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华为的芯片等方面优势,华为的智能家居生态正日益完善

5g手机并非所有厂商拐点,格力要突围的不只是手机。
日前,格力5g手机获工信部入网许可,并曝光手机基本参数及外观,这意味着格力5g手机就要面世了。这让沉寂许久的格力手机再次引发热议,有关注者更有质疑者。
一直以来格力手机都没有什么特别的亮点,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里面,几乎没有泛起过任何水花,格力手机因为销量不佳,因而大多只能内部消化。那么,手机行业竞争这么激烈,为何格力仍然矢志不渝造手机呢?
这跟格力电器如今的处境息息相关。一方面格力电器传统的空调业务增长见顶了,另一方面华为、小米的智能家居正在蚕食传统家电的市场份额。后者带来的威胁更加明显,因为后者代表了未来趋势。因此,对格力而言,智能家居非做不可。
据了解,目前格力已经研发了多款智能家居产品,比如格力的语音音箱等。但相比小米、华为有自己的智能手机作为智能交互入口,格力的手机却是个短板,很难与华为、小米相抗,这也是董明珠为何矢志不渝,一定要打造自己的智能手机的理由。
不过,智能手机领域大局已定。格力要想有所作为,恐怕并不容易。
格力电器的“手机”梦
格力5g版本的手机刚一传开,就引起了网络上广泛讨论,唱衰之声不绝于耳,而这都源于格力之前在造手机上的失败。
2015年,格力第一代手机问世,在处理器、摄像、版本均不如其他手机厂商的情况下,定价1600元,消费者并不买单。尽管董明珠口放豪言声言:“分分钟秒掉小米。”,但惨淡的销量说明了一切。
格力并没有停下做手机的步伐,2016年格力二代手机发布(后更名为格力色界),董明珠举行了盛大发布会,并亲自担任代言人,但这款搭载骁龙821芯片、售价3599的手机,仍然没有占到优势。原因是同时期“友商”的手机芯片,已经是是骁龙855芯片,同时价格比它低上近千块钱。
这款格力手机生产了30万台,实际销售不到1万台,这里面绝大部分还是被用来给供应商抵款和内部员工购买。也就是说,格力的这款手机即便是售出去的1万台,也多半是“自产自销”。
2019年,格力三代手机问世,依旧搭载骁龙821芯片、售价却仍然高达3600元,销量只有数万台,据爆料绝大多数仍是内部消化,在消费市场依旧没有泛起太大水花。连续三代格力手机均没有什么大的突破,但格力并没有因此放弃造手机的梦想。
随着5g商用加速,绝大部分手机厂商纷纷推出5g手机,连一些小众手机厂商比如中兴、魅族,也开始推出自己的新款5g手机等,在智能手机领域屡战屡败的格力,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5g手机并非所有厂商拐点
随着5g商用的到来,很多厂商都在期待着“5g换机潮”的到来,并寄希望于借助这次“换机”赢得一些市场,格力也不例外。
但从目前国内手机的竞争态势来看,格力想要通过5g手机实现弯道超车,实在有些困难,这主要跟国内手机行业已经白热化的竞争格局分不开。
2015年格力入局手机的时候,国内手机厂商的白热化竞争已经初显端倪。彼时,小米凭借着性价比正在市场上策马狂奔;而华为、ov等厂商也在蓄势待发,逐渐显露出强劲的爆发力;另一些手机厂商如金立、联想、中兴、htc等逐渐被边缘化,开始落伍。经过5年发展,今天国内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大局已定。
据idc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中国手机出货量前五大厂商的数据显示,华为系手机销量达到了2840万台,占据42.6%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的vivo、oppo手机分别占据18.1%、17.8%的市场份额,小米占据10.6%的市场份额,其余10.9%的市场份额由其他厂商瓜分,这个“其他”里面苹果又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市场的集中度明显又一次上升。
这对在消费市场毫无影响力的格力而言,显然是不友好的。5g换机潮虽被视为手机行业最新的增长机会,但并非每一个玩家都能获利。
由京东手机和手机之家发起的国内首个5g应用环境大规模用户调查显示,90%以上的用户已经入手的手机多为国产5g手机,其中选择华米ov的占到了82.28%,剩余份额中绝大部分用户,则选择观望苹果的5g新机。
而实际参与5g新机发售的还有中兴、魅族、三星等传统手机品牌,但最新的618手机销量榜前十里面,鲜有这些品牌手机的身影。这些有多年积累的品牌机尚且如此,格力手机的处境可以想象。那么,手机如此难做,格力为何仍然孤注一掷?
格力手机依然孤注一掷
格力孤注一掷造手机,真的是想要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分一杯羹吗?从格力手机的一路更迭来看,似乎并不是。
一代格力手机采用格力的品牌推出,但销量惨淡。也许正是因为一代格力手机销量太过惨淡,格力电器怕格力手机有损格力品牌的声誉,此后格力的品牌机一直在淡化格力母品牌的影响。
格力二代手机被定名为格力色界,到了最新一代格力手机其logo已经换成了大松电器的logo,而这个大松电器正是格力电器旗下智能家居物联网平台。
由此可见,经过三代更迭,格力手机的品牌已经从格力母品牌变成格力色界子品牌,从单纯的智能手机变成了格力智能家居平台的一个交互入口。可见格力做手机的真正目的,主要是为其智能家居生态铺路。
格力做智能家居原在情理之中,实际上,格力电器近年来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期。作为格力主营业务的格力空调,已经做到了行业第一,增长日益缓慢,盈利能力也在持续下降。
年报显示,2019年格力电器实现营收2005.08亿元,同比仅增长0.24%;归母净利润246.97亿元,同比下降5.75%,这份财报明白无误地说明了格力电器的处境。
为了应对增长困境,董明珠一边转战线上,谋求新的增长点;一边全力投入格力智能家居业务的研发,力图能够在新业务领域,开拓新场地。不过,从操作层面上来看,显然前者更容易做到,见效也比较快,后者却并非如此。
格力的线上直播、线上网店渐有起色,但格力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布局,却远没有那样顺利。去年12月28日,格力电器在“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的峰会上,提出格力自己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其中格力手机作为五大智能入口之一,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此次格力新款手机logo 变化,也可以看出格力手机定位的改变。
不过,作为智能家居入口的格力手机,很难与华为、小米等厂商对垒,这对于极力推进智能家居战略的格力而言,自然是不利的。因此,继续加码手机势在必行。
格力要突围的不只是手机
目前在智能家居领域,小米、华为等互联网科技公司已经领先一步了,而传统的老对手海尔、tcl、海信、美的等公司也在步步紧逼,格力夹在其中,处境可想而知。
据了解,小米凭借庞大的生态链,打造智能家居生态,目前已经初具规模。目前小米aiot平台已经连接了超过2.35亿台智能设备,小米计划未来还将在物联网上投入500亿元。由于起步较早,小米在国内的物联网市场,已经具备领先优势。
华为则凭借“入口+连接+生态”的智能家居战略,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目前华为的物联网连接设备总出货量超过2.2亿,基于华为的hilink平台、芯片等方面优势,华为的智能家居生态正日益完善。
此外,海尔智家、美的等老对手,在智能家居领域也在深入布局。这对于当前的格力而言,要想在智能家居领域有所作为,格力要突破的显然不只是手机,而是要在整个智能家居生态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格力的智能家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功率MOSFET的等效电路
苹果的大股东巴菲特对iPhone X并不感兴趣
不间断电源(UPS)的主要组件
智能汽车逐步成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的新一代汽车
高通与多家行业领先汽车供应商部署5G车载网联发展
基于华为的芯片等方面优势,华为的智能家居生态正日益完善
Eternus CS800和CS8000数据保护设备用于备份归档和第二层存储
台积电和三星电子筹划或考虑在美国建厂
苹果正在堕落?乔布斯在 23 年前就有所预言
预计到2035年5G全球经济产出将达到12.3万亿美元,而中国是全球5G最大市场
折叠手机的柔性OLED面板到底谁领先,柔宇与小米之争暴露国产手机的软肋
2023服务器产业链及市场竞争格局
全球晶圆厂利用率,将降至67%
苹果iPhone 6与iPhone 6s又出事了, 苹果或全球召回
爱立信在中国“新发展阶段”提速
低损耗柔软射频同轴电缆的参数
让AI学会画手的方法来了,给输入加个buff就能控制生成细节
5G铺设及数据中心建设的加速将同步带动对电信、数通光模块的需求
频率合成器是影响系统指标的原因吗?
基于GPRS及Web服务器技术实现接触网补偿装置远程监控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