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的小伙伴应该都有“烧设备”的经历,芯片摸上去温温的,有的甚至烫手。
所以有些芯片在正常工作时,功耗很大,温度也很高,需要涂散热材料。
今天我们来聊下芯片的散热/发热、热阻、温升、热设计等概念。
1
芯片发热和损耗
芯片的功率损耗,一方面指的是有效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差值,称之为耗散功率,这部分损耗会转化成热量释放,发热并不是一个好东西,会降低部件和设备的可靠性,严重会损坏芯片。
耗散功率,英文为power dissipation,某些芯片的spec里面会有这个参数,指最大允许耗散功率,耗散功率和热量是相对应的,可允许耗散功率越大,相应的结温也会越大。
另一方面,芯片功耗指的是电器设备在单位时间中所消耗的能源的数量,单位为w,比如空调2000w等等。
2
热阻和温升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一个物理过程,下雪是一个凝华放热过程,化雪是一个融化吸热过程。
芯片的温升是相对于环境温度(25℃)来说的,所以不得不提热阻的概念。
热阻,英文thermal resistance,指的是当有热量在物体上传输时,在物体两端温度差与热源的功率之间的比值,单位是℃/w或者是k/w。
如下图所示,将一个芯片焊接在pcb板上,芯片的散热途径主要有如下三种,对应三种热阻。
芯片内部到外壳和引脚的热阻——芯片固定的,无法改变。
芯片引脚到pcb板的热阻——良好的焊接和pcb板决定。
芯片外壳到空气的热阻——由散热器和芯片外围空间决定。
半导体芯片热阻参数示意
ta为环境温度,tc为外壳表面温度,tj为结温。
θja:结温(tj)与环境温度(ta)之间的热阻。
θjc:结温(tj)与外壳表面温度(tc)之间的热阻。
θca:外壳表面温度(tc)与环境温度(ta)之间的热阻。
热阻的计算公式为:
θja =(tj-ta)/pd →tj=ta+θja*pd
其中θja*pd为温升,也可以称之为发热量
在热阻一定的情况下,功耗pd越小,温度越低。
在功耗一定的情况下,热阻越小越好,热阻越小代表散热越好。
1
结温计算误区
很多人计算结温用这个公式:tj=ta+θja*pd,以ti的文档为例,在文档中有说明,其实并不准确。
大致意思就是θja是一个多变量函数,不能反应芯片焊接在pcb板上的真实情况,和pcb的设计、chip/pad的大小有强相关性,随着这些因素的改变,θja值也会改变,芯片厂家在测试θja时和我们实际使用情况有较大差别,所以用来计算结温,误差会很大。
热阻θja和这些参数有强相关性
同时使用tj=tc+θjc*pd这个公式,用红外摄像机测量出芯片外壳温度tc,然后算出tj也是不太准确的。
厂家给出θja和θjc可能更多是让我们评估芯片的热性能如何,用于和其他芯片比较。
在某些芯片的参数中,会有ψjt和ψjb,这两个参数不是真正的热阻,芯片厂家在测试ψjt和ψjb的方法非常接近实际器件的应用环境,所以可以用它来估算结温,也被业界所采用,而且可以看出,这两个参数是要比θja和θjc要小的,所以在同样的功耗下,用θja计算得出的结温是比实际的温度要偏大的。
ψjt,指的是junction to top of package,结到封装外壳的参数,计算公式为:
tj=tc+ψjt*pd
tc为芯片外壳温度
ψjb,指的是junction to board,结到pcb板的参数,计算公式为:
tj=tb+ψjb*pd
tb为pcb板的温度
ψjt和ψjb可被用来计算结温
原文标题:芯片又烧了?这个误区一定要避免!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eda365电子论坛】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功率器件动态参数测试系统选型避坑指南
医疗设备逐渐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全自动高性能电导率测量系统参考设计
dfrobotDC-DC降压电源模块5.5~28V转3.3V3A介绍
策略差异化比拼 友达、群创面板双虎力攻4K电视
芯片发热、损耗以及热阻概念
什么是芯片上的器官?
我们现在处于物联网当中了吗?
多维度入手打造稳定高效的自动测试设备,迎接集成电路融合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同轴连接器的型号与种类,同轴连接器选型建议及注意事项
JVC LX-UH1 DLP电影投影机:4K品质搭载德州仪器DLP470TE DLP芯片
一种基于FPGA的UART接口开发方案
瀚达电子单埠Wifi串行设备通讯闸道器 提高用户无网连接的高效传输
魅族Flyme6中的人性模式:不更新会后悔!
Euvis的应用较为广泛的通用应用模块有哪些
用Python爬取拉勾网不同编程语言职位信息
通过缩短测试时间减少ASIC设计中的DFT占位面积
pcb钉头产生的原因,原来如此
触控笔和电容笔的区别
双面电路板如何拆_双面电路板元件拆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