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及类型

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及类型
电容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如尺寸、压力等)的变化转换成电容量变化的一种传感器。
9.4.1 工作原理及类型 由物理学可知,在忽略边缘效应的情况下,平板电容器的电容量为
(f)
式中
—真空的介电常数, =8.854×10-12f/m;
ε—极板间介质的相对介电系数,在空气中,ε=1;
s—极板的遮盖面积(m2);
δ—两平行极板间的距离(m)。
上式表明,当被测量δ、s或ε发生变化时,会引起电容的变化。如果保持其中的两个参数不变,而仅改变另一个参数,就可把该参数的变化变换为单一电容量的变化,再通过配套的测量电路,将电容的变化转换为电信号输出。根据电容器参数变化的特性,电容式传感器可分为极距变化型、面积变化型和介质变化型三种,其中极距变化型和面积变化型应用较广。
1. 极距变化型电容式传感器
极距变化型电容式传感器
传感器的灵敏度为
结论
从 可看出,灵敏度k与极距平方成反比,极距愈小,灵敏度
愈高。一般通过减小初始极距来提高灵敏度。由于电容量c与极距δ呈非线性关系,故这将引起非线性误差。为了减小这一误差,通常规定测量范围 。一般取极距变化范围为。此时,传感器的灵敏度近似为常数。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增大线性工作范围和克服外界条件(如电源电压、环境温度等)的变化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常常采用差动型电容式传感器。

变压器的直流电阻是指什么?直流电阻的测量方法有哪些?
SpaceX今年五月份实行商业人员载人飞行计划
联发科技领先推出支持WAPI协议标准WLAN芯片
帮助人们更好更快地解决一些困难的传感器假指
大电容和小电容有什么区别
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及类型
元素分析仪的介绍
工业互联网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抓手,推动工业互联网是长期的工作
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_稍有不慎就酿成无人驾驶的车祸
详解RFID之标准体系
崛起的大陆功率半导体,日本如鲠在喉
FPGA入门之模块结构
基于英飞凌IRMCF188在变频空调设计中的应用
SK电讯推出基于5G网络的超高画质视频通话业务Callar2.0
阿斯顿·马丁走自己的路,正在自研混动发动机
箱式变电站无人值守系统
基于CMOS下的像素阵列校正系统你了解多少呢?
美媒:中国科技进步快,但美国科技巨头地位还没法撼动
微软2018人工智能大会 人工智能创造的时代已经来临
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