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的进展比预计得更快。
“我们说5g的第一个标准有可能在2018年一季度发布”,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张建国说,但这实际提前到了2017年第四季度。“这预示着5g已经从一个无线技术上升为一个产业竞争。”而第二个标准也将在今年年中冻结,5g将正式进入预商用阶段。
5g前夜,兴奋与纠结
按照既定的时间表,2020年将是5g正式商用的日子。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几乎所有利益相关方都在摩拳擦掌:
华为与沃达丰完成首次5g通话测试,并在巴展上发布首款5g芯片——巴龙5g01;
中兴联合高通、中国移动完成了全球首个端到端系统测试;
英特尔在平昌冬奥会上进行了全球最大规模的5g技术演示……
在这一众厂商中,态度最积极的要属通信设备企业,这是跟他们难以完成的业绩相关。
“4g网络大扩容已经结束,今年的任务很难完成了。”秦望在国内某通信设备企业运营商部门工作了数年。今年,还在这个部门工作的朋友向他抱怨。
如今,4g的用户数在整个无线用户数里已占到了百分之六七十。“该转的都转了,扩容的量很少了,但kpi还是像之前这么多。”
在这种形势下,通信设备厂商,国内以华为为代表,国外以爱立信为代表,都希望下一波技术尽早投入使用,尽早变现。“如果按照已有的4g模式来建5g网络,要大几千亿元,甚至上万亿元的投资。”
5g商用后,华为手机驱动的无人驾驶车也许离我们会越来越近。
与积极的设备厂商相比,电信运营商态度有些微妙、纠结,或者说有些“害怕”。尽管中国移动已经在多个城市进行5g测试,但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在2018年的工作规划中,只字未提5g。而他在“做好六方面工作”中提到的第一点,是“稳固4g发展”。
“从商业角度来看,相比于美国韩国,中国运营商做5g的动力没有那么强。”strategy analytics分析师杨光对ai财经社分析,中国移动在2013年底才拿到4g牌照,到现在不过四年多时间,而联通和电信拿到4g牌照的时候已是2015年年初。
“移动通信是十年一代。”杨光说,相比之下,美国的4g从2011年前后起步,到2020年正好十年,市场培育充分,有足够动力去做下一代的通信技术。
“5g基站数,预期将成倍增长,巨额投资面临挑战。”中国电信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毕奇曾表示,4g的基站价格是3g的一倍,预计5g基站的价格是4g的一倍。
如此高昂的投资额有些让运营商吃不消。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在两会上建议,可以通过共建共享等方式,降低运营商的风险,满足万物互联时代下数据生产和传输需求。电信和联通的规模都没有移动大,财力更不及移动。
这是一笔并不难算的账。中国移动每年的收入大概是1000亿美元,而每年拿出2000亿元人民币用于投资,这笔钱中相当一部分用于无线部门。
高昂的投入却未必能换来海量的收入。运营商知情人士算了一笔帐:现在,中国移动的用户,平均每个月贡献10美元。而物联网覆盖下去之后,尽管数量庞大,运营商却不一定能挣到钱,甚至可能是亏本服务。
物联网需要网络升级,但每个用户平均收入值(arpu)却很低。典型的如无线智能电表,远程抄表服务,如果每个月收一两块钱,看上去不多,但电力公司心疼,移动公司又嫌少。
即使在运营商内部,对5g的态度也有分歧。“研究院可能站在技术创新的角度会比较支持,但网络建设部门考虑到庞大的测试工作,更倾向于用成熟的4g网络。”杨光对ai财经社分析,5g由于采用的是高频段,需要建设更多基站,背后也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
“按照原来的渠道,新的应用和场景在哪?能看到的就那几个,而且你只是看见了,未来能不能收上来钱还不一定,这里有商业模式问题。”秦望表示,只能去找新的场景。
“这就是怎么去平衡长期的国家战略与短期的运营商利益的问题。”杨光说,一方面,运营商作为企业,需要考虑投入产出比。而另一方面,作为国有企业,运营商还要考虑促进整个社会转型,也要承担社会责任。
“在5g部署上,绝不能再犯下4g时的策略错误,即不能过迟建设网络。”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直言,当年联通在3g上有很大的先发优势,第一个拿到成熟的3g牌照,但后来却在4g时被中国移动抢了风头。
王晓初也承认,现在5g的技术和商业模式想的还不是很清楚,“还要给制造商和研发机构一些时间,……,国际公司和中国公司都要审慎,根据商业模式制定投入和应用的点。”
“商业模式现在肯定是不清楚的。”strategy analytics分析师杨光说,5g的全新应用场景带来了新的机会,“实现这个场景却需要漫长的过程”。5g用到无人驾驶汽车还需要多长时间?工信部部长苗圩给出的答案是8-10年。短期看,5g最主要的商业模式还是靠移动宽带挣钱。
华为高通暗战
只有高通组的局才会聚齐如此多的通信行业大佬。
3月13日,特朗普否决了博通对高通的收购案,理由是“如果博通并购了高通,美国在创新科技和5g标准领域的领先地位可能会输给中国。”而博通的一位前员工对ai财经社透露,博通与华为中兴等中国公司的密切业务往来,是美国考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5g标准争夺背后的利益尤为惊人。谁主张的标准获得通过,意味着早期的专利积累将发挥优势。当年高通因为在3g、4g上万件基础专利,让其赚得盆满钵满。无论是从国家战略,还是从企业自身发展,自己支持的标准获得通过,背后将带来丰厚的利益。
从现在的竞争形势来看,华为已成了高通强劲的对手。虽然双方依然存在差距,但这个差距在逐步缩小。
但杨光认为,并不应该过分强调企业之间的竞争。“华为和高通处于产业链的不同层次上,高通在芯片这环里还是比较有优势的,华为在系统设备也是一个领军企业。”杨光认为,华为即使生产手机芯片,也仅限于自己使用,并不会对高通造成太大冲击,“而电信市场,最核心的目标是形成全球统一的技术标准,大家合作把蛋糕做大。”
“网络点燃了我们”
苏波碰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他是一家ar眼镜企业的创始人。他创办的0glass专门为制造企业生产ar眼镜,部分替代人工检修设备。但他承认,现在大部分工厂都抱着尝试的心态,糟糕的用户体验使得ar眼镜出货量十分有限。
事实上,在2015年前后,ar和vr一度受风险投资追捧,如今却迟迟未能迎来爆发的节点。他们遇到的一个普遍尴尬是戴着头晕。原因有两个:分辨率太低,刷新频率太低。
ar和vr的特效没有办法在4g环境下比较好的实现。眼睛看外部世界的刷新频率大概为300多赫兹。而当前的vr头盔的刷新频率最高也才100多赫兹。眼睛对于分辨率的要求是8k,现在的vr头盔一般只有2k,感到晕一点也不奇怪。
英特尔曾对cpu的渲染做了大量优化,在固定网络上运行,发现依然无法流畅带动vr设备。“ar/vr没有爆发,一个重要原因是技术达不到。”
“别小看一个体验升级,这是革命性的应用。”苏波说。最早做智能手机的厂商是***的htc,那是2000年,但等到智能手机真正爆发已经是2007年前后。原因显而易见,在2g网络才刚刚铺设的年代,完全没有办法带动智能手机的使用。
3g网络正式商用后的3年时间,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达到了一半。“网络点燃了我们”,苏波说,他同样相信,5g将带动ar应用的普及。
5g的应用想象远非限于ar和vr。外界根据它的特性,把5g的应用场景总结成了三类:
一是宽带增强,几秒钟下载一部电影,多路4k高清视频同时流畅播放,360度的全景直播,以及ar/vr等技术将被广泛使用。
二是高速率、低时延,这将适用于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领域,驾驶员在几十公里外发出的操控信号,10毫秒之内就能传达到车辆上。相比之下,人的每次眨眼是100毫秒左右。
三是海量连接,这适用于物联网的特性,每平方公里内能够达到上百万的连接。
“当前已完成的第一个5g标准,主要针对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的应用场景。”华为张力锋对ai财经社说,宽带增强也是当下最迫切、最容易实现的场景。vr、ar、全景直播、4k高清电影等等,都将在不久进入人们的生活。一秒钟下一部高清电影,这是5g时代人们热议的话题。
5g可能会把vr和ar救活。
数字化技术引领精益生产新篇章:变革与机遇
芯片IP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
打游戏用什么手机比较好,rog3游戏手机你不容错过
生态创新拓展宽带商业边界,拥抱智能世界
C200/C210 PCB布线指南
5G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出乎意料的改变?
初学者应购置些什么?
微软发布一种可以让你用自己的想法来控制电脑和应用程序的阅读设备
充电桩的那颗半导体“心脏”
重磅消息,小米6的RAM不是4GB起步,而是6GB起步
何小鹏:认为智能汽车是个生态,制造只是智能汽车生态的一部分
基于FPGA和IP核的FIR低通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联想来酷:战略合作重塑精准服务下的智慧零售新格局
常用的比特币钱包有哪些
国家发改委:为民企参与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本田将与SNAM合作实施电动车和电池组回收计划
东进技术前沿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5G市场竞争一触即发,高通、华为、三星谁将是最后赢家
700MHz+5G会形成一个怎样的新生态链
回顾2018年深度学习NLP十大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