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将告别野蛮期进入洗牌 未来或以内容为主导

不久前,周宇给他的朋友打了个电话,邀请他一起参加一个有关虚拟现实(下称“vr”)的展览。作为vr产业的一名分析师,他对此最初的兴趣源于2014年的一场讲座。
“2014年可以算是vr元年,因为这一年开始有初具雏形的硬件设备出现,这让投资人和市场都看到了行业的未来。”周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周宇的这一看法,实际上也被大多数行业人士认同。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此前两年还无人问津的vr产业,在2014年却突然获得2.7亿元的总投资,更在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增至24亿元和15.4亿元,有关投资项目数也出现猛增。
然而正如所有新兴行业发展都将遭遇到困境一样,vr产业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并在今年上半年遭遇了拐点。稍早前,暴风魔镜、米多娱乐和众景视界等多家vr企业出现欠薪、裁员,为行业的前景蒙上了阴影。
但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包括vr企业负责人以及多位行业分析师均认为,这轮寒潮或许并非行业的全貌,而是整体处于调整期,市场将渐趋回归理性。
一、二级市场联动 投资疯狂
“vr产业并不是2014年才出现的,只是这一年facebook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oculus后,将这一产业成功推向市场,才使vr热潮瞬间席卷全球。”周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艾媒咨询分析师吴丽梅则认为,随着2014年国际科技巨头开始布局vr产业,以htc、facebook等为代表的公司纷纷推出了成品设备,并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不断普及,逐渐走向大众。
“实际上,互联网巨头布局vr后,进一步刺激了资本的介入,可以说是资本捧热了vr产业。”吴丽梅说。
根据艾媒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2年vr概念被外界熟知,有关这一行业的投资事件数和投资金额,出现爆发式增长的年份,是2014年后。
其中,2012年和2013年,资本对vr产业的投资事件仅分别为1起和4起,投资金额则近乎可以忽略。但到2014年,投资事件与投资金额瞬间升至17起和2.7亿元。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投资事件分别涨至57起与38起,投资金额则分别达到24亿元和15.4亿元。
不过,在吴丽梅看来,相比于国外科技巨头对vr产业硬件设备的投入与产出,国内在vr产业上的投入则更多集中于内容制作上。
“在硬件设备市场已经被htc、facebook和索尼等大型科技企业分食后,国内却选择了内容这一块的发展,因为国内厂商显然更清楚国内消费者的需求。”易观智库分析师赵子明说。
“根据我们的研究,预计2016年国内vr行业内容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7亿元,而2020年则预计将达到172.4亿元。”吴丽梅解释。
国内企业对vr产业内容端的投入,也进一步体现在影视类上市公司的介入。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统计,a股两市25家文化传媒概念上市公司中,对vr产业进行投资的,就达到17家,占比程度颇高。
此前,一位影视类上市公司高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vr对影视行业具有颠覆性的可能性较大,同时又是各路资本追逐的热门,使得行业里的各家公司都比较紧张,“大家都怕掉队吧,虽然对未来可能大家都没底,也不清楚它(指vr产业)未来怎么样”。
与此同时,吴丽梅亦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尽管在一、二级市场上对vr领域各有布局,但仍出现一、二级市场联动增强的现象,甚至一度出现了二级市场倒逼一级市场投资的新趋势,“a股上市公司积极布局vr产业,既为一级市场提供退出机制,还提供更高的估值溢价,大大增强一级市场布局vr产业的积极性,给vr创业带来投资红利。对于二级市场来说,则为其提供更多的资金涌入。”
告别“野蛮生长”进入洗牌期 然而,就在vr产业获得资本追逐,整个行业突飞猛进时,危机也在2016年下半年悄然来临,这首先体现的是vr企业的欠薪、裁员和破产。
2016年10月,一度贵为vr内容领域的标杆企业米多娱乐,被媒体曝出欠薪传闻,称米多娱乐的员工及离职员工被欠薪长达半月-4个月之久,并最终申请了劳动仲裁。
几乎同一时间,另一家vr头显公司众景视界,亦被曝出拖欠员工工资。这家成立于2014年,并在2016年4月发布首款vr产品alfareal的企业,被称“恶意拖欠员工薪水和报销200多万”。
而在2016年10月下旬,一度引领国内vr设备风骚的暴风魔镜,亦传出裁员数百人的消息。
尽管在此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时,暴风集团cfo毕士钧称上述人员变动并非裁员,而是将人员分拆到其它合资子公司,但外界对整个vr产业的未来发展却陡生悲观。
周宇并不否认vr产业在此时遭遇到了瓶颈,并表示这一市场遇冷是事实,但并不能认为已经到了寒冬。他表示,正如以往新兴行业的发展,发展至一定程度时均会出现某个拐点,“现在就是vr的拐点,是一个洗牌期。往后发展的话,行业将从百花绽放逐步并购整合归于大企业领头,小公司生存艰难”。
吴丽梅则认为,2016年下半年vr市场遇冷,尤其是vr硬件产品销量的大大降低,原因是国内行业的创新不足。
“vr领域入局者增多,产品同质化严重,硬件创新跟不上。而山寨硬件产品在淘宝上低价出售,更是打压正品走向消费者。”吴丽梅说,“在这种情况下,针对vr的投资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放缓,这从增长速率可以看出来。”
不过,尽管vr产业的发展遭遇到了当下的困境,但上述多位分析师均认为此刻的变故或对行业未来产生正向意义。
赵子明称,国内vr市场随着bat以及网易等大企业的进场,行业准入门槛将提高,一些小企业出现资金链紧张,继而破产的现象将难以避免,但他认为相比于过去两年vr行业的泡沫环境,经此一役后的vr产业将更趋理性。

区块链技术怎样可以变得成熟
英伟达一天2次重金投资AIGC初创企业!ChatGPT大热,带动GPU需求上升
全球几乎有39%的人认为区块链技术炒作过度
智能家居组网之争,PLC异军突起
射频集成电路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方案解析
VR将告别野蛮期进入洗牌 未来或以内容为主导
出售Agilent86117A电模块
关于平衡放大器的噪声系数的问题
计算机通信的特点
Trace辅助工具实现代码分析与实时覆盖率统计
县域经济催热三四级空调市场 大数据催化渠道模式变革
火花间隙特斯拉线圈diy图解
从电力需求侧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
基于ADS应用软件实现高增益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
CPCI总线技术在加固计算机的开发平台中的应用
无线LoRa通信是什么,它都有着哪些特性
5G NR占Q1季度整体RAN市场的20-40%,全年前景预期依然看好
三星、京东方等供应商长阳科技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
支持一键畅连通话的华为AI音箱 2e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可编程有源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