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的堆叠式CMOS传感器元件介绍

为了加速影像数据处理, 业界研发了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影像传感器中配备嵌入式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推出了配备dram的三层堆叠式cmos影像传感器,sony是最早发布这一产品的厂家,这款型号为imx400的三层堆叠式感光元件(exmor rs)是专为智能手机而打造的。
sony的堆叠式cmos传感器元件
sony的xperia xz premium和xperia xz两款旗舰级智能手机搭载了具有960fps画面更新率的motion eye相机模组。
这款三层堆叠的cmos影像传感器(cis)被面对背地安装在dram上,使得dram与影像讯号处理器(isp)面对面接在一起。
sony三层堆叠式cmos影像传感器的芯片横截面
sony在其较早的19mp影像传感器中使用双模拟/数位转换器(adc),为画素资料进行数字化。而今,该公司使用4层adc的结构提高读取速度,同时也改善了处理能力。
dram则用于暂时储存高速数据,然后再以传感器介面的最佳速率输出。
该设计使其能以1/120秒读取1,930万画素的静态影像,而在影片模式下可达到1,000fps的画面更新率,较以往产品的静态影像与动态影片分别提高了4倍和8倍的速度。sony可说是再次将手机相机的功能推至极限。
sony新开发配备dram的三层堆叠式cmos影像传感器
3d堆叠技术
3d 堆叠技术是把不同功能的芯片或结构, 通过堆叠技术和过孔互连等微机械加工技术, 使其在 z轴方向上形成立体集成和信号连通以及圆片级、芯片级、硅帽封装等封装和可靠性技术为目标的三维立体堆叠加工技术, 用于微系统集成, 是继片上系统( soc) 、多芯片模块( mcm ) 之后发展起来的系统级封装( sip/ sop) 的先进制造新技术。
微电子的模块已经实现 3d 圆片级封装( wlp)的 系统级封 装 ( sip ) 技术, 例如, cis rf 模块、m em s 封装、标准器件封装, 已有量产, 2009 年开始 3d tsv 堆叠时代( 3d tsv stack era ) 的到来,模块化芯片、闪存及 dram , 通过堆叠以获得增强的内存容量。
3d 堆叠的主要形式和分类
目前有多种基于 3d 堆叠方法, 主要包括: 芯片与芯片的堆叠( d2d) 、芯片与圆片的堆叠( d2w ) 以及圆片与圆片的堆叠( w2w) 。
d2d 堆叠方式是当前系统级封装( sip) 方式的主要互联方式, 该堆叠方法主要利用引线键合的方式, 实现3d 方向芯片间的互联, 如图( a) 所示。d2d 方式虽然可以实现3d 堆叠, 提高系统集成度, 但由于主要使用引线键合方式互联, 限制了系统集成度进一步提高, 并由于引线会引入寄生效应, 降低了 3d 系统的性能; 
d2w 堆叠方式利用芯片分别与圆片相应功能位置实现3d 堆叠,如图( b) 所示, 该种方式主要利用 flip-chip( 倒装)方式和bump( 置球) 键合方式, 实现芯片与圆片电极的互联, 该方式与 d2d 方式相比, 具有更高的互联密度和性能, 并且与高性能的 flip-chip 键合机配合,可以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率;
w2w 堆叠方式利用圆片与圆片键合, 实现3d 堆叠, 在圆片键合过程中, 利用 tsv 实现信号的互联, 如图( c) 所示, 该种方式具有互联密度高、成本低并且可同时实现圆片级封装( wlp) 的优点, 可以实现 ad、i/ o、传感器等多功能器件的混合集成。 
对于 d2w 和 w2w 堆叠方式,从生产效率的角度, w 2w 方式效率最高, 但从成品率角度考虑, 由于 d2w 方式可以通过筛选, 实现合格芯片( know good die, kgd) 之间的堆叠, 因此成品率较高; 而 w2w 方式, 无法通过实现事先筛选,
会严重影响堆叠的成品率。 
对于 w2w 堆叠方式, 必须严格控制芯片及 3d 堆叠工艺的成品率, 否则, 随着堆叠层数的增加, 成品率将大幅下降。对于一个需要 3 层的堆叠工艺来说, 必须将圆片成品率及层叠成品率均控制在 98%以上, 才可能获得 90%以上的 3d 堆叠成品率。
层间互联技术——tsv
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看, 基于 tsv 技术的3d 堆叠技术, 将是微电子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也面临许多技术挑战, 如 tsv 技术、超薄片加工技术( 临时键合、减薄等) 、异质键合技术、层间对准技术等等, 其中, tsv 技术最为关键。
穿透硅通孔( tsv) 将在先进的三维集成电路( 3d ic) 设计中提供多层芯片之间的互连功能, 是通过在芯片和芯片之间、晶圆和晶圆之间制作垂直导通, 实现芯片之间互连的最新技术。
与以往的ic 封装键合和使用凸点的叠加技术不同, tsv 能够使芯片在三维方向堆叠的密度最大、外形尺寸最小, 并且大大改善芯片速度和降低功耗的性能。
采用硅通孔技术( tsvs) 的堆叠器件
tsv 与目前应用于多层互连的通孔有所不同,一方面 tsv 通孔的直径通常仅为为 1~100 μm , 深度 10~400 μm, 为集成电路或者其他多功能器件的高密度混合集成提供可能; 另一方面, 它们不仅需要穿透组成叠层电路的各种材料, 还需要穿透很厚的硅衬底, 因此对通孔的刻蚀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
目前制造商们正在考虑的多种三维集成方案, 也需要多种尺寸的t sv 与之配合。等离子刻蚀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存储器和 mem s 生产的深硅刻蚀工艺, 同样也非常适合于制造 tsv。 
利用3d 堆叠技术实现微系统, 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突破摩尔定律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中利用mems 技术实现 tsv 互连, 是该技术的核心技术,必须重点解决与突破。


如何用OpenCL实现FPGA上的大型卷积网络加速?
毫米波雷达用于监测生命体征信号的技术解析
交易所黑马CoinAll竟抢上火币、币安投资的项目意欲何为
基于CAN总线的RS-232串口设备远程通信
晶振的测试电路,Crystal test circuit
SONY的堆叠式CMOS传感器元件介绍
魅蓝E2和魅蓝X哪个值得买?全方位区别对比评测分析
电路板厂布线设计的顺序
MAX6143 高精度电压基准,带有温度传感器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推动广州半导体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对本地半导体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创业务流程平台软件V9.2获得鲲鹏Validated认证
首款5G手机正式发布_年度旗舰三星S10系列手机值得拥有
云化的竞争,虚拟无线接入网才是趋势
小型边缘计算网关设备如何快速上云
基于CC3100的低功耗物联网应用电路设计
Amazfit最新款户外智能手表实际表现如何?
什么是单向导电性
LED电子显示屏载入不上的原因
半导体是什么,半导体的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