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VR要与国际接轨还要跨过几道坎?

从不为人知,到现在的受人追捧,虚拟现实技术仿佛一夜之间走上了民用化的快车道。为什么vr会以如此迅猛之势赢得资本市场青睐?这还得归功于2014年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vr翘楚oculus,让全球投资者的目光全部聚焦。
看着国外大咖们对于vr的躁动,国内资本以及创业者们岂能视而不见。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致使vr一度成为风口上的猪。资本青睐虽说是好事,但是过度的关注让许多企业都存有玩票的心态,只是想借vr这一噱头来进行炒作,而非真正的技术研发。国内若想与国际接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过国外,需克服哪些难题?
大多厂商跟风试水,技术底蕴不足
据vr日报了解,国内光vr硬件设备开发公司就已超过90家。且随着vr势头的愈演愈热,国内众多手机厂商也纷纷抢滩布局,发布自己的眼镜盒子,这样的仓促入局,难免不会让人担心,这到底是跟风试水,还是真的打算着手大干一番?
厂商布局,牵扯到的第一个要素无非就是产品,而说到这个产品,我们就不得不联想到专利,特别是做硬件,专利可以说是最大的坑,关于知识产权相关的问题,如果你走不出这个坑,你的产品就会轮为二流或者山寨产品,这很难在市场中立足。
而目前国内大多产品都是这样的一个状况,无技术专利,甚至于是说张冠李戴,直接照搬别人的产品模式,来套上自己的标签。就拿国内
目前较为火热的htc来说,vive不管是从硬件本身,还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来讲,在全世界都有自己的拥护者。但是从产品本身的专利来看,仿佛就跟htc没有多大的关系。
众所周知,vive是由htc与valve联合开发的一款vr虚拟现实头盔产品。大家可能会认为在硬件技术的专利上,应当属htc,殊不知控制器定位系统lighthouse采用的是valve的专利。冠以自己之名,来行己之事,只能说htc的做法好不高明。既能避人耳目,又能摆脱山寨嫌疑,海外销售,也可轻松规避相关的专利诉讼风险。
而国内的其它硬件,就不具备有这样的前瞻性。首先在产品的视野方面,就局限于国内市场的一亩三分地。然后在技术上面,也并无像vive那样取得有突破性的进展,外观、技术,基本就是谷歌cardboard的一个延伸,毫无突破性可言。而且现在大多厂商发布的头显,都是作为手机的附庸,大部分是为达到吸人眼球目的的存在,而不是真正的想靠vr头显来盈利。
内容体验度、可玩性不高,粘度小
我们都知道vr内容是增加用户粘性及用户吸引力的核心。随着国内资本的强势关注,近两年国内vr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但是硬件上的多面开花,却并没有给国内的vr内容带来希望。资本的关注,也未给尚处于萌芽期的内容一剂强心剂。数量上,因国内起步晚,无法与之相抗衡也是不争的事实。经过这两年的发展,国内内容也展现出不错的态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虚拟现实(vr)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目前国内约有3500款vr内容产品,其中包括800款vr游戏作品与2700款vr影视作品。
有量不一定有质,在用户体验度与可玩性上面来说,国内外亦有差距。就以最为常见的游戏来举例。游戏作为vr内容行业的先行者,同时也是最有可能打入大众市场的领导者,作为提升用户粘度关键性的一环,似乎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
网上评选出的十大欲罢不能的虚拟现实游戏,也都均来自外国。其中排名第一的《eve:瓦尔基里》现已上市,市场反响良好。国内虽也有几款vr游戏上市,但是更多的却是借vr的噱头来营造一种“伪虚拟”来蒙骗玩家,并不能给到用户真正的沉浸式的体验,如此情境,国内vr内容又凭什么来增加用户粘度呢?
vr设备普及度低,整体缺乏民众基础
根据《中国vr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在过去一年接触过或体验过虚拟现实设备的浅度用户约为1700万人,购买过各种vr设备的用户约为96万人。随着vr渗透进入主流消费市场,vr与消费者距离也越来越近,但是离普及却还有不少距离。
如今的vr产业,与当年手机行业的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处。产业起步阶段都混乱不堪,毫无标准可言,自安卓及苹果两大系统面世之后,才迎来了智能手机的春天。而vr硬件产品的春天又是在哪呢?
从宏观环境来说,国内vr硬件产业展现出不错的竞争态势,多方布局,全权参与,但是细分到个别,整个秩序就显得有些混乱不堪,毫无标准。目前大部分厂商都只相中了国内市场的一亩三分地,争相推出自己的vr头显。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许多都是一种“伪虚拟”的存在,毫无技术性可言,更别提市场竞争力,唯一能够取胜的只有产品的性价比。
但是性价比不是万能药,低价虽然能够吸引用户的眼球,但也会存在专业度不够的问题,硬件本身质量才是关键。目前市场vr设备价格高低参差不齐不说,质量也是良莠不齐。高价的硬件头显虽然能够给人很好的用户体验,但是在价格上,难以走入平常人家。而低价的硬件头显虽然更能迎合用户消费心态,但在体验上却要大打折扣。要想产品实现普及化,唯有两者综合,才是出路。
综述
vr的发展历程虽然与手机行业相似,但它并不像手机一样是单个的设备,要想有完美的体验,需要一整套的设备集群。市场的成熟需要积累,vr市场的进入也是需要门槛的。笔者认为,现阶段并不是vr赚钱的好时机,却是企业进行技术积累的必要阶段。倘若vr产品不能得到用户真正的认可,仅靠过度的营销炒作,是不会有好结果的。目前全球vr产业尚都处在初期阶段,实际水平相差不大。国内要想与国外匹敌,甚至于是说超过国外,改善产品质量、提升用户体验迫在眉睫

教大家轻松解决RTC意外恢复到初始值问题
华人学者找到让明星抗癌疗法CAR-T变得更为安全的方法
科再奇:虚拟现实普及不理想因可用内容不足
芯片企业紫光集团核心高层出现重大变化
基于Kanzi的自动驾驶Android系统方案
国内VR要与国际接轨还要跨过几道坎?
使用微控制器的优势和演示DS1232使用的简单应用
等离子电浆抛光机故障的判断
GPT-4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编码地位
浅谈PCB设计七大流程
MOSFET产能大缺 涨价之日已不远
非标自动化设备组装调试常用技巧
颜值之外荣耀8青春版性价比几何? 九大黑科技告诉你
MediaTek天玑 9200+ 5G移动平台大幅降低5G通信功耗
芯海科技携明星产品亮相首届香港国际创科展
物联网技术在制造业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低成本、小尺寸的脉搏血氧仪方案
基于DDS技术的自适应米波雷达自动频率控制系统
中国联通成立5G创新中心,中国电信沉得住气吗?
全球流量计行业特点及市场竞争分析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