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HF RFID系统应用常见问题的认识与分析

一、概述
射频识别(rfid)技术将会无处不在,这是勿庸置疑的,因为它给人们带来的是方便性和及时性,也就是效率,最终也就是财富!
但是,rfid技术有很多种,频率从125khz到5.8ghz,标签分有源和无源,还有双频芯片及有源无源组合系统等,每一种技术都有不同的特点,所以要根据应用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技术,同时由于它是一种无线通讯技术,容易受到空中的各种无线信号的干扰和空间环境的影响,所以它的应用效果是和现场空间环境有关的,很难有一个统一不变的效果指标,因此,针对不同应用环境的应用技术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这就决定了rfid技术不是一下子就能够迅速普及的,它需要有一个不断探索和积累的过程。
下面就在uhf rfid系统应用中大部分人非常关心的几个问题,谈谈我们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二、读写距离 人们在了解uhf rfid产品时,通常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的读写器能够读多远距离。其实,这样的问题是很难简单地回答是多少距离的,因为实际的读写距离除了决定于读写器的性能外,还由读写器的射频功率、天线增益和极化方向、馈线的单位长度衰减量和总长度、标签的性能、标签与读写器天线的相对位置角度等决定的。当然,周围的物理环境也会影响读写的距离,只是如果不是特殊恶劣的环境,影响不是主要的,而且这种影响也无法事先预知它的程度,只有到实际现场测试才能知道。
表一 读写距离和几个因素的关系(除读写器和标签本身的性能外)
从商业宣传的角度讲,大家通常会说我的读写器能够读多少米,其实这只是在一个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下测得的数据,离开这个特定的环境条件,这样的数字严格讲是没有意义的,最多也只能作参考,因为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测试环境和权威的测试部门。
还有两点也是需要说明的:第一,写数据到标签的距离一般是从标签读数据距离的40%-70%,因为写比读需要更大的能量;第二,通常一般人认为uhf rfid只适用于远距离应用,其实它可以从零距离到远距离都可以,而且距离要求越近越容易实现。
三、 读取率或漏读率 读取率是指若干标签通过读写区域后能够被正确读出的数量和通过的标签总数量的比率,漏读率就是没有被读出的数量和总数量的比率。这个指标也是受多种条件限制的,笼统地说读取率是多少是没有意义的,甚至连参考价值都没有,因为它受更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它除了和上述关于读写距离的影响因素有关外,还与同时有多少个标签通过、标签与标签之间的相对位置、标签与读写器天线之间的距离、标签与读写器天线之间的相对移动速度等因素有关。当然,读写器和标签的性能是基础,但一旦选定,它们是确定的。
表二 读取率和几个因素的关系(除读写器和标签本身的性能外)
四、同时读取的标签数量 这个指标也是很多人非常关心的,因为人们常常希望能够读得越多越好,有些厂商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出于商业炒作的目的,把此指标说成每秒可读几百个甚至1000个标签,我认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宣传,对推广rfid的应用没有任何好处,只会打击真正想尝试应用者的信心!就说宣传的数字是正式测出来的,那也是在非常苛刻的条件下的结果,而不是一般条件下的测试结果,不具有普遍意义。我甚至认为这个指标,对实际应用来讲没有意义!只能作为一个理论指标。
表三 每秒读取标签的数量和几个因素的关系
还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个指标并不是数值越大越好,而是要针对某个具体应用适可而止。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指标要求越大,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意味着漏读的概率越高,这是客观规律决定的,从表二也可以看出。我认为在实际应用中应该重视读取率的研究,还有一点,如果漏读了怎么办?这样的问题是我们在做实际应用时必须考虑的,补救措施的投入也是和同时要求读取的数量相关的。
以上几个问题对相关专业人士是不难理解的,但对非专业的有应用需求的各行业客户来讲,是需要弄清楚的。

TI推出面向高电流DC/DC 应用、显著降低上表面热阻的功率
英特尔首次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Springhill
iPhone8的不一样,你真的都知道了嘛
5G网络赋能,安泽智能服务机器人进驻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
8K电视好不好体验过后才知道
UHF RFID系统应用常见问题的认识与分析
SMT贴片加工为何如此受欢迎,它的特点是什么
让开发事半功倍!普华永道通过 Power Pages 实现效率升级
维修服务管理规范
异质结HIT电池的优缺点
人类步入智能时代的当下 高科技发展具备任重道远的意义
介绍三个NLP领域的热门词汇
霍尔效应在半导体性能测试中的作用
晶科电子陶瓷3535拿什么来对标国际大厂
频率特性分析仪的构成与频率特性分析仪的原理分类
芯海科技:专注技术创新力 把握工业计算“芯”机遇
数据中心安全和问题——在线电能质量监控装置
中国信科展现“芯”实力,打造“5G+车联网”领域的落地案例
索尼公司正在计划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教育平台
使用ado技术和mfc odbc技术的VC++图像数据访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