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种商业模式可以永享特权。物联网时代,当专利和芯片两大支柱业务均受到剧烈冲击和威胁之下,如何创新以自救,正是考验高通全面战略能力的关键时刻,恩智浦是当前高通给出的最好答案。然而,即使雄霸如高通,命运也依然被时代和博弈扼住咽喉。惋惜,叹息。
截至美国时间7月25日,高通终未能等到中国商务部的审批通过标志着本案以放弃告终,这场旷日持久的收购拉锯战终于一锤定音。高通未得到中国商务部的审批,按照此前约定,该交易将终止,高通将为此付出20亿美元的“分手费”:
上周,高通公司ceo史蒂夫·莫伦科夫(steve mollenkopf)表示,高通仍在等待中国监管部门批准其收购恩智浦半导体的交易,若在7月25日之前无法获得中国监管机构的批准,则将放弃这笔交易。
高通、恩智浦作为在通信、芯片和车联网领域的巨头公司,其收购的步步进度也是全球科技圈所关注的焦点。如今结果尘埃落定,也让高通在物联网时代构筑的全面布局梦受到一定重创。本文将沿结果倒推,梳理一下高通对恩智浦这场收购的初衷,以及受阻的原因。
高通收购恩智浦意在何处?
“ 首先,离不开芯片行业发展阶段和并购潮的大背景
很明显,近年来芯片行业的发展受到摩尔定律、成本上涨等多方面的冲击和压力,其自身的增速已明显出现放缓迹象。芯片行业为了应对上述压力,主动推进产业结构整合,即从简化组织结构和产品线入手,全球刮起了一阵“并购潮”,大约从2015年起,并延续至今。通过整合并购,芯片行业自身能够实现进一步集约化,从而应对技术和成本方面的难题。
当时,博通、高通、恩智浦的连环收购案一直是业内津津乐道的设想,事实证明,最后确实只沦为段子了。
“ 其次,从高通的业务构成/商业模式角度看?
高通在芯片和专利两大方面雄踞全球前列,这让高通在3g、4g时代尽享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红利,手机通信芯片市场份额无可匹敌,通信专利的韭菜也是割了一波又一波。
然而,物联网时代,两大业务不再如鱼得水。
先是有专利商业模式的挑战。以苹果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厂商,不满于高通在此方面的“霸王条款”和“垄断行为”,因此高通与各大手机厂商的官司接连不断,在全球多个地区被处以垄断罚金几乎已成家常便饭。
同时也遭遇了芯片品类的短板。物联网时代,智能设备对于芯片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碎片化、定制化,而智能手机所需的通信和计算芯片的增速并不及物联网芯片。加之许多手机厂商开始自研芯片,高通对此的依赖变得越来越危险和被动。因此,芯片品类的拓展十分必要。
当专利和芯片两大支柱业务均受到物联网冲击而来的巨大威胁,如何加以巩固和创新,正是考验高通全面战略能力的时刻。正因如此,高通开始了尝试物联网全面技术的布局。
如,通信方面,高通关注物联网通信技术,在5g、ai、蓝牙、wifi、nb-iot等技术领域,或开启几场收购,或加大研发力度和投入。
高通收购csr布局蓝牙
csr公司1998年诞生于英国剑桥,早期技术主要在音频领域,2004年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2009年csr成为世界十大无晶圆半导体厂商之一。高通在蓝牙技术尚未大规模铺展开之时,抢先收购,积极布局蓝牙芯片的生产,对占领市场制高点非常关键。
高通收购荷兰ai公司scyfer
scyfer b.v是一家隶属于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一个人工智能(ai)研究团队。致力于将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工业,物联网,银行和移动领域。该团队现在是qualcomm research的一部分,此次收购旨在扩大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在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的应用,并探索新兴算法将如何影响硬件加速器的设计。
高通斥31亿美元收购wifi芯片厂商atheros
高通同意以约32亿美元现金的价格收购atheroscommunications公司,以拓宽其wi-fi网络技术产品阵容。
2014年1月23日,计算机巨头惠普宣布已将2400项移动技术专利出售给了无线芯片厂商高通。
“ 恩智浦能补足高通哪些能力?
物联网时代,恩智浦具备两项绝技:ai和车联网。车联网和ai、智能驾驶将是一个重磅应用领地,且是一个较为特殊的领域。智能驾驶专用芯片有着高科技含量、高门槛、高收益等多重吸引力,而恩智浦无疑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了。
从该公司的业务来看,恩智浦半导体是一家提供半导体系统的解决方案的公司,主要应用于手机、个人媒体播放器、电视、机顶盒、辨识应用、汽车等电子设备。2015年末,恩智浦(nxp)通过118亿美元收购主要面向汽车领域的美国半导体公司飞思卡尔(freescale),这让恩智浦成功挤进了全球半导体厂商前十的行列,成为全球最大的车用半导体制造商。
现在的恩智浦,苹果、三星、西门子、富士康、索尼,全是它的客户;在国内,它是百度apollo开发平台的合作伙伴,向百度提供无人驾驶、毫米波雷达、v2x、信息安全、智能网联等方面的半导体元器件,同时,也与阿里巴巴也达成了在车联网和汽车操作系统方面的战略合作。
高通作为全球通信行业巨头,长期在通信芯片领域处于垄断地位。双方的合作,必然是典型的强强联合——高通业务侧重移动和计算等领域,而恩智浦业务侧重汽车、物联网、网络融合、安全系统等领域,互补性,显而易见。
高通曾表达过对于车联网的愿景:
高通曾强调其以车联网为核心,统合云端与终端的大数据计算能力,并希望以此形成具备竞争优势的方案。当然,纯粹的自动驾驶方案并非目前高通所关心的项目,反而是在汽车联网能力方面,高通希望能够加快v2v、v2x的进程,不论未来自动驾驶汽车采用什么方案,网络最好能够采用高通的技术。
也曾高调对ai进行布局:
去年9月,高通宣布对9家中国公司进行风险投资,其中包括商汤科技、摩拜单车、创通电子、耐能、零号元素、美科科技、奇幻科技、爱乐奇以及奥科美。从这一动作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高通全面抢占人工智能入口与场景的决心,以及该公司向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努力。
因此,收购恩智浦对于高通来说具有非常高的战略意义和吸引力:全面张开ai的翅膀、深入智能驾驶和车联网领域(包括显而易见的专用芯片实力,以及丰厚的20000多项车联网专利),两者胶着在一起,都是5g时代的重磅利器,因此综合增强高通在5g技术领域的领导力。
然而,计划的再圆满,也得严格走国际流程。
这桩收购必须要获得九个部长级政府监管机构的批准。因为根据各国垄断法规定,只要收购的企业在本国内有业务,就需要当地反垄断部门批准。高通和恩智浦的产品是面向全球销售的,合并以后的公司推出的产品有潜在的价格垄断,可能损害当地买家的利益,所以收购案需要获得多国反垄断部门的批准。
收购案已经在八家反垄断机构扫清审批障碍,只在最后一关时还是遭到了中国商务部的say no。
“ 收购案凉凉,原因在哪里?
漫长的审批流程、当前历史背景都是科技圈长久关注的点。此次中国商务部未批准此收购案,同样离不开老问题:中美斡旋、专利垄断性。
卡在中美贸易战的历史性节点,中兴和高通都是双方手上的重磅“筹码”。此前中兴已获“重生”,然而换血和业务受阻仍使中兴创伤不小,元气一时难以恢复,因此,此“重生”并不能作为中美贸易战暂告一段落的标志。在5g方面、在物联网方面、在整个科技领域两大强国的竞争一经打响必旷日持久、必见刀见血,因此这场与5g密切相关的高通收购案未经中国商务部“放生”也有源可溯。
另外一个原因便是高通自身饱受诟病的专利垄断问题了。这一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多次被罚,却始终未动摇高通的专利商业模式,中国发改委此前也对高通开出重金罚单,由此看来,在判定高通是否涉嫌垄断问题上,中国商务部可能非常谨慎。
此次无缘,不知道高通日后还会否通过其他迂回路径重拾对恩智浦的旧情。坐等续集。
入门款QCYT1蓝牙耳机评测 符合平民价位上的标准
非标自动化设备远程调试远程诊断方案
手机芯片之外 高通的5G、VR、机器学习布局如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应用
三星与ARM深推动未来移动和消费电子产品图形处理能力
高通收购恩智浦全剧终!中国一刀切断高通物联网全局梦!
高通与合作伙伴联合推出IoT产品及解决方案,将为物联网落地加速
UDD是什么?在版图中如何使用呢?
华为最强黑科技,八曲面设计支持Face code,堪称小米旗舰杀手
电缆桥架类型的选择原则_电缆桥架选择的规范要求
基于M3568工控核心板方案优势
多维科技推出17位高速TMR磁编码器芯片—TMR3107和TMR3108
Viveport宣布开发者可以获得100%的收入分成,对VR开发者来说更加有利
关于裸眼3D立体显示技术原理分析和应用
国际照明行业成员发起成立扎嘎(ZHAGA)联盟
vivoXplay6评测 4K价位是能站稳的
LT3070 1.5V 至 1.2V/5A 稳压器
伺服电机与步进电机控制的区别详解
北汽高端电池BEST竣工投产,与宁德时代和SK都有合作
戴维南定理原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