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防疫抗疫工作中的得力表现,非接触类应用场景成为ai落地新的增长引擎。得益于此,具备“无物理接触、高效便捷、无人值守”等特性的ai人脸识别闸机在过去一年中获得了高速成长。调研显示,2020年人脸识别闸机出货规模达到41万台,同比增长50.2%。
总的来看,疫情催生的“无接触”场景需求和快速响应推出的口罩人脸识别相关技术方案是出货量骤增背后的两大关键因素。
无接触场景为ai落地把薪助火
人脸识别技术发展的最初阶段,人脸识别闸机主要应用在实名制场景中,像智慧工地,以及机场、汽车站、火车站之类的轨道交通领域等。随后,在设备智能化革新趋势下,人脸识别终端设备逐步进入校园、办公楼宇、社区、酒店等更多细分领域。
源自洛图科技(runto),单位:千台
从应用领域来看,人脸识别实现了从点到面的突破,但从其主要需求——人脸闸机近两年的出货量来看,增速并不明显。据调研,2019年人脸识别闸机出货为27.3万台,仅比2018年的23.8万台增长14%。相比之下,2020年的出货量则有了大幅提升。这主要得益于防疫抗疫所催生的“无接触”场景需求。非接触式的人脸识别+红外测温方案为其应用落地赢得了更广泛的认可。
据调研,有33%的人群认为人脸识别测温方案在实现了非接触测温的同时,也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23%的人认为测温效率高,提升了疫情防控工作效率;21%的人认为系统与后台大数据平台对接后,可追溯轨迹的功能很赞;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口罩人脸识别测温方便又安全,还能减少人工投入。
有了“无接触”场景的需求推动,加之智能化趋势创新驱动,人脸识别应用迎来了落地热潮。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调研,单位:%
迅速迭代升级,口罩人脸识别搭建落地基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无接触应用的核心,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也是无接触应用落地普及的关键。若技术尚未做好准备,应用效果将大打折扣,同时应用的落地推广也将停滞不前。实际上,对于疫情发生后出现的“口罩脸”常态,国内科技公司在2020年2、3月间就迅速推出了口罩人脸识别技术,并很快投入应用。
这当中,就有以“免费离线算法赋能”被称道的虹软视觉开放平台。除了通过免费、离线arcface 人脸算法赋能,帮助相关企业落地线下、线上多款“非接触应用”之外,虹软视觉开放平台在2020年3月推出了“口罩佩戴检测算法”、“戴口罩时的人脸识别算法”等相关技术,全力支持“抗疫”应用的研发落地。
要知道,大面积遮挡下的人脸识别一直都是公认难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佩戴口罩时会遮挡大半张人脸,这让以面部特征为依据进行身份判定的人脸算法无法准确检测人脸位置、定位五官关键点,识别效果大大降低。同时佩戴口罩还会影响人脸检测、跟踪等多个算法模块,此外相关训练数据短缺也是一大难题。
虹软视觉开放平台能在短期内攻克这些问题,离不开其多年的原创技术积累和强大的技术团队。通过提升人脸可见区域权重,增强眼睛、眉毛等局部区域的特征识别,虹软佩戴口罩下的人脸识别准确率达99.5%以上。据悉,过去一年虹软视觉开放平台帮助岩齐智能、一德文化、光启科学等合作伙伴推出了人体测温智能访客机、人脸体温检测机、ai热成像智能头盔等多款助力疫情防控的ai产品,在不同行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以看到,人脸识别商业落地局面进一步打开,ai技术在实用的道路上也越走越深。
大普技术与中国联通“空天地高精度同步联合实验室”成立及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成功举办
国内知名的半导体厂商Amlogic已经开启IPO通道
肉类水分检测仪可帮助我们解决“注水肉”的烦恼
电动助力车蓄电池常见故障的具体处理方法
Type-C拓展坞集成电源管理芯片 IM2603
从2020年出货量暴增看人脸识别闸机的发展应用
电池也要吃盐?碳化后可打造3D多层碳结构,可提升电容
已经变了味,Nokia8和现在的旗舰诺基亚8你喜欢哪一个?
三相异步电机使用星形接法还是三角形接法比较好
白度仪的作用是什么,它的意义是怎样的
国内光伏产业链价格迎来涨价潮
第七届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将于12月21日隆重举行
开关电源无输出的解决方法
“高能锂离子动力电池创新技术及应用跨界对接”活动召开
基于ZEDBoard构建图像处理通路(Block Ram版本)
携手地平线、楚航科技,极目智能产品方案亮相上海车展
基于一款全球范围流行的加密货币支付软件Bitpay介绍
朗德万斯宣布将启用LEDVANCE作为灯具品牌
安防芯片国产化迫在眉睫 整个行业技术成本逐渐降低
洲明科技--争当景观照明与显示屏“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