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路面积对电路EMC特性的影响分析

我们都知道信号线与回路的环路面积对电路emc特性影响很大,理论上环路面积越大,信号的天线效应越明显,emc特性也越差。其实除了环路面积,电路设计中另一指标对emc特性的影响还更大。下面通过实验演示给大家介绍。
试验示范
图一 印制电路板配置
实验演示包括印刷电路板上的两种配置:共面带状线和微带线(图一)。两条线的长度l= 100毫米。共面带状线:ws(信号线宽) = wg(地线宽) =0.5毫米。两条走线之间的距离d = 0.5 mm。微带线:ws (信号线宽)= 0.5mm。微带线下方的接地平面宽度为wg= 26 mm。介质高度为h = 1.5mm。铜厚度为35微米,fr4板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为εr = 4.7。图二为演示demo板:
图二 共面带状线和微带线的测试样板
图三为实际测试布置。测试板上两线路一端接sma 50ω负载。线路另一端的用1m长的编织同轴电缆线连接到rigol dsa815频谱分析仪的信号输出口。信号输出口产生在30-100mhz的频率范围内100dbuv(100mv)的信号。两线路中差模电流idm=100mv/50ω=2ma。使用电流探头检测同轴线缆上的共模电流icm。电流探头连接到频谱分析仪的输入端,频谱分析仪设置最大保持记录共面带状线和微带线上的共模能量。
图三 共面带状线和微带线共模电流测试布置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高频信号电流的环路面积。对于共面带状线,信号电流环路面积近似l×d = 100 mm×0.5 mm = 50 mm2。微带线的信号回路面积是l×h = 100mm×1.5mm =150 mm2。在我们的实验演示中,微带线比共面带状线的电流环路面积大3倍。在高频(》 mhz),信号回流会走路最低阻抗径,也是最小电感的路径,通常这条路径也是最小环路面积的路径。电流会尽可能靠近输出电流的路径返回。在微带线的情况下,大部分返回电流直接在信号线下方的地平面回流。
测试结果和讨论
测量结果如图四。共面带状线比微带线回流环路面积小三倍的情况下,在30mhz-300mhz的频率范围内,共面带状线比微带线共模能量还要高,最多高20db。
图四 测试结果
我们知道地线上共模电压的多少取决于地线的分布电感:vcm = idm×2π×f×lg。可用如下公式近似的计算地线的分布电感:
地线分布电感lg(h)与h(m)成比例,并与wg(m)成反比。
微带线配置参数为(h=1.5mm,wg=26mm),通过公式计算的: 微带线的地线分布电感约为:lg= 36nh / m。共面带状线配置(d = 0.5 mm,wg = 0.5 mm),地线分布电感约为:lg = 300nh / m,共面带状线的地线分布电感将近是微带线的10倍。
总结
从实验中我们了解到,虽然微带线的差模电流回路面积是共面带状线的3倍,但微带线的共模能量在频率范围内却要低得多(20 db)。造成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地线的分布电感。微带线的接地平面具有比共面带状线接地走线低得多的分布电感,这样导致微带线地线上的电压会更低,因此共模能量也会更小。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emc设计中的一个重点是:
尽量最小化地线(信号回流)的分布电感。
在印刷电路板上如何实现?
1.缩短接地回路引线长度。
2.信号线靠近接地平面。
3.增大接地线的宽度或直接使用接地平面。


艾默生EC10系列PLC在砌块成型机上的应用
3月新机潮流!华为P10、努比亚M2、iPhone 7 Plus红色版、荣耀8青春版、荣耀V9这五款手机你选谁?
分析方波中的频率成分,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是如何叠加成为方波的
长电科技“蛇吞象”的思考
单片机的程序编写以及单片机的开发技巧
环路面积对电路EMC特性的影响分析
科技新闻:苹果A13处理器曝光:代号闪电
74ls273引脚图及管脚图(带真值表和引脚功能)
CCEF2011:汉王电纸书d21
为啥苹果还不推出可折叠iPhone? 外媒给出这三大理由
指纹识别如何颠覆信息安全
2022年,金航标萨科微再扬帆起航!--金航标萨科微虎年新春全员鼓劲大会
广东电信正式启动了粤港澳大湾区5G云计算中心项目
中兴通讯是元宇宙概念吗
光伏电站电能质量监测可使用16位SC1467,兼容AD7906
动力电池大模组专用导热结构胶
Level2层VCU架构的功能安全设计
如何让残障人士在互联网世界得到公平和平等?
移动互联时代专属人工耳蜗科利耳N7声音处理器----一机掌控,高效管理
多线程两种同步方式的操作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