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1.1释义
10 giga bit ethernet,缩写为10ge、10gbe,俗称万兆网,是一种以太网的传输标准,最初在2002年通过,成为ieee std 802.3ae-2002,它规范了以10gbit/s的速率来传输的以太网。
1.2分类
10g以太网的物理层包括10gbase-t、10gbase-x、10gbase-r和10gbase-w。
1.2.1 10gbase-t
10gbase-t(ieee 802.3an)通过非屏蔽双绞线或屏蔽双绞线电缆,cat-6的传输距离可达55米(180英尺),而cat-6a则可达到100米(330英尺)。10gbase-t采用在各种以太网中广泛使用的rj45接口。根据传输的特性,传输时频率需要达到500mhz,ieee 802.3an标准规定了用于10gbase-t的pam-16编码。在ieee std802.3ae-2002的标准中并没有10gbase-t,因为他是在2006的标准中发布的,其标准是ieee 802.3an-2006。
1.2.2 10gbase-x
10gbase-x使用一种特紧凑包装,含有1个较简单的wdm器件、4个接收器和4个在1300nm波长附近以大约25nm为间隔工作的激光器,每一对发送器/接收器在3.125gbit/s速度(数据流速度为2.5gbit/s)下工作。
1.2.3 10gbase-r
10gbase-r是一种使用64b/66b编码(不是在千兆以太网中所用的8b/10b)的串行接口,支持在光介质上传输。数据流为10.000gbit/s,因而产生的时钟速率为10.3gbit/s。
1.2.4 10gbase-w
10gbase-w是广域网接口,与sonet oc-192兼容,其时钟为9.953gbit/s,数据流为9.585gbit/s。
1.3发展
以太网的技术演进主要是以速度不断提升为标志的,从最初的1m、10m提升到10g甚至上百g,下图给出了以双绞线为传输介质以太网的速度提升和线束变化。
二、原理
标准制定者依靠4项技术构件使10gbase-t变为现实:损耗消除、模拟到数字转换、线缆增强和编码改进。10gbase-t沿用1000base-t的传输方式,仍然采用四个差分对同时双向传输,全双工,但传输的总速率高达10gbps,每对线的速率高达2.5gbps。在编码方面,不是采用原来1000base-t的pam-5,而是采用了pam-16编码方式。
在前面介绍的四种物理层技术里面,现在10gbase-r和10gbase-t是应用的比较多的,10gbase-r用于光模块的接口,10gbase-t则是电口,使用rj45和双绞线进行信号传输。
2.1结构
下图是从ieee 802.3an-2006截取的,可以看出不同的物理层标准之间的差异。
物理层即phy,分层为多个子层,主要完成数据编码校验和转换成模拟信号的功能。
xgmii,10g媒体独立接口(这里的“x”在罗马数字中表示10)用来使10g以太网下面不同的几个物理层对上面的mac子层透明。其实和百兆网里面的rmii接口是一样的性质,只是传输的数据高达10gbps,但是现在多用xaui来代替。
pcs,物理编码子层,用来对数据进行编码(在发送数据时)和解码(当接收数据时)。
pma,物理媒体连接子层,向pcs子层提供与媒体无关的方法,以支持使用面向串行比特的物理媒体。
pmd,物理媒体相关子层,定义物理层信令和媒体相关接口(mdi),以及所支持的媒体类型。需要指出的是,pmd子层是光信号子层,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光信号的发送和接收,而pmd以上的各层都是使用电信号。
wis,广域网接口子层,仅在广域网物理层中使用,它处在pcs子层和pma子层之间。广域网接口子层的作用就是进行sonet/sdh组帧。
an,自动协商子层(auto-negotiationsublayer),允许两端的phy通告其功能(速度,phy类型,半双工或全双工)并自动选择操作模式以在链路上进行通信,仅在10gbase-t中使用。
mdi,媒体相关接口,用来将pmd子层和物理层的线缆连接。
10gbase-t的结构包含pcs、pma和na三层,有mii和mdi两个接口。其pcs层前多了一个ldpc,这个是低密度奇偶校验功能(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2.2媒体独立接口
媒体独立接口是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和物理层(phy)之间的接口。xgmii是一种简单、廉价且易于实现的互连接口。我们也可以选择使用10千兆位连接单元接口(xaui)来以减少的引脚数来扩展xgmii的操作距离。当然,由于xgmii的线数太多,并且距离较短,现在基本都是使用xaui。
xaui和xgmii之间既是替代关系,也可是扩展关系,这里先给出xgmii xaui的图。
2.2.1 xgmii接口
xgmii接口的单端信号采用hstl/sstl_2逻辑,端口电压1.5v/2.5v,由于sstl_2的端口电压高,功耗大,现在已很少使用。xgmii的通信线分为数据线、控制线和时钟线,收发对称,数据32根,控制线4根,时钟线一根。
txd[31:0],发送信号线。
rxd[31:0],接收信号线。
txc[3:0],发送通道控制信号,txc=0时,表示txd上传输的是数据。txc=1时,表示txd上传输的是控制字符。
rxc[3:0],接收通道控制信号,rxc=0时,表示rxd上传输的是数据。rxc=1时,表示rxd上传输的是控制字符。
tx_clk,txd和txc的参考时钟,时钟频率156.25mhz,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采样数据。
rx_clk,rxd和rxc的参考时钟,时钟频率156.25mhz,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采样数据。
156.25mhz×2×32=10gbps。
xgmii的收或者发的32根信号线被分成了4个lane,每个lane有一个控制信号,他们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2.2.2 xaui接口
xaui借用了以太网“附加单元接口”的简称aui(attachment unit interface),首字母“x”代表罗马数字10,代表传输速率是每秒10g比特。和xgmii接口相比,xaui接口大大简化。xaui接口只有16条信号线,其中4对balanced差分线用于数据接收,4对balanced差分线用于数据发送,xaui接口是自带时钟的串行总线。差分对使用cml逻辑,ac耦合方式,耦合电容在10nf~100nf之间。每对差分线上的数据速率为3.125gbps,总数据带宽为12.5gbps,有效带宽为12.5gbps×0.8=10gbps(因为xaui总线数据在传输前进行了8b/10b变换)。
下面这张图是xaui接口发送端的规格。
这里只规定了差分信号的幅度最大是1600mvpp,marvell的88x3310里面使用的typical值是1000mvpp,最大值是1200mvpp,接收端允许的最大输入时1600mvpp,如下图所示。
差分对的阻抗要求是在2.5ghz测试条件下100欧姆±5%。相比于xgmii信号线数量大大减少,差分信号具备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从而简化了电路的走线设计。fr4 pcb板上,xaui接口的走线长度可达50cm,而xgmii接口的走线长度只有7cm。xaui接口的走线比较长,大大方便了pcb板的设计,背板走线成为可能。正如此原因,一般mac芯片不提供xgmii接口给用户使用。但是,在芯片内部xgmii依旧作为标准接口使用。在mac芯片内部,集成了xgxs(xgmii extendersublayer)子层,用来实现xgmii接口和xaui接口之间的双向映射,这就是前面那张图所展示的。
在xgamii互转的过程是这样的,源端xgmii把收发32位宽度数据流分为4个独立的lane通道,每个lane通道对应一个字节,经xgxs(xgmii extender sublayer)完成8b/10b编码后,将4个lane分别对应xaui的4个独立通道,xaui端口速率为2.5gbps×1.25×4=12.5gbps。在发送端的xgxs模块中,将txd[31:0]/rxd[31:0],txc[3:0]/rxc[3:0],tx_clk/rx_clk转换成串行数据从txlane[3:0]/rxlane[3:0]中发出去,在接收端的xgxs模块中,串行数据被转换成并行,并且进行时钟恢复和补偿,完成时钟去抖,经过5b/4b解码后,重新聚合成xgmii。
xaui接口有如下一系列的变种,rxaui、xlaui(40gb)、caui(100gb)等。
xaui接口可以直接接光模块,如xenpak/x2等。也可以转换成一路10g信号xfi,接xfp/sfp+等。
2.2.3 mdio接口
补充说明一下mdio需要使用一个电阻进行上拉。
2.3编码技术
pcs层是物理编码子层,用来对mac层通过xgmii或者xaui发送来的数据进行编码以便通过mdi传输,当然也同样承担着解码任务。编码完成的任务是保证高速的数据能正常通过线缆进行传输。10gbase-t需要每对双绞线上传输速率高达2.5gbps的数据,这是极其有挑战的,而编码技术在这里面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车载以太网中也面临着高速传输抗干扰的问题,那里使用pma3技术。在1000base-t中使用的pam5(5级脉冲调幅技术)调制技术。在pam5模式下,介质中传输的信号不再是简单的0和1,而是分成了5个级别(-2、-1、0、1、2)。这个分为5个级别的电平信号称之为码元,1个码元所能携带的多少个bit的信息取决于码元的特性和编码的方式。比如pam5,每个pam5码元最多携带2.32个bit(2^2.32=5),考虑到编码的效率及需要纠错码和同步码,所以最终1000base-t每个码元携带2个bit的信息。根据奈氏准则,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2×带宽,我们知道1000base-t的码元速率为125m/秒,所以要求至少有62.5mhz的传输带宽。
如果沿用1000base-t的技术,那10gbase-t的码元传输速率为1250m/秒,系统最小传输带宽为625mhz。这对传输系统的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如果提高码元的性能,让一个码元携带更多的bit,降低系统最小带宽,就需要强大的处理器进行编解码处理,那意味着成本的增加,这是一对矛盾。最后经过性能和成本的平衡,10gbase-t使用了pam16技术(16级脉冲调幅,采用-15、-13、-11、-9、-7、-5、-3、-1、1、3、5、7、9、11、13、15),pam16调制下,脉冲电压幅度分为16级电平,这样每个电压幅度可以表示4个bit的信息,其中3.125bit是有效数据,另外的0.875位用于辅助和校验等。当然,3.125和0.875都是平均值,800m每秒的码元速率,最小带宽要求400mhz。
为了让pam16能够安全的传输10gbps(ber=10^12),就需要设置一定的编码规则。为了能够提高ber,还要加入校验码进行前向纠错,10gbase-t采用的ldpc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是一种线性分组码,具有优越的纠错性能和巨大的实用价值,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性能最好的纠错码。ldpc码的性能能够逼近香农极限,同时这种逼近又是在不太高的译码复杂度下实现的,硬件实现简单,同样兼顾性能和成本。
在10gbase-t编码过程中。每64个bit信息,加上控制/数据的标志位组成一个65bit的块(block),50个块编成一个组(group),每个组加上8bit crc校验码。一共生成65×50+8=3258个bit,再附加上一个通道附加码一共是3259个bit。3259个bit分成2个部分,3×512bit(含通道附加码)通过无保护方式传输,另外1723bit再加上325个校验码,通过ldpc(1723、2048)保护方式传输,这样共需要512个128dsq编码(3×512+4×512),也就是1024个pam16符号。最终相当于每个pam16携带3.125个bit信息(64×50/1024=3.125),传输速率=3.125×800m×4=10gbps。10g以太网phy芯片的内部框图如下所示。
2.4mdi接口
10gbase-t使用的是rj45和cat-6以上规格的线缆进行传输,里面有四对双绞线线进行全双工通信。线序定义如下图所示。
下图为某款芯片mdi接口差分对的spec。
下图给出了不同规格的网线能达到的传输距离以及其对应的标准。
三、扩展
3.1命名规则
10g以太网采多种光纤媒介。光纤媒介的型号具体表示方法为10gbase-[媒介类型][编码方案][波长数],或更加具体10gbase-[e/l/s][r/w/x][4]。在媒介类型中s为短波长(850nm),用于多模光纤在短距离(约为35m)传送数据。l为长波长(1310nm),用于在校园网的建筑物之间或大厦的楼层间进行数据传输,当使用单模光纤时可支持10km的传输距离,而在使用多模光纤时,传输距离为300m。e为特长波长(1550nm),用于广域网或城域网中的数据传送,当使用1550nm波长的单模光纤时,传输距离可达40km。
在编码方案中,x为局域网物理层中的8b/1ob编码,r为局域网物理层中的64b/66b编码,w为广域网物理层中的64b/66b编码(简化的sonet/sdh封装)。最后的波长数可以为4,使用的是宽波分复用(wwdm)。在进行短距离传输时,wwdm要比密集波分复用(dwdm)便宜得多。如果不使用波分复用,则波长数就是1,并且可将其省略。
3.2ieee802.3ae端口类型
来源:机器之瞳
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 其售后问题也随之日益凸显
「墨影科技」获安达智能数千万战略融资,开启工业制造新变革
三星发布全新智能显示器: Tizen 操作系统 提供众多连接方式
防火漏电断路器简介
《2019年科技趋势报告》出炉:中国稳居AI研发全球第一
一文了解万兆网技术
2018年智能手机呈现的14大主流趋势 VR/5G技术是战场
中国移动 5G 700MHz 定位:补充 2.6GHz 上行和农村广覆盖
南桥芯片详解
光纤接入有哪些类型 光纤的连接方式有几种
VR通话永不掉线 《Pluto》要做安静的VR社交应用
高通超声波指纹扫描技术已被证实其安全性能不足
声控LED制作教程
中国电信率先攻克NSA共建共享关键技术
5G智能手机元年来了,为什么各大手机厂商还在发布4G手机?
每天收集你个人信息的APP超过1000种
AgilentE8364C大优惠啦E8364C网络分析仪E8364C
机房布线规范你知道吗
黄奇帆:疫情之下重构全球产业链的三点想法
风光互补控制器工作原理 风光互补控制器怎么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