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 (si) 基功率器件由于其技术的成熟性和相对容易的可获性,长期占据着电力电子行业的主导地位。然而,碳化硅 (sic) 器件因其先天的巨大优势能够很好地契合当前的工业趋势,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采用。这种宽禁带 (wbg) 半导体器件不仅能够提供比其 si 同类器件大得多的功率密度,还能提供更好的导热性及更高的功率转换效率。而这些特性对于要求高度节能和快速充电的电池相关应用而言,都是特别重要的。
本文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系列文章的一部分,介绍了车载充电机 (obc) 系统的设计思路,以及 sic 在 obc 应用中相比 si 的优势,且重点关注双向充电机。si 基和 sic基obc 的参考设计比较,详细地说明了在 obc 应用中 sic 相比 si 的实际优势,同时还进行了成本节约分析,并介绍了其为系统带来的具体好处。
为什么选择 sic?
sic 已经渗透到众多电力电子应用领域,包括电源、太阳能逆变器、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功率转换以及工业电机驱动的逆变器等。结合其在临界电场 (2.2 × 106 v/cm)、电子速度、熔点 (300°c) 和热导率 (4.9 w/cmk) 等方面独特的优势,sic适用于从低功率器件到大功率系统的多种应用。在晶体管级别,采用 sic 可以带来低导通电阻 (r(ds)on),减少导通损耗,进而可用于高电流应用。与 si 基 igbt 相比,sic 器件电容更低,高开关频率下的开关损耗更少,且滤波器和被动元件的尺寸更小,同时整体热管理系统也更为简单。
wolfspeed 专长 sic 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覆盖从基础晶圆开发到采用 sic 器件的设计和支持。表 1 详细说明了 sic 的优点,以及 wolfspeed 在 sic 领域的专长能够带来的综合优势。
这些令人满意的特性推动了 sic 基 ac/dc 和 dc/dc 转换器在低功率到高功率电动车的采用。特别是在电动自行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hev)、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phev) 和各种纯电动汽车 (bev)(包括通勤汽车和商用卡车)中使用的 obc,以及功率超过 3.3 kw、可为电动汽车电池快速充电的更高功率 obc 系统。这样做的好处包括,简化充电过程,并使这项技术更易被习惯原有内燃机车的消费者所接受(通过降低里程焦虑的负面影响)。
基于这些原因,充电时间和充电后的有效车辆续航里程成为车辆制造商的关键参数,而这两个因素由电池尺寸和额定充电功率所决定。充电功率范围从 3.3 kw 和 6.6 kw 的低功率单相系统到 11 kw 和 22 kw 的大功率系统。图 1 展示了 3.3 kw、6.6 kw、11 kw 和 22 kw obc 相关的典型车型、电池尺寸、从 0% 至 100% 的充电时间以及竞争性技术。
图 1. obc 相关的车型、电池尺寸、从 0% 至 100% 的充电时间和竞争性技术的比较。
车型涵盖从通勤汽车 bev 到类似电动卡车等更大型且更高性能的 bev。如图所示,即使充电功率高 3 倍多,更大容量的车辆从 0% 到 100% 的充电时间仍更长。这使得 obc 尤其适合大功率系统,也就是说,可以使得损耗的功率更少,充电速度也更快。
除了 obc 效率之外,成本、重量和尺寸等参数也非常关键,这可为空间余量有限的车辆更轻松地安装更小型、更轻量的 obc。此外,消费者和 oem 承担的 obc 成本将直接影响制造商的资本支出/最终赢利,以及消费者购买的意愿。为了保持竞争力,obc 必须帮助电动汽车达到内燃机车辆的价格点。
22kw 双向 obc 设计:si 与 sic 设计样本对比
双向功率流的好处
正如我们先前在单向 obc 设计方案中所述,由于可以忽略二极管的损耗,双向充电机在先天上就可以实现比单向设计更高的效率。单向dc/dc模块采用 vienna pfc 二极管,而单向 llc 谐振转换器可通过二极管桥完成输出整流。图 2展示的是单相双向 obc 的典型框架 — 全桥整流器被低损耗 sic mosfet 所取代,从而消除整流二极管正向压降造成的损耗。这反过来可以降低功耗,从而简化热管理要求。
亚太地区 (apac) 正在引领电动汽车的双向充电发展,同时全球总体趋势也是在朝着采用双向 obc 迈进。凭借更高的系统效率,以及用于 v2-其他应用的潜力,包括车辆对家宅 (v2h, vehicle-to-home) 供电、车网互联 (v2g, vehicle-to-grid) 的机会,以及车辆对车辆 (v2v, vehicle-to-vehicle) 充电使用案例(例如应急启动另一辆电动汽车)。
22 kw 双向 obc:si vs. sic
如前面图 1 所示,采用 si 超结技术的 si 基双向 obc 与 si 基 igbt 是 sic 双向 obc 的主要竞争技术。但是,本段内容将说明 sic 如何在所有相关方面(成本、尺寸、重量、功率密度、效率)超越这些技术。让我们从图 3开始,这是 si 基和 sic 基 22 kw 双向 obc 的参考示意图,并排比较了功率器件和栅极驱动的数量。
图 3. (a) si 基和 (b) sic 基 22 kw 双向 obc 示意图。
表 2列出了(第一个)ac/dc 图腾柱 pfc 级和(第二个) dc/dc 双向 cllc 谐振级的各自规格。从图表中可以明显看出,从 si 设计转到 sic 设计,功率器件和栅极驱动的数量都减少 30% 以上,开关频率提高一倍以上。这降低了功率转换系统的组件尺寸、重量和成本,同时提高运行效率。
图 4 进一步细分成本节约,将其分为 si 和 sic 系统的成本。si 系统比 sic 系统高出近 20% — 这主要是由于 dc/dc 模块中有相对大量的栅极驱动和磁性元件。尽管相比单个 si 基二极管和功率晶体管,分立式 sic 基功率器件的成本更高。但在系统中采用时,sic 器件的性能可减少所需元件的数量,从而降低电路元件成本以满足支持各种功率器件功能的要求。
除了成本节约之外,sic 系统在 3 kw/l 的功率密度下可实现 97% 的峰值系统效率,而 si obc 仅可在 2 kw/l 的功率密度下实现 95% 的效率。这一系统效率的提升可为消费者带来每年平均 40 美元的能源节约。
图 4. 采用 sic 与 si 的 22kw 双向 obc 的系统成本明细比较。
表 3对比了 6.6 kw 和 22 kw 双向 obc 的 si 和 sic 方案的成本、功率密度、运行节约和co2 减排。obc 的功率越高,所带来的节约也就越多。6.6 kw 和 22 kw 双向 sic 基 obc 的物料清单 bom 成本更低,最终可为 oem 厂商带来系统成本的降低。再加上运行节约以及由 sic 所推动的 co2 减排,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的成本也将减少,进而缩小了与内燃机解决方案的价格差距,并为co2 减排做出贡献。
wolfspeed 在 sic 领域的技术专长
wolfspeed 拥有 30 多年的 sic 器件与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经验,可帮助降低技术门槛,助力设计人员在其新一代 obc 中采用出色的 sic 基器件。wolfspeed 提供 sic 功率器件、sic 系统和技术专长的丰富选择并形成组合拳,可快速开发出能在现场可靠运行的稳固耐用的设计拓扑。wolfspeed 产品组合已可完全支持双向 obc,以及单个 ac/dc 和 dc/dc 级。这包括了系统效率为 97% 的 6.6 kw 双向 obc 和效率高达 98.6% 的 22 kw 双向 obc ac/dc和dc/dc 转换器模块(图 5)。
从完善的产品组合到详尽的工程和应用支持,以及在线模拟平台和行业专家,wolfspeed 能为 sic 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打下全面而坚实的基础。这些已经开始在 sic 基 obc 应用中有所呈现,oem 厂商可通过在其新一代设计中采用这一备受欢迎的技术而获益,同时也为客户提供物料清单 bom 成本的节约以及由高效率设计所带来的成本降低。
阀门试压装置的原理及设计
区块链智能合约的郊区房地产投资分散平台ECONEUARK介绍
“该充电还是换电”特斯拉和蔚来吵起来了
如何利用AWFlow搭建HTTP服务器
医疗电子强势崛起 企业掘金市场“富矿”
为什么在新一代双向OBC设计中选择SiC而非Si?
如何对工业平板电脑进行维护
中兴奋发图强 坚决自主开发研发5nm芯片
新封装理念:采用紧凑式SIP的QFN封装
九号公司:全地形车市场需求仍将保持增长
2012 LED照明前景
智慧交通是怎样催生新业态的
小米MIX3评测 完全沦为另一台撞面手机
当无凸轮轴发动机真的装在车上时,究竟实际效果如何?
乐视宣布电视产业史最大收购计划 三年颠覆格局?
聚焦云栖大会黑科技 电子商务消亡后如何飞天
英特尔今年资本支出 超越三星台积
自动酶标仪是什么,它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分析锐龙 4800h与酷睿 10750h在36款游戏中的表现
全球互联网投资活跃度明显回落,中国互联网投融资整体保持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