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ium designer 23.10.1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7日
altium designer 23.10.1 离线包
15天免费试用 altium designer
原理图输入改进
改进了使用图像上的对象,从原理图生成pdf的功能
在对从源原理图文档生成pdf功能进行强化后,现在可以在将其放置在图形图像上时,清晰显示文本和其他绘图对象。
此项功能目前处于open beta阶段,且仅当在advanced settings对话框中启用schematic.exportpdf.usebitmaptransparency选项后方可使用。
pcb设计改进
pcb codesign
此版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协同设计方法,以确保多位设计人员能够以更加简化的方式在pcb上同时开展工作,从而显著减少不一致之处和潜在返工情况。pcb编辑器新添加的pcb codesign功能提供了一种类似于git的方法,以确保可通过连接的workspace实现版本控制。
所有用户均可访问同一个workspace项目,并将其更改提交至单个主分支。您可以通过altium designer的commenting和tasks功能,与其他设计人员共同决定各自负责处理的电路板(或层、网络或元件)区域。当一位设计人员进行提交时,所有其他协同人员均将收到通知,并且能够在将自身更改重新保存到workspace之前,使用此类已提交更改对其本地副本进行更新。
您可以通过全新的compare and merge面板,随时了解反映本地内容与上次提交内容之间差异的设计更改。您可以通过颜色编码,快速查看已添加、修改和删除的对象。您还可以直接在pcb设计区内显示更改情况,从而获得更加直观的反馈。如果检测到电路板上的元件、网络和多边形铺铜(由您自己和其他设计人员接触)等对象之间存在任何冲突,则您可以选择保留本地更改,或者接受最新提交的远程更改(或者对于多边形铺铜,将对象合并),然后通过合并妥善解决设计重叠问题。
使用此项功能时,您必须与workspace连接。但是请注意,altium designer standard subscription不支持此项功能。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pcb codesign页面。
此项功能目前处于open beta阶段,且仅当在advanced settings对话框中启用pcb.collaborativeediting选项后方可使用。
任意角度回溯
您现在可以对任意角度单端导线进行回溯。当您在gloss and retrace面板中将hugging style选项设置为rounded时,可以访问retrace parameters区域,以针对待回溯导线选定基于规则的宽度模式,并启用保留布线路径功能。请注意,如果增加走线宽度会导致间距违规,则此模式不会增加走线宽度。
在gloss and retrace面板中将hugging style设置为rounded,以对任意角度单端导线的回溯进行配置。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glossing & retracing of existing routes页面。
此项功能目前处于open beta阶段,且仅当在advanced settings对话框中启用pcb.routing.anyangleretrace选项后方可使用。
线束设计改进
添加了线束对象标注功能
您可以现在使用标注功能,将所需位号标识符应用于wiring diagram和layout drawing上的支持对象。支持对象包括:
wiring diagram: wire, splice (tap), no connect, cable
layout drawing: connection point, layout label, harness bundle
可以使用tools » annotation菜单中的以下命令,对wiring diagram和layout drawing进行标注:
annotate schematics ( 对原理图进行标注)
reset schematic designators ( 将原理图位号标识符重置)
reset duplicate schematic designators ( 将重复的原理图位号标识符重置)
annotate schematics quietly ( 对原理图进行安静标注)
force annotate all schematics ( 对所有原理图进行强制标注)
以下视频所示为(使用annotate schematics命令)对wiring diagram和(使用annotate schematics quietly命令)对layout drawing进行标注的示例。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defining the harness wiring diagram和creating the harness layout drawing页面。
添加了元件引用子菜单
在wiring diagram和layout drawing上线束元件的右键单击菜单中,添加了references子菜单。如果已与properties面板parameters区域中的线束元件建立链接,则该选项将会出现在右键单击菜单上。单击子菜单入口,以打开其目标链接。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defining the harness wiring diagram和creating the harness layout drawing页面。
添加了对象属性命令
在wiring diagram和layout drawing上对象的右键单击上下文菜单中,添加了properties命令,以确保可快速访问properties面板中的属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defining the harness wiring diagram和creating the harness layout drawing页面。
数据管理改进
具备了元件模板继承功能
您可以通过此项功能,在子类型未链接元件模板的情况下使用根元件类型的元件模板。构建元件类型的层次结构时,元件子类型现在将继承分配给根/上级元件类型的元件模板。
在以下所示示例中,由于amplifiers元件类型尚未分配模板,因此在创建amplifiers元件类型的新元件时,将使用与上级元件类型(integrated circuits)建立链接的元件模板。
此项功能目前处于open beta阶段,且仅当在advanced settings对话框中启用ui.componenttemplateinheritance选项后方可使用。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component templates in a workspace页面。
针对components面板的‘where used’区域进行了重新设计
针对components面板的where used区域进行了重新设计。该区域现在将包含与作为连接的workspace库一部分存储的reuse blocks相关的‘where used’信息。
请注意,仅当workspace中存在使用所选元件的实体时,才会显示选项卡。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searching for & placing components页面。
具备了元件历史复制功能
现在可以从detailed item view的timeline,复制元件历史数据。使用ctrl+c命令,从timeline复制所选数据,然后使用ctrl+v命令,将数据粘贴到所需位置(例如,粘贴到电子表格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accessing the detailed item view页面。
电路仿真改进
添加了table和pwl函数
当在add output expression或edit waveforms对话框中进行配置时,现在可以在输出波形的表达式中使用table和pwl函数。可在上述对话框的miscellaneous类别中,访问这两项功能。
table(x,a,b,c,d,...)和pwl(x,a,b,c,d,...)将基于作为一组点对给出的查找表插入x值。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configuring & running a simulation页面。
altium designer 23.10中完全公开的功能
以下功能已从open beta版中删除,并已在此版本中转换为public:
焊盘的自定义热风焊盘 - 自23.5版开始提供
丢失文件管理 - 自23.0版开始提供
新版开放级联技术 - 自22.8版开始提供
更多版本发布说明
FLIR Axxx系列红外热像仪-产品研发过程的“金牌辅助”
TP-Link两款Wi-Fi 6路由器上架预售 起售价289元
波长微分干涉(DIC)显微镜的应用
用户折叠屏手机严重“漏液”,但这一次网友错怪华为了
stm8s gpio端口配置
Altium Designer 23.10.1版本新功能说明
Openwrt开发指南 第2章 OpenWrt开发环境搭建
网络监控摄像机朝高清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linux系统查看物理地址
全新南卡Runner3仅售499!16G内存8级防水,体验从未如此接近旗舰
realme X评测升降全面屏搭载骁龙710平台游戏性能进行了深度优化
iPhoneX最新消息:11月3日开卖,售价8388元起,iPhoneX会是苹果手机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吗?
国产手机颜值党的代表!荣耀8青春版真机图片
差分运算放大电路里面的电容什么意义
把好入户安全第一关 斑点猫超级猫眼S200评测
MySight360远足VR相机可轻松携带别衣服上
【世说芯品】音频、以太网、显示、电池......ADI是这样助力实现“第三生活空间”的!
在MATLAB中如何保存和加载消息
发展半导体芯片产业是中国科技真正崛起的必经之路
Pico G2 4K头显、深度传感模组PicoZense齐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