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与细胞膜信号和物质传输有关的膜蛋白(membrane proteins),受到药物开发人员的广泛关注。由于具有极高的特异性(specificity)以及对配体分子(ligand molecules)的敏感性,膜蛋白还有望用于各类化学传感器。在实际操作中,膜蛋白需要双层脂膜(lipid bilayer)作为载体。在过去,研究人员主要利用机加工或光刻等mems器件的加工方法,来制作具有“双空腔结构”(double-well chamber,dw)的微型器件,并通过“液滴接触法”(droplet contact method,dcm)来制作双层脂膜。随着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尝试使用3d打印来制作类似微型器件。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最近,东京大学著名学者竹内昌治教授所带领的团队,研究了3种不同的3d打印技术用于双层脂膜制备(fabrication of lipid bilayer devices)及其用于膜蛋白检测(measurement of membrane proteins)的可行性。研究成果以“3d printed microfluidic devices for lipid bilayer recordings”为题,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lab on a chip期刊上。
图2 (a)dcm装置示意图;(b)3d打印制作dcm微型器件
为了验证3d打印dcm微型器件制备双层脂膜的成功率,研究人员利用3种不同的3d打印技术,分别制作了特殊的dcm器件,其中包含厚度为40μm、80μm和200μm的薄壁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利用pμsl高精密3d打印(摩方精密,microarch s140)技术制作的dcm器件,实际尺寸与设计值的偏差只有6%,表面粗糙度低至0.27±0.02μm,在制备双层脂膜时能够实现高达93%的成功率。
图3 不同3d打印样品的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
其次,研究人员分别对由3d打印及传统方法制作的dcm器件进行性能对比。研究指出,通过电噪声振幅(amplitude of electrical noise)及双层脂膜成型时间(waiting time for lipid bilayer formation)的比较,3d打印所制作的器件能实现与传统方法较为一致的性能,即可灵敏、快速地获取离子通道信号(ion channel signals)。
最后,研究人员探索了3d打印技术在dcm领域的拓展应用。通过微流控一体成型(monolithic fabrication)制备不同的dcm器件(如dw结构、dw与双管道串联结构、多空腔dw结构)用于溶液混合以及电信号的并行记录,结果证明,3d打印技术能够快速、便捷、一体成型制作传统方法无法实现的复杂结构,在药物开发和化学传感器等方面将会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
图4 摩方精密的s140所打印的dcm器件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9/d1lc01077h
关于新型自动调零压力变送器的应用分析
小米6最新消息:小米6黑色版现货开卖,蓝色版还靠抢,小米6Plus也有消息了!
小米6会比小米MIX更惊艳 却暴露唯一痛点
PCB多层板叠层设计
升级Android 7.1之后,OPPO手机迎来了这些新功能
3种不同的3D打印技术用于双层脂膜制备及其用于膜蛋白检测的可行性
芯片产业中,一个接一个的泡沫破裂,芯片厂如何才能不烂尾
简述数组及字符串组的使用
RT FORUM 2023重庆开幕 灵途科技站台门间隙探测解决方案首次亮相
五类网线和六类网线能通用水晶头吗-clan
索尼发布新款蓝牙耳机 采用蓝牙5.0无线连接技术
2020年中国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规模将达15亿美元,占全球比重的20%
如何提高开关电源效率 电阻的大小会有何影响
华为升级鸿蒙方法有哪些
具有宽V的单片SEPIC/升压稳压器在续航里程满足要求
防失效高灵敏一体化传感器模组在深圳科敏创新研究院研发成功
红辣椒7X评测 超高的性价比让很多竞品黯然失色
一款高集成度的开发平台和产品原型平台-BlueCoin
NB-IoT+STM32端到端实战开发,带你快速完成NBIOT终端、物联网平台以及应用APP开发
微波低噪声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作用及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