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Vi:用标准化虚拟化技术来支持多租户,为不同类型虚拟网元按需提供支持

nfvi(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设施)是承载vnf(网络网元功能)的基础,其核心在于利用标准化的虚拟化技术来支持多租户,从而为不同类型的虚拟网元按需提供资源支持。通过研究发现,采用带有ssd(固态硬盘)缓存的磁盘阵列可以获得更好的时延和io性能,适用于nfv中以数据转发为主、数据容量扩展需求不高的业务场景,如vcpe、vepc、vbras、vims等。基于ip san的磁盘阵列兼容性、可维护性更高,可用于承载nfvi业务的整机框服务器。对于数据量较大、数据增长需求高的业务场景,采用server san可以获得更优的扩展性和成本。其中,对于性能要求不高,通用性需求更高的场景,ceph非常适用。
磁盘阵列
磁盘阵列是由独立的磁盘组成的具有冗余特性的阵列,能够提供一个独立的大型存储设备解决方案。磁盘阵列将多个物理磁盘合并成一个更大的虚拟设备,在提高硬盘容量的同时,还能够充分提高硬盘的速度,使数据更加安全,更加易于磁盘的管理。san(存储区域网络)采用光纤通道技术,通过光纤通道交换机连接存储阵列和服务器主机,建立专用于数据存储的区域网络。san经过十多年历史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成为业界的事实标准。san存储采用的带宽从100mb/s、200mb/s,发展到目前的1gbit/s、2gbit/s、8gbit/s、10gbit/s。
san结构
nfvi的磁盘阵列san结构主要包括fc san和ip san。fc san是磁盘阵列(raid)通过fc通道协议与其他设备相连接。fc协议实际上解决了底层的传输协议,其高层协议仍然采用scsi,数据处理是“块级”(block level)。ip san利用了基于高速以太网协议(tcp/ip协议)的iscsi(互联网小型计算机口)技术,实现在ip网络上运行scsi协议,使其能够在诸如高速千兆以太网上进行快速的数据存取备份操作。fc san和ip san的优劣势对比如下。
1.成本方面,fc san需要专用的fc网卡、fc交换机等专用设备,购买成本较高;ip san成本较低,布置简单,管理成本低,购买的网线和交换机都是用以太网,甚至可以利用现有网络组建san。
2.传输距离方面,fc san受到光纤距离的限制,而ip san基于ip网络的天生优势使其没有距离的限制,很容易实现异地存储、远程容灾等穿越wan才能实现的技术。
3.传输速度方面,fc san可以实现高性能数据存储、带宽利用率高、传输时延小、传输效率高,实际带宽可达到理论带宽的85%~90%。而ip san需要共享数据通道,传输时延较高,受网络环境影响大,实际带宽可达到理论带宽的20%~30%。
4.安全性方面,fc san采用单独的光纤通道独立组网,安全性较高。ip san接入ip网络,安全性相对较低。
5.兼容性方面,fc san虽然有相关标准的fc协议,但不同厂商的fc设备并不兼容。而ip san基于tcp/ip协议,兼容性较好。
基于上述对比,在性能、稳定性要求较高的企业应用如核心数据库中,常采用fc san产品。而在性能要求不高,尤其是异地容灾场景,则可以考虑采用ip san产品。对于采用整机柜服务器作为nfvi承载的场景,统一使用ip交换机进行业务和数据存储交换则更加方便维护。
存储介质
随着cpu和内存性能的发展,传统机械硬盘(hdd)成为it系统的主要瓶颈。ssd的出现使硬盘的io性能提升了几个数量级。ssd的应用使磁盘阵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传统磁盘阵列:在传统磁盘阵列中主要采用sas盘作为高速存储介质,磁盘阵列的io性能主要依赖于sas盘的数量、背板处理能力及缓存。大量sas盘的并行读写可以提高磁盘阵列的速度。
2.混合阵列:ssd价格相对hdd较高,而采用ssd+hdd的混合阵列是一种折中的方案,可以在不需要大幅度提高成本的情况下,获得比传统磁盘阵列优越的性能,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容量需求。根据ssd所起到的作用,混合阵列又可以分为自动分层和缓存加速两种类型。
3.全闪存阵列:全闪盘阵列中全部使用ssd作为存储介质,适用于容量要求不高,且性能要求非常苛刻的应用。全闪存阵列根据阵列控制软件可分为两种,一种为afa(all flash array,全闪存阵列),是在原有磁盘阵列的基础上优化而成,例如禁止磁盘碎片整理等功能;另一种为ssa(solid-state array,固态阵列),则是完全根据ssd的特点重新撰写而成。
server san
server san是由多个独立服务器存储组成的一个存储资源池,有着良好的性价比和扩展性。传统存储网络主要基于fc,传输带宽和延迟远远优于千兆以太网,但随着10gbit/s、40gbit/s以太网和infiniband rdma网络技术的引入,存储反而成了系统性能瓶颈。采用server san可以实现计算和存储网络的统一,具有高i/o性能、极低延时和高带宽特性的ssd,使得server san的性能媲美高端存储。server san存储目前主要是互联网公司研发使用,即hyperscale server san,现已逐渐进入通信行业it领域。
1.vsan
vmware vsan(virtual san)是vmware公司基于vsphere开发的可扩展分布式存储架构。vsan在vsphere集群主机直连的ssd和hdd之上构建vsan。这些存储设备由vsan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使用闪存ssd加速,既能够用普通机械硬盘提供大存储空间,又能通过ssd获得高性能,从而形成成本较低、性能出色的统一共享存储层。
2.ceph
作为openstack社区呼声最高的开源存储方案,ceph也成为最广泛的全球开源软件定义存储项目。ceph通过实现类 posix 接口的对象存储接口来构建底层通用的存储系统,上层通过堆叠不同存储标准(如 posix,块接口和 s3/swift)来实现对象存储、块存储和文件系统存储等不同存储场景的应用。这个方式也是ceph统一存储目标的技术基础。ceph先进的架构加上ssd固态盘,特别是高速pcie ssd带来的高性能,无疑将成为ceph部署的典型场景。
nfv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网络设备的软硬件分离,总体趋势是底层硬件实现相对通用化。基于ceph开源分布式存储的server san技术得到各nfvi厂商的广泛支持,且更加通用。而采用商用分布式存储系统虽然能够获得更高的性能,但又会影响到底层硬件的通用性,受到厂商的掣肘。
3.其他商用分布式存储系统
主流商用分布式存储系统包括emc scaleio、华为fusionstorage、惠普storevirtual vsa、戴尔fluid cache等,这些主流商用分布式存储系统宣称可以获得较ceph更高的性能,且能提供较好的售后支持。
磁盘阵列与server san的比较
在磁盘阵列与server san引入ssd盘后,性能均获得了较大提升。下面从4个方面比较磁盘和server san两者的特征。
可靠性
可靠性是存储首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磁盘阵列采用双控制器、多路径和磁盘冗余等方式,保证磁盘阵列不存在单点故障。磁盘阵列的磁盘冗余一般可采用raid5、raid10等方式,保证在有磁盘损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校验数据和其他磁盘数据来恢复该磁盘的数据。而server san通过软件来保障可靠性,需要采用3副本保证在磁盘损坏的情况下不影响业务数据。磁盘阵列可以通过远程镜像等成熟的异地备份及双活等技术,跨数据中心进行灾备,优于server san。此外,磁盘阵列在固件中针对ssd进行优化,ssd的寿命更长。而server san缺乏相关的机制,长时间使用后可能影响固态盘使用寿命。
容量及扩展性
由于ssd容量小,单盘价格贵,全闪存阵列容量较小。而采用server san产品可以达到pb级的存储空间,且随着服务器的数量增长,其性能、容量可以线性增长,尤其适用数据量较大且不断增长的应用场景。要达到pb级容量,需要使用昂贵的高端磁盘阵列,且只能购买该型号的磁盘柜,扩容成本高,周期较长。从容量和扩展性而言,从优到劣排序为server san、高端磁盘阵列、中端磁盘阵列、全闪存阵列。因此,对于业务数据增长较快,容量要求较大的场景而言,server san具有优势。
性能由于采用了专用的存储硬件,并针对ssd进行优化设计,全闪存阵列性能远高于其他类型的存储。在大量使用ssd缓存的情况下,中端磁盘阵列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商用分布式存储系统如emc scaleio、华为fusionstorage性能表现接近使用ssd缓存的中端磁盘阵列。据公开的测试数据,商用server san如fusionstorage的性能远高于ceph。此外,ceph在不同的优化方式下性能表现差距较大。
成本
server san在硬盘购置成本上高于磁盘阵列50%以上,在硬盘价格高涨的情况下,server san的成本相对较高。磁盘阵列需要购置与原设备相匹配的控制柜、磁盘柜等专用设备,扩容成本高。而server san可以使用通用的服务器,扩容成本低。因此,在存储规模达到pb级以上,而且还在不断增长的情况下,采用server san成本更低。
运维难度
磁盘阵列成熟稳定,其维护简单,日常维护工作量小。ceph是开源项目,其配置、性能调优复杂,运维人员需要处理系统的bug,对技术能力要求高,且维护工作量大。商用的分布式存储系统经过厂商打磨后,商业化程度较高,而且有厂商进行维保,其运维难度小于ceph,但也大于磁盘阵列。
nfvi对存储的需求
vnf率先实现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vbras、vcpe、vepc、vims、vsr,未来可能的应用场景还包括vcdn等。根据数据类型的要求,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无需存储业务数据,如vcpe、vepc、vbras、vims、vsr,涵盖nfv的主要应用场景。这类场景的虚拟机主要起到数据处理和转发等功能,数据不落盘,存储空间的增长要求不高。使用ssd作为缓存的磁盘阵列即可满足业务需求。这类可以采用传统san存储。
2.存储结构化数据,如vepc中的vhss。主要存储数据库中的结构化数据,有一定的数据增长要求。这种场景采用磁盘阵列及server san均可。
3.存储非结构化数据,如vcdn。这类数据增长速度较快,对存储空间的扩展性要求高。这种场景采用server san具有成本、扩展性方面的优势。
总体而言,对于nfvi而言,采用磁盘阵列可以获得更好的时延性能。

PLC数据通讯网关手机监控巨控GRM530 GRM300方案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如何应用在水泥厂
威马W6将支持AVP自动泊车功能 公共停车场也能用
中兴事件后,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芯片国产化进程迫在眉睫
你不知道的Python环境管理技巧
NFVi:用标准化虚拟化技术来支持多租户,为不同类型虚拟网元按需提供支持
16项被忽略的锂电池材料/设备技术
人工智能在安防领域可以爆发多大的能量
海康威视成为获得管理奖的9家企业之一
长虹VD6000型VCD机电源电路图
小米6就长这样,MIUI9加持?
强化产品的防水能力,iPhone或彻底淘汰Lightning接口!
BMS应该选用什么样的电池模拟器
电源纹波的测量方法 纹波的抑制方法
云米涉足大家电智能冰箱领域,是敞开供应,还是炒作风浪
蔚来终于在李斌抢救下脱离ICU病房
目前Type-C接口为什么还没有实现全面普及
上下游供应链助力,ARM服务器阵营声势壮大
人机界面中的LCD控制驱动与接口设计
汽车音响选择二分频还是三分频改装_汽车音响分频器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