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超越ARM,是否夜郎自大?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英特尔ceo科再奇发给员工的电子邮件显示,该公司计划将pc芯片与移动芯片部门合并。英特尔的这项计划将在2015年初生效。在新的组织结构中,英特尔将成立一个名为客户端计算集团的新部门,移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芯片的销售也将由该部门负责。此举正值英特尔这家长期主导pc和服务器芯片市场的巨头,在移动芯片领域无法实现突围的尴尬局面下实施的。在营销智能机和平板电脑芯片方面,英特尔已经远远落后于使用arm授权技术的竞争对手。那么此次的合并能够让英特尔实现绝地反击,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吗?
尴尬的英特尔芯
据英特尔今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移动和通信集团营业亏损金额高达10亿美元,营收却从去年同期的3.53亿美元萎缩至只有100万美元。英特尔移动部门业绩不佳主要源于该公司追求在今年完成搭载旗下芯片4000万部平板电脑的出货目标,这需要英特尔向客户支付特别补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英特尔移动芯片的销售正在陷入一个颇为尴尬的局面——过分依赖于英特尔的补贴,一旦补贴不再,芯片的销售就会立刻陷入僵局。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难看的局面的呢?
1.英特尔入局太晚。移动处理器市场已经被采用arm技术的英伟达、高通和联发科瓜分殆尽。此外曾有传言称苹果的ipad最初有意使用英特尔芯片,但最终因为种种问题而不得不放弃。
2. 兼容性问题。虽然日前英特尔宣布采用英特尔芯片的安卓设备已经可以兼容超过90%的安卓应用了,但在英特尔移动芯片上市之初,其糟糕的兼容性让选用该系芯片的厂商叫苦不迭。最终导致了高端手机厂商集体弃用,仅有宏碁、戴尔这样的老牌电脑厂商一直对英特尔痴心不改,继续在自家的手机、平板内使用英特尔芯片。
3. 错误的市场定位。最初英特尔试图利用自己在计算机芯片领域的领导地位以及自己高端大气的品牌形象来打开高端手机平板市场,但由于功耗与兼容性等方面的问题,结果失败了。残酷的现实使得英特尔一头扎进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开始与华强北的小型贴牌厂商展开合作,这最终又造成了英特尔品牌形象的下降。而且受到来自联发科、瑞芯微和中芯国际等在低端市场的联合打压,英特尔不得不走上了以补贴换销量的不归路。
移动芯片、pc芯片趋同
英特尔的移动芯片似乎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那么为什么英特尔要将它和pc芯片合并呢?英特尔方面给出的答案是“随着二合一设备机型的兴起,移动和pc芯片之间的区别将逐步被淡化”。的确,近年来,随着移动处理器性能的提高,“媲美桌面级处理器”、“桌面级的图形性能”这类的宣传并不少见,ipad上的a8x 与英伟达的tegrak1也确实担当得起这些赞誉,然而,客观上的反应却不是那么回事。尽管英特尔声称自家芯片的性能可以达到同级产品的两倍以上,但原本就是脱胎于桌面架构、原生64位的英特尔atom反而少有人提及。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讽刺。
长期以来,英特尔的芯片就给人一种割裂式发展的感觉。一边是性能羸弱,只追求低功耗的超低电压cpu;一边是只追求性能,功耗则往往能够达到惊人的84w的怪兽级cpu。许多用户抱怨英特尔不能够给他们一个折中的选择,让不少用户在平板、超极本与常规笔记本之间犹豫不决。但随着芯片制程工艺的进步,英特尔所选择的两条道路已经开始出现殊途同归的迹象。以今年出厂的corem为例,这款芯片就较好地调和了性能与功耗之间的矛盾。功耗可以低至6w,但核心频率也可以加速到2.6ghz。这标志着英特尔的移动芯片与桌面级cpu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不那么分明。正如英特尔的发言人chuckmulloy所说,未来,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之间的界限将变得模糊,“我们的办法是通过一些措施提高效率,让这种改变来得更快一些”。
超越arm,英特尔信心何来?
英特尔表示,其在中国的补贴与投资将不会白费,他们有信心在中国市场上追上arm的步伐。尽管英特尔在今年完成了四千万台英特尔芯平板的出货目标,但这些厂商往往是受到英特尔高额补贴的驱动才实现的。到明年英特尔取消补贴时,还有多少厂商愿意追随英特尔,目前犹未可知。那么英特尔的底气又从何而来呢?这大概来源于arm的性能“恐怖谷”。
手机厂商们选择arm无非是因为arm处理器较好地调节了功耗与性能的关系,但当arm处理器的性能达到一个临界点,其功耗会出现大幅增加的情况时,arm 相对x86的优势将荡然无存,而对于英特尔而言,则不存在这个问题,这得益于制程工艺的进步。英特尔现在可以将功耗控制得(的)很低,这使得英特尔与 arm之间的形势完全颠倒了过来。英特尔的信心并不是夜郎自大。
也许,未来我们的手机、电脑真的会被英特尔的多合一产品所替代,但是,我认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处理器工艺陷入瓶颈,用户手持终端的性能的重要性将会被弱化,以云计算为基础的云操作系统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也许在未来,决定一部电脑的性能的指标不再是处理器的跑分,而是它与网络连接的能力。

华为FreeBuds 4无线耳机发布,以舒适降噪开辟真无线耳机新赛道
大联大友尚推出新一代H.265影像压缩技术的智能门铃解决方案
谷歌采用骁龙芯片继续打造相关产品,5G时代脱离高通,谈何容易
怎样在树莓派上玩几乎任何电子游戏
三坐标如何建立坐标系?
英特尔超越ARM,是否夜郎自大?
连接到互联网的智能电视仅27%,普及尚需时日
LGG6官方渲染图遭曝光:背部指纹集成电源键!
拉力试验机的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怎样才能提高太阳能供电系统的发电效率?
插件式功率电感选型要看什么参数
机器人技术这么牛!未来社会谁能生存下来
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现在发展到哪个地步了
特殊天气激光器使用注意事项
2018年美国企业在欧洲专利局所提交的专利申请数量达到了历史新高
特斯拉供应商拓普集团为满足客户需求,进一步扩大产能
莆田中鸿拟以1.56亿元收购元亨光电
亚马逊预测2021将改变世界的八大技术趋势
曝台积电5nm晶圆每片成本的代工价约238美元
开拓MLED领域应用!这家供应京东方、华星的靶材厂商成功过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