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已推动SPN形成了健壮的产业链

5g传输,承载先行并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当前5g承载网的部署时间已经十分紧迫,中国移动作为创新推出spn(切片分组网)技术的运营商,肩负着更重要的使用,因此中国移动正加班加点,只争朝夕,不断推动5g承载网的商用进程。
日前,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与it技术研究所项目经理韩柳燕在接受移动labs采访时表示,目前spn进展顺利,符合预期。中国移动已推动spn形成了“健壮”的产业链,为2019年预商用以及后续规模商用做好了准备。
spn形成“健壮”产业链,推出超20款商用设备 5g新场景给传输网带来新挑战,5g传输网的基础资源、架构、带宽、时延、同步等需求发生很大变化,对传输带来多方面挑战,在组网架构方面的挑战有5g ran需要cu/du分离,5g core云化核心网、up下沉,网元设备之间的联接变为云之间的互联组网。因此5g传输网的基础资源、架构、带宽、时延、同步等需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重构。
中国移动对5g业务需求以及技术发展做了深入的研究,对5g承载网提出了三个10倍的需求:容量提升10倍、性能提升10倍、每bit/s成本降低扫现在的1/10。
针对中国移动的网络现状,spn是优选方案。韩柳燕表示,“spn是中国移动提出的面向5g承载的创新传送网技术,具有低时延、大带宽、超高精度同步、灵活管控、网络切片等优势,除embb业务外,还能充分满足urllc及mmtc业务的需求。”
据韩柳燕介绍,spn具备四大关键技术: 一是面向连接的l3分段路由技术(sr-tp),实现三层到边缘,满足灵活组网需求;
二是切片低时延链路层技术g.mtn:将tdm复用和统计复用融合,实现网络切片和低时延转发;
三是支持wdm和简化的roadm技术,实现带宽扩展及光层灵活组网;四是基于sdn的管控,实现网络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网络转型与5g,无论是在技术能力层面,还是在管理运营模式层面,都给运营商带来了极大挑战。中国移动在选择合适自身网络特性、发展规划的技术spn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引导产业链,联合推动相关技术的应用。
韩柳燕表示,“中国移动通过制定技术方案和标准、开展实验室测试和现网试点等,已推动spn形成了健壮的产业链,目前共有五大厂商超过20款的商用spn设备推出,spn核心芯片和光模块完成国内自主研发,测试仪表已经具备针对spn oam等的测试能力,为2019年预商用以及后续规模商用做好了准备。”
众所周知,一个技术只有朋友圈不断壮大才能形成行业影响力。韩柳燕透露,“为了更好的满足前传、回传各个场景的需求,中国移动拟联合业界进一步推动前回传光模块、spn wdm光层组网等的规范和发展。”
spn进展符合预期,为商用提供依据 全球5g竞赛已经开始,各大通信运营商都在努力争取5g话语权,但要在短期内从标准到实现商用绝非易事。
按照中国移动此前规划,2018年下半年具备spn规模测试条件,力争2019年下半年具备商用能力。在谈到spn最新进展时,韩柳燕强调,“目前spn进展顺利,符合预期。”
资料显示,从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中国移动完成spn实验室测试环节。2018年下半年,spn已经从实验测试转向规模试验的测试。2018年q4开始,整个实验室测试会转向spn传输的现网城市,在广州、杭州、上海、武汉、苏州五大地市进行测试。
韩柳燕指出,“五大城市的现网试点测试验证了5g南北向及东西向接口承载能力、时延性能、切片能力、综合业务承载能力、管控能力、同步能力等六大能力,并测试了前传场景以及核心网集中化之后的干线传输场景,spn技术在业务转发时延/抖动、业务隔离、l3灵活转发、高精度时钟、新管控一体平台等方面的测试结果体现了其优势,为后续的试商用提供了依据。”
在通信领域,一个标准只有成为全球性的标准才能获得市场。在推动spn成为全球5g承载标准方面,中国移动更是不遗余力,在国际标准itu-t、行业标准ccsa、企业标准推进5g传输spn,在itu-t、ccsa立项spn,并完成制定5g传输技术规范、测试规范。
在2018年10月召开的“itu-t sg15”全会上,中国移动牵头提出的spn技术通过itu标准立项,作为g.mtn “interfaces for a metro transport network”。spn在itu立项, 是传送网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获得了国内外全球重要产业伙伴的广泛支持,表明在传输领域中国产业链的创新模式开始进入新的原始创新阶段。。
“中国移动很早就开始进行5g承载技术的研究和布局,提出spn的全新技术体系和概念,并通过其技术优势,赢得了产业界对这一技术方向的认可和支持。”韩柳燕透露,“在标准化推动过程中,中国移动在itu-t团结产业链各方,主导进行了大量的推动工作,在spn提出立项请求到获批的2年过程中,spn产业链各成员共提交了100多篇技术文稿,全方位解答了各类技术问题。不仅在大会和中间会议中发挥影响力,更重要的在会下与主席和报告人进行充分沟通,解决了itu管理层对spn关键技术的疑问,最终促成了spn成为5g承载的国际标准。”

AM5749高性别能Sitara ARM应用处理器简介
螺旋板换热器的型号简介及优缺点
俄罗斯自研Elbrus-8SV处理器性能实测
DSOX3034T维修是德示波器不开机维修
一种GPS移动设备的实现
中国移动已推动SPN形成了健壮的产业链
今日看点丨传华为Mate 60 Pro卫星通讯芯片由中电科下属研究院定制;苹果将包圆台积电年内所有 3nm 产能
无线网络摄像头+家庭私有云,引爆民用监控新市场
三星双卡双待手机E2152和Ch@t 322
常用的气象站设备有哪些?
Xilinx 助力华为加速云服务器
电动汽车充电桩联网解决方案
科技大佬齐谈人工智能,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杭州中欣晶圆首枚12英寸半导体硅抛光片下线 将加快大尺寸半导体国有化进程
信息时代下,云服务器是如何保障数据安全的
涡街流量计的选型建议
如何使用Python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
荣耀独立的阵痛期痛在哪里?
横河电流钳的使用注意事项
pcb电路板打样工厂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