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认识光电器件

光电器件(optoelectronic devices)是以光-电子(或电子-光)转换效应为工作原理的各种功能器件的统称。早在19 世纪末人们就已经开始研究硒(selenium)的光电现象,并导致了后来硒光电池的应用,这比晶体管的发明早近80年。但由于当时的认知水平相当有限,光电器件的发展较为缓慢。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赫兹(heinrich r. hertz) 在进行电磁波实验时,观测到电子在光辐射下从物体表面逃逸的情况,从而揭示了光电器件的物理基础—光电效应。1916年,阿尔伯特 •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依据量子理论完善了光子与物体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将光电效应的本质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并因此获得 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20世纪 30 年代后,人们对半导体物理特性的研究,特别是对半导体光学性质的研究,进一步夯实了光电器件的物理基础。
光电效应划分为光生伏特效应、光电导效应和光电子发射效应。根据工作机制以及应用的差异,光电器件主要归为三类。第一类器件为光电探测器或光电接收器,如雪崩光电二极管 ( avalanche photodiode, apd)等,目前广泛应用于传感、探测及通信领域。受到辐射后,这一类器件的电学性质可以发生改变,从而将探测到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电信号的分析结果获取所需信息。第二类器件为电致发光器件,可实现电信号到光信号的转换。发光二极管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和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 ld)是其典型代表。发光二极管具有寿命长、成本低、光谱范围宽等诸多优点,广泛用于显示和照明等领域。激光二极管的光谱较窄、方向性强,广泛应用于大容量、长距离的光纤通信系统以及光电集成电路。第三类器件以太阳电池(solar cell)为代表,实现了光能到电能的转化并可将其进行存储。这类器件能把太阳能以较高的效率直接转换成电能,以低运行成本提供电力。
如今,光电器件已经渗透到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遥感、制导、红外探测、医疗检测、手机、相机、家用摄像机、显示器等,应用范围从军事国防扩展到民用商品,产业结构与规模日益庞大。与此同时,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原理的不断发现与应用,各种高性能光电器件将不断涌现。


废旧电池材料
高压传感器工作原理_高压传感器作用是什么
华为副总裁徐家骏离职:年薪千万工作感悟十二条
百度能再次战胜谷歌吗?
2021行业信息化竞争力百强成果重磅发布
简单认识光电器件
边缘计算的现状及五个优秀行业应用案例
5G+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的发展
DSP助力同质癌细胞进行药物治疗后的克隆命运研究
努比亚X无刘海屏的全面屏 让你吃鸡更轻松
存储巨头调涨晶圆!三星带头涨价,长江存储紧跟步伐
如何保护自动驾驶系统的数据安全?
各类金属材料在医疗外科手术器械上的应用
格创东智凭AI视觉检测产品,获TCL年度技术创新一等奖
英特尔至强处理器新动态:Sierra Forest已进入通电验证阶段
中国最新一代芯片——麒麟980来了!这是中国反击的辉煌一刻!
如何开发一款带有4路逻辑分析的示波器
适用于5V和12V电压轨的备份解决方案
新能源智慧物联网项目开工仪式在福全科创产业园举行
力士乐液压阀的失效模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