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机中的芯片封装设计方案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伴着eda工具的不断完善以及工作的细分,从前觉得很专业的事情,现在变得门槛越来越低,闲下来的时候想想如果我依然只会画画原理图,画画pcb,那么迟早会被更加有精力、更加专业的人替代就觉得心慌。比如五年前,我当时能够完成一拖8的ddr3设计,在当时可以靠这个混口饭吃。然而现在你在去看,满大街的layout工程师,他们比我有精力、比我更渴望学习、比我更加容易接受新的eda工具和新的设计理念。因此我必需给自己找条更好的路,让自己的技术更加丰富起来,更加有能力去解决一些在当下很多人无法解决的问题。 我觉得在未来,底层的layout也好,数字电路设计也好,基本一个普通的大专生培训3个月就可以非常轻松的上手,毫不夸张的说,只要你懂欧姆定律,就可以实现一个平板电脑的设计,因为现在的很多功能都已经sip到了芯片内部去了,哪怕是模拟的rf部分,现在也将lna、switch等等射频电路集成了,前端只有做个天线的阻抗匹配即可,所以你可以看到,其实技术依然在,只是越来越多的活被做芯片人干掉了,所以我以时俱进,去干一干系统集成的一个部分:如何通过芯片级的设计去解决一些板级发生的问题。
在研究挖矿机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
由于芯片的电流非常的大,传统的芯片vcc和vss的焊盘设计见下图:
上图设计,工程师一般要把die放置在vss焊盘上,因此我们会看到,电流的流通路径必然会是从vcc焊盘取电,然后通过基板在通过die的ball传递到内核,在经过die的ball传导到基板在下到pad在回到电源负极,见图,
如果电流很小,那么我么可以不用考虑这个路径上的阻抗导致的drop。然而btc的芯片过电流往往会是30a以上,因此我以30a模拟仿真了下数据,可以发现一些端倪:
上图可以看到,红色部分为vcc焊盘下方,设置的输入源,我们看ir-drop可以看到,在die的下端明显压降远远大于上端。这就会造成一个问题:die下端的单元获取到电压会低于上端电压,进而如果按理论vcc=0.5v供电会导致下端的计算单元的正确率低于上端,如何解决该问题呢?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加压:把电压抬高到下端能够达到0.5v,但是这样造成一个新问题:上端的单元供电电压偏高进而造成功耗增大。。 ^. e’ w“ |; z$ u
以上问题,如果是一个原理工程师或者pcb工程师或者单纯的substrate工程师都可能无法真正的认识到并做出改进,因为实际上对于封装工程师而言,也许他不会意识到系统设计上的大电流给后端造成的困扰,而原理图工程师由于不清楚封装设计原理从而无从下手,很好,我发现我可以做这件事,因为我既懂得板级设计又懂芯片设计,应该有机会靠这个混碗饭吃。1 p& q” \/ c3 e4 r
如何改进改办法呢?我们还是要分析一下,用的知识点不懂,就是欧姆定律:压降大原因是阻抗大,为什么阻抗大?是因为过电流层只有基板上的铜,而这个铜一般只有30um,在30a的电流下,催生了如此大的压降。因此改进点就是:如何降低路径上的阻抗。方法如下:- s4 m. p5 a2 ` {。 x8 d9 v/ j
1、基板加层。我去,太贵了。
2、基板铜厚增加,一样,太贵了。
3、减短路径。
我考虑了下,第三个办法应该是可行的,如何减短路径?我把焊盘重新调整了下:
上图的改进点在于,我将电源的焊盘延伸下来了,由于pcb铜厚可以做的2oz,因此可以大大减小路径阻抗,同时由于四周都进电源,也能侧面减小路径,看一下仿真图:
结果果然:very good!
真想做一下这个测试,可惜做一个16nm的芯片从rtl设计到板级 没有2000万是下不来了,遗憾没有办法实际来验证一下这个结论。然而从这里有可以看到,越往芯片级的设计,越需要设计者考虑的更加的充分,做好仿真,通过理论和仿真进行对比,进而做出最优的设计,因为你再也不敢说:错了没事,咱在打一板不就得了。

仍是最大亮点:MWC 2015可穿戴技术盘点
金升阳1W超高输出精度DC-DC转换器
手机和笔记本为什么青睐Type-c接口
GD32成为智能家电的电机控制核心
电解电容不是有正负极的吗 怎么能起到滤除交流波的作用呢?
矿机中的芯片封装设计方案
智慧水务物联网系统,实现多种数据共享与及时管理控制
4种将M2TS转换为MKV的方法
基于单片机的低功耗显示屏设计
IT8700P多通道电子负载测试转换器解密
英国针对华为的打压升级,华为却获沃达丰力挺
如何优化微处理器的功耗特性
Maxim推新型环路供电温度变送器 实现高精度工厂温度测量
飞利浦推出最新心电图机TC50/30
令令开门二维码门禁系统有何优势?
Uber准备在尼泊尔建设数据中心,不会完全退出亚洲市场
电子货架标签----系统特性小结
电工最基础电路之电机正反转
接触器选型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iPhone 6s/Plus的苹果A9芯片相比A8有何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