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引言
kutateladze等人通过大量的荧光光谱实验,如 j. phys. chem. a, 2014, 118, 10487–10496,发现酮类分子具有双荧光发射,即 normal结构发射和由激发态质子转移(esipt)产生的异构体的发射,而醛只有normal结构的单荧光发射而没有esipt发射,这是一个比较反常的现象。对于醛类分子esipt长波发射带集体消失的现象,利用现存的机制还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因此,本项目中我们主要的研究目的就是探明什么原因导致醛类分子缺少espit荧光发射带,同时为激发态质子转移研究提供新的理解。
0 2 成果简介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和波函数从头算方法(nevpt2),本项目研究了10个酮分子和5个醛分子的激发态质子转移过程以及它们的荧光发射谱。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体系首先被激发到定域的明态(ππ*)。并且在明态附近有一个能量较低的暗态(nπ*),暗示着有一条内转换通道存在,它将导致荧光量子产率降低。为了研究激发态质子转移,我们计算了从franck condon到质子转移异构体之间的势能面,在nvept2水平下,质子转移是无垒的过程。所以对于醛和酮来说,质子转移应该都是非常快速的,按此结果,醛和酮都应该有esipt荧光发射,但实验并非如此,仅从电子结构的角度我们无法解释实验。再有,实验上认为的光照体系立即发生esipt而后通过isc到达三重态,通过鸿之微的momap软件计算了相应的荧光发射速率和系间穿越速率,结果表明实验机制是值得怀疑的。而后,我们考虑的核的振动耦合效应,通过比较发现,醛的n–h重组能都高于质子转移的能垒(沿着n-h振动模式),而酮的的n–h重组能都低于质子转移的能垒 (沿着 n-h 振动模式)。结果表明酮具有两个稳定的局域振动态,由此发两束荧光。而醛只有一个稳定的振动态,所以只能发一束荧光。这很好解释了实验现象:酮类分子具有双荧光发射,而醛只有normal结构的单荧光发射而没有esipt发射。
0 3 图文导读
图1 a1和k1主要的nto轨道和权重
图 2 通过线性插值方法获得的从 fc 点到 tautomer 之间的势能面
图3 a0 和k0 的n-h和c=o振动频率(v)和重组能(λd)
图4 a0和k0重组能 (λele) 和能垒(e )的比较
图5 考虑了振动耦合效应的荧光光谱
0 4 小结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和波函数从头算方法(nevpt2),我们系统地研究了醛 (o-aminoaldehyde)和酮(o-aminoketone)的激发态质子转移反应和荧光发射谱。结果表明质子转移是一个超快过程。n-h振动模式在荧光发射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最小能量路径(mep)我们构建了质子转移的势能面,在normal结构和tautomer结构之间存在一个能垒。通过比较发现,发现醛的n–h重组能都高于质子转移的能垒,而酮的的n–h重组能都低于质子转移的能垒。结果表明酮具有两个稳定的局域振动态,由此发两束荧光。而醛只有一个稳定的振动态,所以只能发一束荧光。这很好解释了实验现象:酮类分子具有双荧光发射,而醛只有normal结构的单荧光发射而没有esipt发射。随后,考虑了n-h振动耦合的荧光发射谱确认了这一物理图像,并且与实验结果一致。这项工作不仅阐明了醛分子缺少esipt发射的原因,而且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来研究激发态质子转移。
闭环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罗技发布新款无线游戏鼠标 提供1ms报告率几乎零延迟
基于无操作系统的STM32单片机开发
有助于数据集增强的GAN体系结构,包括样本增强和特征增强
丰田发布2023年全球销量数据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及荧光光谱的理论研究
Vishay推出节省空间的小型0402外形尺寸新型器件
3D打印技术在食品业的应用,给生活带来新鲜感
关于远程预付费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的分析
哪款手机音质效果好?魅族pro6,vivox7带你体验完美音质,听音乐就用HIFI音乐手机!
关于RFID测温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
聚光太阳能业务发展
伺服电机工作原理的简单说明
高效电源管理可延长电池寿命
机器人改变了整个物流仓储生产模式的格局
Qorvo®推出首款具有业界领先的性能的高可靠性全集成式汽车eCall开关
小小的整流桥堆为什么能走25A的电流?
SK海力士:挑战美国限制,推进中国半导体技术升级
光颉代理 功率电阻器 STR35 TO263 35W
2019年国内激光焊接设备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