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隔离式开关电源的PCB布局设计有什么技巧

开关电源的一个常见问题是“不稳定”的开关波形。有些时候,波形抖动处于声波段,磁性元件会产生出音频噪声。如果问题出在印刷电路板的布局上,要找出原因可能会很困难。因此,开关电源设计初期的正确pcb布局就非常关键。电源设计者要很好地理解技术细节,以及最终产品的功能需求。
一个好的布局设计可优化电源效率,减缓热应力;更重要的是,它最大限度地减小了噪声,以及走线与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实现这些目标,设计者必须了解开关电源内部的电流传导路径以及信号流。要实现非隔离开关电源的正确布局设计,务必牢记以下这些设计要素。
布局规划?
对一块大电路板上的嵌入dc/dc电源,要获得最佳的电压调节、负载瞬态响应和系统效率,就要使电源输出靠近负载器件,尽量减少pcb走线上的互连阻抗和传导压降。确保有良好的空气流,限制热应力;如果能采用强制气冷措施,则要将电源靠近风扇位置。另外,大型无源元件(如电感和电解电容)均不得阻挡气流通过低矮的表面封装半导体元件,如功率mosfet或pwm控制器。为防止开关噪声干扰到系统中的模拟信号,应尽可能避免在电源下方布放敏感信号线;否则,就需要在电源层和小信号层之间放置一个内部接地层,用做屏蔽。
关键是要在系统早期设计和规划阶段,就筹划好电源的位置,以及对电路板空间的需求。有时设计者会无视这种忠告,而把关注点放在大型系统板上那些更“重要”或“让人兴奋”的电路。电源管理被看作事后工作,随便把电源放在电路板上的多余空间上,这种做法对高效率而可靠的电源设计十分不利。
对于多层板,很好的方法是在大电流的功率元件层与敏感的小信号走线层之间布放直流地或直流输入/输出电压层。地层或直流电压层提供了屏蔽小信号走线的交流地,使其免受高噪声功率走线和功率元件的干扰。作为一般规则,多层pcb板的接地层或直流电压层均不应被分隔开。如果这种分隔不可避免,就要尽量减少这些层上走线的数量和长度,并且走线的布放要与大电流保持相同的方向,使影响最小化。
说明:
这些结构将小信号层夹在大电流功率层和地层之间,因此增加了大电流/电压功率层与模拟小信号层之间耦合的电容噪声。
(b)和(d)则分别是六层和四层pcb设计的良好结构,有助于最大限度减少层间耦合噪声,地层用于屏蔽小信号层。
一定要挨着外侧功率级层放一个接地层,外部大电流的功率层要使用厚铜箔,尽量减少pcb传导损耗和热阻。
功率级的布局?
开关电源电路可以分为功率级电路和小信号控制电路两部分。功率级电路包含用于传输大电流的元件,一般情况下,要首先布放这些元件,然后在布局的一些特定点上布放小信号控制电路。大电流走线应短而宽,尽量减少pcb的电感、电阻和压降。对于那些有高di/dt脉冲电流的走线,这方面尤其重要。
1.同步降压转换器电流路径
一个同步降压转换器中的连续电流路径和脉冲电流路径,实线表示连续电流路径,虚线代表脉冲(开关)电流路径。脉冲电流路径包括连接到下列元件上的走线:输入去耦陶瓷电容chf,上部控制fetqt以及下部同步fetqb,还有选接的并联肖特基二极管。
2.寄生电感
由于存在寄生电感,因此脉冲电流路径不仅会辐射磁场,而且会在pcb走线和mosfet上产生大的电压振铃和尖刺。为尽量减小pcb电感,脉冲电流回路(所谓热回路)布放时要有最小的圆周,其走线要短而宽。高频去耦电容chf应为0.1μf~10μf,x5r或x7r电介质的陶瓷电容,它有极低的esl(有效串联电感)和esr(等效串联电阻)。较大的电容电介质(如y5v)可能使电容值在不同电压和温度下有大的下降,因此不是chf的最佳材料。
(b)为降压转换器中的关键脉冲电流回路提供了一个布局例子。为了限制电阻压降和过孔数量,功率元件都布放在电路板的同一面,功率走线也都布在同一层上。当需要将某根电源线走到其它层时,要选择在连续电流路径中的一根走线。当用过孔连接大电流回路中的pcb层时,要使用多个过孔,尽量减小阻抗。
3.升压转换器电流回路
上图显示的是升压转换器中的连续电流回路与脉冲电流回路。此时,应在靠近mosfet qb与升压二极管d的输出端放置高频陶瓷电容chf。
4.升压转换器布局例子
这是升压转换器中脉冲电流回路的一个布局例子。此时关键在于尽量减小由开关管qb、整流二极管d和高频输出电容chf形成的回路。其中:(图a)显示的是升压转换器中的热回路与寄生pcb电感;(图b)是为减少热回路面积而建议采用的布局。
5.同步降压实例
上图提供了一个同步降压电路的例子,强调了去耦电容的重要性。(图a)是一个双相12vin、2.5vout/30a(最大值)的同步降压电源,使用了ltc3729双相单vout控制器ic,在无负载时,开关结点sw1和sw2的波形以及输出电感电流都是稳定的(图b)。但如果负载电流超过13a,sw1结点的波形就开始丢失周期。负载电流更高时,问题会更恶化(图c)。
在各个通道的输入端增加两只1μf的高频陶瓷电容,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电容隔离开了每个通道的热回路面积,并使之最小化。即使在高达30a的最大负载电流下,开关波形仍很稳定。
高dv/dt开关区?
上述的电流回路图中,在vin(或vout)与地之间的sw电压摆幅有高的dv/dt速率。这个结点上有丰富的高频噪声分量,是一个强大的emi噪声源。为了尽量减小开关结点与其它噪声敏感走线之间的耦合电容,可能会让sw铜箔面积尽可能小。但是,为了传导大的电感电流,并且为功率mosfet管提供散热区,sw结点的pcb区域又不能够太小。一般建议在开关结点下布放一个接地铜箔区,提供额外的屏蔽。
如果设计中没有用于表面安装功率mosfet与电感的散热器,则铜箔区必须有足够的散热面积。对于直流电压结点(如输入/输出电压与电源地),合理的方法是让铜箔区尽可能大。多过孔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热应力。要确定高dv/dt开关结点的合适铜箔区面积,就要在尽量减小dv/dt相关噪声与提供良好的mosfet散热能力两者间做一个设计平衡。
功率焊盘形式?
对于去耦电容,正负极过孔应尽量互相靠近,以减少pcb的esl。这对低esl电容尤其有效。小容值低esr的电容通常较贵,不正确的焊盘形式及不良走线都会降低它们的性能,从而增加整体成本。通常情况下,合理的焊盘形式能降低pcb噪声,减小热阻,并最大限度降低走线阻抗以及大电流元件的压降。
大电流功率元件布局时有一个常见的误区,那就是不正确地采用了热风焊盘。非必要情况下使用热风焊盘,会增加功率元件之间的互连阻抗,从而造成较大的功率损耗,降低小esr电容的去耦效果。如果在布局时用过孔来传导大电流,要确保它们有充足的数量,以减少阻抗。此外,不要对这些过孔使用热风焊盘。
注:注意功率元件的焊盘形式,如低esr电容、mosfet、二极管和电感。
控制电路布局?
使控制电路远离高噪声的开关铜箔区。对降压转换器,好的办法是将控制电路置于靠近vout+端,而对升压转换器,控制电路则要靠近vin+端,让功率走线承载连续电流。如果空间允许,控制ic与功率mosfet及电感(它们都是高噪声高热量元件)之间要有小的距离(0.5英寸~1英寸)。如果空间紧张,被迫将控制器置于靠近功率mosfet与电感的位置,则要特别注意用地层或接地走线,将控制电路与功率元件隔离开来。
控制电路应有一个不同于功率级地的独立信号(模拟)地。如果控制器ic上有独立的sgnd(信号地)和pgnd(功率地)引脚,则应分别布线。对于集成了mosfet驱动器的控制ic,小信号部分的ic引脚应使用sgnd。信号地与功率地之间只需要一个连接点。合理方法是使信号地返回到功率地层的一个干净点。只在控制器ic下连接两种接地走线,就可以实现两种地。
注:控制ic的去耦电容应靠近各自的引脚。为尽量减少连接阻抗,好的方法是将去耦电容直接接到引脚上,而不通过过孔。
走线宽度的选择?
对具体的控制器引脚,电流水平和噪声敏感度都是唯一的,因此,必须为不同信号选择特定的走线宽度。通常情况下,小信号网络可以窄些,采用10mil~15mil宽度的走线;大电流网络(栅极驱动、vcc以及pgnd)则应采用短而宽的走线。这些网络的走线建议至少为20mil宽。

海为C32S2R与S04AO模块PLC使用心得总结
三款大功率射频(PA)功率放大器评测
linux更改ip步骤命令
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青莲云TinyScan高效检测工业互联网安全漏洞
警用智能头盔是如何用AI来完成的
非隔离式开关电源的PCB布局设计有什么技巧
直流12V转交流100V逆变器电源电路设计
电机温度过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VR给医疗行业带来了革新,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HLD光源横空出世 2018激光电视再遭劫难
索尼2016年后发布的手机均可解锁120Hz屏幕刷新率
六款主流视频会议软件对比分析
回顾:无人驾驶技术在2016年的七大事件
数字集成电路的四大性能检测技巧
燃料电池种类有哪些?
BigchainDB区块链技术和分布式数据库的主要优点分析
IDC预计2020年5G手机出货量将占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的8.9%达到1.235亿部
常用的网络服务搭建和使用
TensorFlow宣布开源TXF的一个重要组件:“数据验证”
中科院与电科大微电子学院正式签署“联合培养教育基地”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