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提升信息素养,培养智能时代的合格公民

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16日在北京召开,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做了“智能教育引领未来:中国的认识与行动”的主题分享。
钟登华认为,35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先生提出“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为中国的计算机产业发展铺垫了道路。而35年后的今天,要培养智能时代的合格公民,人工智能教育普及也要从娃娃抓起,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分享内容摘录:
提升信息素养,培养智能时代的合格公民
35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先生提出“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为中国的计算机产业发展铺垫了道路。35年后的今天,我们同样开始认识到,要培养智能时代的合格公民,人工智能教育普及也要从娃娃抓起,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过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使学生对人工智能实现从感知到认知,再到创新的提升,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校构建了一套“人工智能+x”中学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打造了人工智能大课堂,开设相关课程超过20门。
2018年成立了全国基础教育阶段首个人工智能实验班,并与澳门培正中学、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倡导在每年的10月组织开展“世界人工智能周”活动,初步构建起“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圈。
促进交叉融合,加强人工智能前沿科技创新和卓越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教育本身具有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智能时代,人工智能与教育也必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发展,要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双管齐下”。
例如,浙江大学通过交叉汇聚和协同创新,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2018年7月,浙江大学在国内率先设立了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交叉汇聚了计算机、统计、数学、医学、人文社科等不同领域的力量,培养人工智能复合型创新人才,并建设了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和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
2018年9月,发布实施了“双脑计划”,针对重大科技前沿和重大挑战问题,进一步推进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的交互探索和融合创新。
针对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钟登华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教育科学研究要加强交叉融合,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把教育科学研究与前沿技术研究结合起来,把理论、技术研究与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
关注智能教育的普惠性,智能技术应当成为解决教育不平衡问题的重要方法,而不应该使智能教育成为少数人的特权。
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挑战,注重社会价值引导,加强预防,保障数据安全和算法公平,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发展。

关于地物光谱仪的设计优点
电气继电器构造电路类型配置和输入/输出接口系统
ST60用于60GHz非接触式连接的毫米波射频收发器
车企做足技术储备,政策及时跟进,符合要求车辆将可在京测试
Oculus首款能够完全独立运作的6DoFVR装置将于2019年春季开卖
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提升信息素养,培养智能时代的合格公民
如何使用555定时器进行脉冲宽度调制以产生渐隐的LED效果
电压源与电流源二者之间的区别是怎样的
用于生物传感的高效纳米管NIR-II探针
Acrel-3000电能管理系统在包头苏宁广场项目的应用
安捷伦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中国联通发布2020 年 5G SA 新建工程无线主设备—— ASIC 芯片
在嵌入式领域里通过系统模块来降低硬件开发成本
高效能MCU助阵 LED照明系统增添智能功能
LED照明灯珠的应用领域及性能优势
东芝3相直流无刷电机控制预驱IC TC78B011FTG简介
华为nova 8系列有望在12月发布,延续OLED挖孔全面屏的设计
乐视网股份预计将于3月31日前完成交割
基于大语言模型辩论的多智能体协作推理分析
苹果iPad Pro2曝光 将配双摄像头“碾压”小米平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