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在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阴霾的笼罩下,全球经济下行,各行各业均受较大影响,led芯片行业亦无例外。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光电研究处观察,上半年受复工延期及海外订单缩减的影响,led芯片厂商营收呈现较大下滑。不过进入3q20,海外背光、照明订单回暖,国内显示屏需求也逐步起量,加上欧美植物照明市场的需求提升,芯片厂商营收回升,盈利能力亦有所改善。
沉寂2年之后,芯片产业迎来复苏期
过去几年,led芯片行业发展跌宕起伏,市场格局亦发生了较大改变。
纵观全球,2016-2020年期间,led芯片扩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扩产主力军包括三安光电、华灿光电、乾照光电、聚灿光电、澳洋顺昌和最新的南昌兆驰等,各家产能均有明显提升。led的终端需求依然是全球的需求,但是制造已经转移至中国大陆。台厂晶元光电以及韩国最大的led厂首尔伟傲世则转型高端产品,避开与大陆芯片厂的规模化竞争,欧洲厂商osram尚保留马来西亚的6英寸工厂,其他韩国小厂、欧美厂逐渐退出芯片制造,在大陆寻找代工厂。
2019-2020年,全球led芯片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前10大厂商产能比重,从2019年的82%上升至2020年的84%。2020年led芯片产能前五大厂商分别为三安、华灿、兆驰、晶电和乾照。
供给端,产能呈逐年增长态势,但是在需求端,行业却跌宕起伏。在经历了2017年需求旺盛的一年后,led终端需求于2018年下半年开始进入低迷期,且新产能的释放导致芯片市场供给过剩问题严重,厂商库存开始上升,价格持续下跌。2019年再经历中美贸易战,行业更是进入低谷期。
2019年,中国大陆厂商gan-led外延片产能约3753万片/年(4英寸,下同),产量约2826万片/年,平均产能利用率约75%。行业自2019年末逐步回暖,外延片需求量逐步提升,但是受covid-19的影响,2020年上半年大陆led回暖情况不如预期,不过进入3q20以来,多家芯片厂产能开满,led外延片需求量出现明显回升,到4q20,gan-led外延需求量达到290万片/月。
传统应用产业结构调整,高端照明和显示产品需求增加
过去几年,国内led芯片厂商扩产的主要方向为蓝绿光外延片,应用领域也主要在照明市场。led行业发展至今,照明依然是需求最大的应用市场。不过近两年,在背光、小间距及超小间距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显示类的led外延片需求量增加明显。
在照明领域,也发生了些许改变,北美大麻合法化及疫情造成的缺粮情况,促使植物照明市场大幅增加,高光效、全光谱的健康照明是又一市场推力。led市场的发展带动芯片的需求量增加,也推动了照明类外延片需求量增长,由于中低端照明产品市场竞争激烈,部分有技术实力的厂商逐渐削减中低端照明产能,转向高端照明市场,如华灿光电,原本普通照明芯片占到总产能的一半以上,不过2020年经过调整,背光、显示及高端照明的产能已成为主营业务,普通照明芯片比重越来越低。三安光电也减少了普通照明芯片的产能,转向高端照明市场。
新型显示、uv等新应用,推动gan-led外延需求增加
传统应用领域里面,由于高端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多,gan-led外延片的需求量亦同步增长;在新兴应用领域,mini/micro led市场的需求同样推动gan-led外延片需求的增长。
在mini背光方面,传统的背光方案采用led芯片的数量较少,以十级单位计算,而mini led背光使用的芯片数量以万级甚至十万级单位计算,虽然芯片尺寸减小,但是由于使用量是上百倍的成长,随着mini led背光显示渗透率的提升,mini led背光用的gan-led外延片需求量也将快速增长。
其次在mini显示方面,随着led显示逐渐进入商显等市场,mini led显示的需求将逐渐增加。由于随着显示屏间距的减少,像素点需求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因此对led外延片的市场需求量也将起到推动作用,尤其进入到micro led显示,一旦商业化,对外延片的需求将更加巨大。
trendforce集邦咨询观察到,mini led芯片的供给端,晶电已经实现批量出货,三安和华灿的供应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其他厂商也在计划进入mini/micro led芯片领域,且已经启动了产能建设计划。封装领域,包括国星、鸿利、瑞丰及中麒等厂商均有新的产能建设计划。在需求端,mini led产品目前已经面世,包括apple、三星和tcl等大厂,2021年都将大力推广mini led产品;micro led领域,商业化时间会往后推移,不过进入该领域的资本越来越多,商业化只是时间问题。
2020年末,mini led需求环比增长明显,无论是在mini显示或背光领域,包括晶电、三安和华灿等芯片厂商,出货量都有明显增长。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计到2025年,mini/micro led新型显示带来的led外延片需求量将达到1011万片/年。
除了新型显示应用,uv led亦是未来led应用的重点方向。2020年由于covid-19的缘故,大众杀菌、消毒的意识明显上升,这将会推动uv led产业的发展。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测,到2024年,uv led市场规模将达到10.2亿美金,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7%。uv led的成长也将会推动led外延片市场需求增长。
gan led芯片比重渐增,推动蓝宝石衬底需求增长
led外延需求的增长,也将会推动上游原材料需求的成长,其中最主要的原材料为led衬底。led衬底主要包括蓝宝石衬底(al2o3)和砷化镓衬底(gaas),蓝宝石衬底主要生产蓝绿光,砷化镓衬底主要生产红黄光,据trendforce数据显示,全球led蓝宝石衬底需求约占led衬底总需求的比重达83%。图2中gan-led外延片的量都主要是用蓝宝石衬底,少部分小规模厂商用si或者sic作gan-led外延片的衬底,主要包括晶能光电和cree,不过由于蓝宝石的整体优势,近年这些厂商的gan-led外延产品仍是以蓝宝石衬底为主,si和sic的比重较低。
全球几乎所有厂商的gan-led外延均是采用蓝宝石衬底,早期的led外延片生长,都是采用蓝宝石平片衬底,随着行业对led光效要求越来越高,pss(图形化衬底)技术应运而生。经过在蓝宝石平片上作图形化处理,可以增加光的漫反射,从而提升led芯片的出光率,提高亮度。因此,目前pss在gan-led外延片衬底的比重达99%以上。
目前蓝宝石产业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国产化,从晶棒、平片到pss,国内企业均可以自主生产。由于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led外延片生产基地,因此台湾地区及国际的蓝宝石厂商也在重点经营中国大陆市场,蓝宝石行业市场竞争亦较为激烈。
晶棒领域,行业领先厂商主要包括俄罗斯的monocrystal、国内的天通股份、奥瑞德、云南蓝晶和晶盛机电;平片领域,领先厂商包括福建晶安、云南蓝晶、秋冠光电和天通股份等;pss领域,领先厂商主要是东莞中图与福建晶安,其中东莞中图产能规模略大,其余厂家还包括博蓝特、徐州同鑫和台湾的锐捷、兆远等。
目前led的应用中,因为无论是照明、显示还是背光,都要对led的亮度有一定的要求。芯片单位面积亮度越高,意味着同样亮度的芯片,尺寸可以更小,从而降低成本,因此目前市场上的gan-led外延片都主要采用pss衬底。未来的新兴应用中,无论是mini/micro led显示还是uv led等应用,对亮度的要求更高,因此pss衬底也将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
全球来看,蓝宝石pss衬底目前主要的厂商均为国内的厂商,东莞中图是全球主要的pss厂商,芯片厂商中,除了三安光电自给自足外,其余大部分都是其客户。福建晶安是三安光电的子公司,主要供三安光电内部使用,三安光电是led业内龙头,芯片体量规模一家独大,因此福建晶安的pss总量也比较靠前。其他厂商规模相对较小,其中博蓝特于近日申报科创板上市已获受理。台湾地区的pss厂目前主要有兆远,其产能不大,依靠台湾地区led外延芯片产业基础,有着一定的生存空间。日本、韩国等地区由于led外延产能较低,因此当地pss厂商规模较小。
过去10年看照明,未来10年看显示,显示将会是支撑led行业继续发展的主要动能。目前来看,led行业市场需求已经逐渐回暖,led芯片厂商稼动率也逐步回升,且随着mini/micro led显示的商业化,led芯片的需求量将会明显增加,进一步推动led行业整体需求。
责编ajx
IMG iEW410超低功耗Wi-Fi IP 获大奖
Java、云计算、嵌入式等史上最全技术知识图谱秘籍
GDDR6给FPGA带来的大带宽存储优势以及性能测试
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使用复位?
rfid技术在零售业上有什么作为
沉寂2年后,LED芯片产业迎来复苏期
微生物气溶胶采样器概述及技术指标
耐威科技大力发展导航、MEMS、航空电子三大核心业务
深迪半导体荣登2021-2022年度集成电路设计中国IC独角兽榜单
武汉大学在生物传感器构建方面取得进展
千方科技筑牢智慧交通四全底座 金溢科技助力全国首个无杆ETC站落地
什么是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_数控机床重复定位精度详解
苹果最新5nm芯片性能优越 三季度财报苹果实现创纪录季度增长
日本将斥资24亿美元与美国建立联合芯片研究中心
5G赋能游戏产业驶入“快车道”,高通骁龙8系点燃胜利光芒
2020苹果发布会你会失望吗?今晚苹果发布会无iPhone12?
机械工程师和电气工程师哪个更有优势
如何区分贴片共模电感的好坏gujing
AI已成天气预报研究热门 能弥补传统数值模式的不足
【快讯】虹科无线实时传输和定位温度记录仪可安全空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