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窄脉冲现象?

**
什么是窄脉冲现象**
igbt作为一种功率开关,从门级信号到器件开关过程需要一定反应时间,就像生活中开关门太快容易挤压手一样,过短的开通脉冲可能会引起过高的电压尖峰或者高频震荡问题。这种现象随着igbt被高频pwm调制信号驱动时,时常会无奈发生,占空比越小越容易输出窄脉冲,且igbt反并联续流二极管fwd在硬开关续流时反向恢复特性也会变快。以1700v/1000a igbt4 e4来看,规格书中在结温tvj.op=150℃时,开关时间tdon=0.6us,tr=0.12us和tdoff=1.3us, tf=0.59us,窄脉冲宽度不能小于规格书开关时间之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负载特性的不同像光伏和储能绝大数都时功率因数为+/-1,其窄脉冲会在靠近电流零点附近出现,像无功发生器svg,有源滤波apf功率因数为0,其窄脉冲会出现在最大负载电流附近,实际应用中电流过零点附近更容易出现输出波形上的高频振荡,emi问题随之而来。
窄脉冲现象的原因
从半导体基本原理上看,窄脉冲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igbt 或fwd刚开始开通时,不会立即充满载流子,当在载流子扩散时关断igbt或二极管芯片,与载流子完全充满后关断相比,di/dt可能会增加。相应地在换流杂散电感下会产生更高的igbt关断过电压,也可能会引起二极管反向恢复电流突变,进而引起snap-off现象。但该现象与igbt和fwd芯片技术、器件电压和电流都紧密相关。
先要从经典的双脉冲示意图出发,下图为igbt门极驱动电压、电流和电压的开关逻辑,从igbt的驱动逻辑看,可以分为窄脉冲关断时间toff,实际是对应二极管fwd的正向导通时间ton,其对反向恢复峰值电流、恢复速度都有很大影响,如图中a点,反向恢复最大峰值功率不能超过fwd soa的限制;和窄脉冲开通时间ton,这个对igbt关断过程影响比较大,如图中b点,主要是igbt关断电压尖峰和电流拖尾振荡。
图1.驱动双脉冲
但太窄脉冲器件开通关断会引起什么问题呢?实际应用中那最小脉冲宽度限制是多少比较合理呢?这些问题用理论和公式很难推导出万能公式来直接计算,理论分析和研究也比较少。从实际测试波形和结果来看图说话,分析和总结应用的特点和共性,更有利于帮助大家认识这种现象,进而优化设计避免问题出现。
igbt窄脉冲开通
igbt做为主动开关,用实际案例来看图说话这个现象更有说服力,来点有料干货。
以大功率模块igbt4 primepack™ ff1000r17ie4为测试对象,在vce=800v,ic=500a,rg=1.7ω vge=+/-15v,ta=25℃条件下ton变化时器件关断特性,红色为集电极ic,蓝色为igbt两端电压vce,绿色为驱动电压vge。脉冲ton从2us减小到1.3us看这个电压尖峰vcep的变化,下图直观的给出测试波形渐进看变化过程,尤其圈中所示。
可左右滑动进行查看
当ton<=1.3us时,igbt此时已经处于线性区,没有完全导通,此时开关损耗会很大,关断电流ic出现突变引起大di/dt,igbt关断会出现高频振荡。
改变电流ic,在vce维度看看ton引起的特性变化。左右图为分别在相同vce=800v、1000v条件下,不同电流ic时电压尖峰vce_peak。从各自测试结果看,ton在小电流时,对电压尖峰vce_peak的影响比较小;当关断电流增加话,窄脉冲关断时容易出现电流突变,随之引起高电压尖峰。以左右图为坐标对比,ton在当vce和电流ic越高时对关断过程影响越大,更容易出现电流突变现象。从测试看这个例子ff1000r17ie4,最小脉冲ton最为合理时间不要小于3us。
可左右滑动进行查看
大电流模块和小电流模块在这个问题上表现有差异吗?以ff450r12me3中等功率模块为例,下图为不同测试电流ic在ton变化时候的电压过冲。
类似结果,小电流条件低于1/10ic下ton对关断电压过冲影响可以忽略。当电流增加到额定电流450a,甚至2ic电流900a,电压过冲随ton宽度变化就非常明显。为了测试极端条件下工况的特性表现,3倍额定电流为1350a,电压尖峰已经超过阻断电压,被芯片嵌在一定电压水平,与ton宽度无关。
下图是在vce=700v,ic=900a时ton=1us和20us的对比测试波形。从实际测试看,该模块脉冲宽度在ton=1us已经开始振荡,电压尖峰vcep比ton=20us要高出80v。因此,建议不要最小脉冲时间不要小于1us。
可左右滑动进行查看
fwd窄脉冲开通
fwd窄脉冲开通
在半桥电路中,igbt关断脉冲toff对应的就是fwd开通时间ton,下图可以看出当fwd开通时间小于2us时候,在额定电流450a时,fwd反向电流峰值会增大。当toff大于2us时,fwd反向恢复峰值电流基本不变。
用igbt5 primepack™3+ff1800r17ip5来观察大功率二极管特性,尤其小电流条件下随ton变化,下面一排展示在vr=900v,1200v条件下,在小电流if=20a条件下两个波形的直接对比,很明显在ton=3us时候,示波器已经hold不住这个高频振荡的幅值。这也引证在大功率器件应用中负载电流过零点的高频振荡和fwd短时反向恢复过程有紧密关系。
可左右滑动进行查看
直观波形看完后,用实际数据来进一步量化对比这个过程,二极管的dv/dt和di/dt随toff变化,越小fwd导通时间,其反向特性会变快。当fwd两端的vr越高时,随着二极管导通脉冲变窄,其二极管反向恢复速度会加快,具体看数据在ton=3us条件下:
vr=1200v时:
dv/dt=44.3kv/us;di/dt=14ka/us;
vr=900v时:
dv/dt=32.1kv/us;di/dt=12.9ka/us。
鉴于ton=3us时候,波形高频振荡更加剧烈, 并超出了二极管安全工作区,从二极管fwd角度看导通时间不要小于3us。
在高压3.3kv igbt以上规格书中已经对fwd正向导通时间ton进行了明确定义和需求,以2400a/3.3kv he3为例如下,其已经明确给出最小二极管导通时间10us作为限制,这主要是大功率应用中系统回路杂散电感比较大,开关时间比较长,在器件开通过程中瞬时容易超过二极管最大允许功耗prqm。
从模块实际测试波形和结果看,看图说话有一些基本总结:
1
脉冲宽度ton对igbt关断小电流(大约1/10*ic)时影响较小,实际可以忽略。
2
igbt关断大电流时候对脉冲宽度ton有一定依赖性,ton越小电压尖峰v越高,且关断电流拖尾会突变,发生高频振荡。
3
fwd特性随导通时间变短其反向恢复过程会加速,越短fwd导通时间会引起很大dv/dt和di/dt,尤其小电流条件下。另外,高压igbt都给出明确最小二极管导通时间tonmin=10us。
在低压igbt应用中比较难对最小允许开通窄脉冲去定义和计算,推荐精确地测量来调整去评估igbt和fwd。文中的实际测试波形已经给出了一些参考最小时间,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未来趋势:将AI和ML融入自动化闭环控制
i7-9700K现身跑分库
LIN总线技术的特点及实现从节点的应用设计
FF造车 计划雄伟但现实残酷
基于MVME2700单板机实现DSP系统实时通信控制的方案研究
什么是窄脉冲现象?
小米汽车发布会上,小米su7智能座舱有何亮点
不安全世界中的边缘安全
光纤弯曲的机理和解决方案
三大运营商多省布局5G预商用,助力5G各个垂直行业应用创新升级
智慧公安大数据分析系统开发重点人员管控系统开发
中国离真正智慧医疗还有很长距离
标的发行代币暴跌96% 区块链行业最近是怎么了?
宁德时代风光无限,居安思危开拓国际市场
华为新款Nova即将首发天玑700芯片
LG首次在美国推出了透明彩色LED薄膜显示器
小电流步进电机驱动芯片TB67S539FTG
一场面向2025年后的下一代动力电池卡位战已经悄然开启
如何助力智能家居发展
Wi-Fi联盟宣布正式启动Wi-Fi 6认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