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联通、移远通信分别高调推出5g redcap模组产品,吸引了不少物联网从业者的眼球。而据相关人士透露,其他模组厂商也都将于近期发布同类产品。
以行业观察者的视角来看,在今天,各大厂商突然扎推发布5g redcap产品的景象,与三年前4g cat.1模组产品发布时极为相似。而cat.1产品的出货量及其增速,在业内早已被奉上神坛,如今5g redcap产品释出,不禁令人好奇,该技术是否能复制cat.1的神迹?二者的发展背景又有哪些不同?
第二年出货量就过亿
cat.1市场何以被称为神迹?
cat.1技术虽然在2013年就已被开发,但真正大面积商业化却是在2019年后。彼时各大模组厂商如移远通信、广和通、美格智能、有方科技、高新兴物联等纷纷入局,通过为不同的应用场景规划模组产品,在2020年打开了cat.1的中国市场。
庞大的市场蛋糕还吸引了更多通信芯片厂商,除了高通、紫光展锐、翱捷科技外,更有移芯通信、芯翼信息、智联安等新入局者。
据了解,自2020年各模组厂商集体发布cat.1产品后,在一年内国内模组产品出货量就超过了2000万。期间中国联通更是大手一挥,直接集中采集500万套芯片,把cat.1规模化商用推向了新的高度。
在2021年,cat.1模组全球出货量高达1.17亿,中国占最大市场份额。而到2022年,因疫情反复冲击了供应链和应用市场,2022年整体的cat.1出货量增速并不及预期,但还是有1亿左右的出货量。至于2023年,根据相关数据预测,cat.1出货量将保持30-50%的增速。
对于应用在物联网行业里的通信技术而言,cat.1产品的体量及其增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相比2g/3g抑或是近年来热门的nb-iot,后三者都未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出货过亿。
而在所有人都看着cat.1产品需求量爆发,供给端赚得盆满钵满时,蜂窝物联网市场也更被看好。正因如此,作为必然到来的技术迭代,人们对5g redcap技术也理所应当地抱有了更多期待。
redcap若要复制神迹
哪些可能哪些不能?
在物联网行业中,模组产品的发布,通常意味着终端产品即将落地商用。因为在物联网碎片化的应用场景中,终端设备和方案更依赖模组产品对芯片的再加工,以保证产品与应用适配。而对于蓄力已久的5g redcap而言,是否能迎来市场爆发正受到业内人士广泛关注。
要分析redcap是否能复制cat.1的神迹,需要通过对比二者三个方面的异同:一是性能及适用场景,二是大背景,三是成本。
性能及适用场景
众所周知,4g cat.1是4g的阉割版,而5g redcap则是5g的阉割版。阉割的目的在于,性能强大的4g、5g对于很多物联网低功耗低成本的应用场景而言,是一种浪费,相当于“用大炮打蚊子”。所以,阉割版技术将能与更多物联网场景适配。
而redcap和cat.1的关系则是前者接棒后者,未来在中低速物联网场景中,包括物流、可穿戴设备、pos机等应用都会进行技术迭代。换句话说,从技术的性能和场景适配度而言,redcap拥有复制cat.1神迹的实力。
大背景
回过头看不难发现,cat.1的高速增长其实有着2g/3g退网的大背景,换句话说,极大的存量替换为cat.1提供了不小市场。但对于redcap而言,由于目前4g网络才算刚成熟,距离退网的时间还很远,所以历史机遇不如cat.1。
另一方面,除了2g/3g的退网,整个4g网络发展包括基建设施等都很成熟,是现在覆盖度最好的蜂窝网络,运营商不用额外建网络,所以推广也不会出现较大阻力。而放眼redcap,目前的5g网络本身覆盖还不完善,并且建设成本仍较高,尤其是人流量不是很密集的地区都是按需部署,这就导致如果网络覆盖不完善,会让很多应用难以支持对该网络的选择。
于是从大背景的角度来看,redcap实则难以复制cat.1的神迹。
成本
据了解,在价格方面,商用初期redcap模组价格预计在150-200元,规模化商用后,有望降低到60-80元,而当下cat.1模组只需20-30元即可。
同时,过去cat.1模组在发行后,价格很快就降低至用户可接受的范围,但redcap则在短期内很难降低成本,毕竟基础设施未跟上,且需求量并不大。
此外,在芯片层面,cat.1的上游已有紫光展锐,翱捷科技,上海移芯等国产玩家,在价格方面非常友好。而目前redcap还是以高通芯片为主,价格比较昂贵,在国产玩家也推出相应的产品之前,redcap芯片的成本还难以下调。
所以,从成本方面看,redcap短期内也不具有cat.1所拥有的优势。
展望未来
redcap如何生根发芽?
纵观物联网多年的发展不难发现,在产业中没有也不会出现通吃的技术,因为应用场景的碎片化,决定了硬件设备的多样化。
而蜂窝模组厂商之所以能成功并赚得盆满钵满,便是因为其在连接上下游这一环节起到了非常大作用。比如同一枚芯片,能够在模组化后变成几十种产品,每一种产品又能为几十种的终端设备赋能,而这才是物联网通信的底层逻辑。
所以针对物联网而出现的redcap,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慢慢渗透到对应场景中。同时,技术一定会不断迭代,市场也在不断演变,redcap给了物联网应用提供的是一种新的技术选择,在未来,当某个最契合redcap的应用出现时,就是其市场爆发的时候。据了解,终端层面,2023年支持redcap的网络设备产品将会进行试商用,2024年上半年移动终端产品将会进行试商用。
硅谷巨头的人工智能收购暗战
RNC IuCS和IuPS能否通过同一物理链路到MSC再到S
联发科叫战高通,进攻高端手机芯片
板对板连接器的测试注意事项
宜鼎国际新推符合MO-297的SATA Slim SSD
2023年爆红的Redcap,能否复制Cat.1的神迹?
普通灯改智能家居灯?灯具选择看哪些方面?
两个DIY电动窗帘电路的电路图分析
由SMP04与仪表放大器构成的具有防护驱动的 12V单电源采样仪器放大电路
如何优雅地将Swin Transformer模型部署到AX650N Demo板上?
嵌入式Win CE中CAN总线控制器的驱动设计与实现
我国最先进的智能城市配电网,年均停电时间可小于21秒
苹果供应商Dialog半导体:未受到苹果订单需求影响
电源管理芯片WM8310在手持设备上的应用方案
工业级连接器如何做到高抗冲击性?选款一定要了解这几点
APS排程软件帮机械加工企业解决交期承诺问题
东芝可折分Win8平板神秘现身
怎么判断电动车充电器是否正常充电?
e络盟为新一代产品工程师引入Raspberry Pi革命性电脑平台
易华录加入昇腾万里伙伴计划,打造部署了交路口秩序管理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