄屏时更加黑沉,没有灰白的观感。
传统的g/g、gff屏幕,都是标准的保护玻璃+触控层+显示面板层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触控层。g/g屏幕的触控层是由1层ito玻璃基板+1层ito 触控薄膜组成,gff屏幕的触控层则有2层ito玻璃基板+2层ito触控薄膜(ito:x和ito:y)。显然,g/g屏幕更薄一些。
今天各厂家标榜的ogs屏幕、in cell/on cell屏幕,为何值得拿出来吹嘘,是因为它们都是保护玻璃层+显示面板层的结构,少了一层触控层,更加轻薄。那中间的触控层哪去了呢?这正好是区分in cell/on cell屏幕和ogs屏幕的关键。in cell/on cell屏幕是将触控层和显示面板整合在了一起,ogs屏幕是将保护玻璃层和触控层整合在了一起。为了争夺产业话语权,触控模块厂商力推ogs,而显示面板厂商如lg、三星、夏普等则力推in-cell/on-cell。
可能还有人追根究底,既然in cell屏幕和on cell屏幕都是将触摸层和显示面板整合在一起,那如何区分in cell和on cell?这跟ito薄膜嵌入显示面板的位置有关。所谓on cell,就是将ito触控薄膜放在了显示面板的上玻璃基板之上,三星几代galaxy旗舰就是这么做的;至于in-cell,则是将ito触控薄膜放在了显示面板的上玻璃基板之下,一般是与液晶层融合在一起,代表机型是苹果的iphone 5。
in-cell、on-cell、ogs因为不同的结构,屏幕的轻薄程度、显示效果、制造成本、良品率都有所不同。下面是一个基本总结:
1.屏幕的通透程度和视觉效果方面,ogs是最好的,in-cell和on-cell则次之。所以,吹嘘in- cell/on-cell如何如何通透,视觉效果如何好,可以歇歇了。无论是iphone5还是三星galaxy s4,单纯的屏幕通透度其实还不如一些采用了ogs屏幕的国产手机,比如魅族mx3。
2.轻薄程度,一般来说in-cell最轻最薄,这也是iphone使用了金属机身,还能做到极致轻薄的原因之一。ogs则次之,on-cell比前两者稍差。
3.屏幕强度(抗冲击、抗摔),on-cell最好,ogs次之,in-cell最差。需要指出的是,ogs则因为直接将康宁保护玻璃与触控层整合在一起,加工过程削弱了玻璃的强度,屏幕也很脆弱。至于in-cell屏幕为何强度差,笔者也不甚清楚其中的原因,这可能跟目前苹果自家的in-cell追求极致轻薄有关,lumia 920同样是in-cell屏幕,但有很好的辅助设计/措施来增强屏幕的抗冲击、抗摔能力。另,需要指出的是,因为in-cell将触控层与液晶层融合在一起,一旦触摸屏出了问题,需要连同显示面板一起更换。
4.触控方面,ogs的触控灵敏度比on-cell/in-cell屏幕都要好,但这有时候也不是什么好事。ogs 技术不过关,超高的灵敏度很容易发生“跳屏”的现象,细微的灰尘、汗液、水汽都能引发触控屏的“误操作”,比如mx3最早一批机器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对多点触控、手指、stylus触控笔的支持上,其实ogs也是好于in-cell/on-cell的。另外,还是因为in-cell屏幕直接将触控层和液晶层融合在一起,感测杂讯较大,需要有专门的触控芯片进行过滤和校正处理。ogs屏幕对于触控芯片的依赖则没那么高。
5.技术要求,in-cell/on-cell都比ogs要复杂,生产控制上,难度也更高。
6.良品率方面,之前in-cell屏幕的良品率较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iphone 5等产品的供货,但随着厂商不断投入,技术走向成熟,in-cell/on-cell屏幕的良品率与ogs已经处于同一水平,大规模出货不成问题。

基于AVR的LED数字大屏幕的设计与实现
华为mate10什么时候上市?华为mate10最新消息:霸气华为mate10曝3D镜头+全面屏、来了
Pixelworks为满足5G消费推出第五代移动设备显示处理器
累积式气体流量计的原理及设计
为什么PM交流电机需要变频器?
In-Cell/On-Cell/OGS屏幕全面解析
多角度讲解高精度 SAR ADC的抗混叠滤波考虑因素
中兴通讯2021年度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召开,围绕5G等探寻新的合作机会
广和通推出5G模组FG130及FM130系列
74ls160应用电路图大全(数字钟\TLC320AD75C\交通灯\LM324)
全志科技实现RISC-V的多点开花
ISA插槽,什么是ISA插槽,ISA插槽外形图
北方华创宣布公司副总经理辞职
电气化铁路常用的两种供电网络方式
华为Mate10真机上手:果然全面屏 小米“米娘”积极应对
S7-1500存储卡的使用方法
低电压(1.25V)可编程精密稳压器 ME432AXG 概述
VR桥梁远程巡检: 实现智能化桥梁监控
LoRa技术特点是什么,关于系统架构的分析
技术资讯 I 推导散热器的辐射热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