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电视: 高清晰电视 您是否希望享受非常清晰、感受强烈、让您身临其境的电视画面?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人们便开发了高清晰电视技术(hdtv)。高清晰电视是一种全新的电视广播标准,并完全源于现有的ntsc、pal及secam广播制式。
高清晰电视是自1954年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美国问世以来电视广播技术最大的一次创新。高清晰电视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高清晰画面,即使在大于40英寸的屏幕上其强度也不会损失。这些高清晰画面还可以在16:9的高宽比屏幕上显示,以便实现更强烈的效果和娱乐性。
高清晰电视的优势
1080条有效扫描行是传统制式的两倍(在ntsc制式下为480行,而在pal和secam制式下为576行),可以实现清晰、漂亮的画面。这些具备明锐效果的画面可以实实在在地传达画面主题的冲击力。1920* 1080i高清晰电视标准是当前的主流标准。
通过使用基于人类视野的屏幕高宽比,宽屏记录格式可以为您带来更强烈、栩栩如生的画面。16:9的更大屏幕接近于人类的视野,让您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高清晰电视的历史
对高清晰电视的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始于日本的nhk科技研究实验室(nhk strl)。研究从观察角度和屏幕高宽比开始,从而增强了真实性,最后决定了屏幕大小、扫描行数量以及电视观众离电视的标准距离,以便实现最大的真实性。nhk strl在1984年建立了muse体系,这是基于该实验室研究的一种模拟高清晰电视方法。而且,nhk strl提出了“hi-vision”一词,作为高清晰电视的流行叫法。
传统的电视广播体系包括北美和日本采用的ntsc 体系,英国、德国和中国采用的pal体系,以及法国、东欧和俄罗斯采用的secam体系。这些体系的不同之处在于扫描行数量,而扫描行决定了画面的分辨率。电视内容当然必须通过相应的地区广播标准体系来制作。这要求对扫描行进行转换,以便在采用不同广播体系的国家之间发送电视内容。 日本曾担心,当高清晰电视成为主流时这样的情形会重现,因此向ccir(现在的itu-r:国际电信联盟--无线通信部)建议,开发高清晰电视内容的演播室制作标准,以促进电视内容在全球的发送。
尽管早在1990年就制定了高清晰电视的演播室制作标准,但对扫描行数量等问题还没有达成一致。在发布了三个版本之后,扫描行数量在2000年通过的第四个版本中得到了统一。目前,高清晰电视的主要广播制式包括isdb、dvb及atsc,这些制式将在后面介绍;所有这些制式都采用了演播室制作标准所规定的扫描行数量。因此,我们可以说高清晰电视演播室制作标准的通过为高清晰电视奠定了基础。 数字广播和高清晰电视的开发和融合广播技术的数字化源于1982年日本nkl科技实验室提出的概念。这一概念被称为isdb(综合业务数字广播),它将移动画面、声音、文本、静止画面结合到了数字广播信号中。
在20世纪80年代末,广播数字化的一些基本技术,如数据压缩和纠错技术,都已面市。如今,广播技术已经成为了数字技术,为卫星广播、陆地广播和有线广播服务铺平了道路。高清晰电视技术也是数据技术。目前,主要的数字高清晰电视广播体系包括在日本开发的isdb制式、在欧洲开发的dvb(数字视频广播)制式、以及在美国开发的atsc(高级电视体系委员会)制式。尽管采用这些制式的陆地数字广播技术在包括日本在内的12个国家开始使用,但数字电视的发展已经遍布全球。
1964 日本的nhk科技实验室开始研究高清晰电视。
1982 nhk strl 提出了综合业务数字广播(isdb)概念。
1984 nhk strl建立了多重sub-nyquist采样编码(muse),这是一种模拟高清晰电视体系
1985 nhk strl 将“hi-vision”宣布为高清晰电视的名称
1987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邀请公众申请高清晰电视的陆地广播
1990 国际电信联盟--无线通信部(itu-r)批准了高清晰电视的演播室广播标准。
1993 建立了数字视频广播(dvb)项目。
1994 欧洲电信标准学会(esti)批准了dvb-s,这是一套卫星数字广播标准。
1994 etsi批准了dvb-c,这是数字有线电视的一套标准。
1996 bskyb 在英国利用dvb体系启动了卫星广播。
1996 canal+ 在法国利用dvb体系开始了卫星广播。
1997 etsi批准了dvb-t,这是一套陆地数字广播标准。
1997 fcc 批准了atsc (高级电视系统委员会),这是一套陆地数字广播标准。
1998 日本的电信技术委员会(ttc)批准了isdb-s,这是一套卫星数字广播标准。
1998 英国开始利用dvb体系进行陆地数字广播。
1998 美国开始利用atsc体系进行陆地数字广播。
1999 瑞典开始利用dvb体系进行陆地广播。
2000 第四版本的高清晰电视演播室广播标准得到批准,该标准统一了扫描行的数量。
2000 itu-r建议将isdb-t作为陆地数字广播标准。
2000 日本开始利用isdb-s体系进行卫星数字广播。
2000 西班牙开始利用dvb体系进行陆地数字广播。
2001 澳大利亚开始利用dvb体系进行陆地数字广播。
2001 新加坡开始利用dvb体系进行陆地数字广播。
2001 韩国开始利用astc体系进行陆地数字广播。
2003 日本开始利用isdb-t体系进行陆地数字广播。
2003 加拿大开始利用atsc体系进行陆地数字广播。
我国火星探测任务无线联试圆满完成
思亚诺成为中国下一代广播工作小组成员
LG计划2023年生产920万片大型OLED面板
齿轮箱可分为哪几类?有何特点?
湖北力争在2022年集成电路产业主营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
高清技术的概况及其里程碑
浅谈PCB连接器表面贴装(SMT)技术工艺步骤
ABB收购Codian Robotics BV,该公司主要用于高精度拾放应用
全国首个在高铁站投用城市管养机器人
可防止爆胎的MEMS传感器
区块链技术将助力DCI体系建构互联网版权基础设施
GTC23免费开放注册,邀您一起探索AI、加速计算及其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电动汽车安全事故频发,氢能汽车有望走向台前
关于电阻电容的小知识
同用一代神U骁龙625, 红米note4x与小米5x谁才是你心中的性价比之王?
单片机硬件简单介绍
MIT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通过触摸和周围环境交互
RS-485通信链路与电子围栏:RS-485 EMC鲁棒性展示
我国努力提升市民获得感 推动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
中国PCB制造商扩张HDI板产能,难在高端应用领域取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