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学习dc-dc拓扑时,很多资料都说,非隔离型的dc-dc拓扑常见的有3种,分别是buck,boost,buck-boost,且buck-boost输出是负压。
的确,在工作中,这三种非隔离dc-dc在单板设计上面确实使用比较多,特别是降压的dc-dc。一个单板上可能有上十个都不止,而boost和buck-boost相对还好,用量没有降压大。
下面是mps官网的开关变换器和控制器的分类,从类型上也可以看出,buck转换器最多,boost次之,但均明显比buck-boost多。
不知道大家在项目上使用buck-boost芯片时,有没有这样的疑问:选用的明明是升降压变换器,也在单板上正常使用了,但是输出并不是负压!
应该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设计:输入电压是2.5~5v,输出3.3v,dc-dc芯片选用的就是buck-boost芯片,输出也的确是正的3.3v,并不是基础拓扑说的负压!
上述的问题和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种疑问,在我第一次用buck-boost芯片就产生了,但是并未做进一步的学习。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学而不思则罔”吧,能用就行,原理嘛,并为深究。但不可行 。
首先,我们来看下标准的buck-boost变换器的拓扑。
当q1开关管导通时,输入电压对电感进行充电,此时二极管d1截止;当q1开关管闭合时,电感阻止电流的降低,感应出的电流对负载充电,此时二极管d1导通,则负载下端电压高,上端电压低,如果将下端作为gnd,输出即为负压。
按照buck-boost的工作原理,输出确实应该就是负压,但实际上各大厂商提供的buck-boost芯片很少是输出负压的。比如mps的mp28160芯片,从芯片外部来看,就一个电感。从芯片的描述来看,明明就是buck-boost芯片,但是输出却是正电压。
要解决上面的疑问,还要深入到芯片内部来看。下面是mp28160的内部框图,竟然有四个mos管。这和最开始介绍的buck-boost拓扑并不一样!没有二极管,而且多了三个mos管。
现在,我们来推导一下,从负压的buck-boost怎么得到正压的四管的buck-boost。
第一步: 目标是输入2.5v~5v,输出3.3v,可以先升压再降压;
如上图所示,将两个拓扑串联起来,完全可以实现目标需求,而且是正压输出。但是这里有两个电感,而且需要两个控制器,一个降压,一个升压,同时这里还有两个二极管,损耗比较高,效率低,且成本高。
第二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将二极管换成mos管
只要合理控制上述4个mos管的开通和关断时序,完全可以实现升压,降压功能,且输出正压。但是这里还是有个问题没解决——存在两个电感!
第三步: 为了解决两个电感的问题,改用降压和升压串联
这种方案相比升压和降压串联,只有一个电感,输出正压,更接近目标的需求。但是因为存在两个二极管,还是会存在效率低,无法用在大功率的场合。因此,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第四步: 将二极管更换为mos管
经过上述4步的变换,既可以实现了目标需求,同时还和刚刚看到的mp28160芯片内部的拓扑框图一致,这说明,使用降压和升压拓扑串联,其实是可以实现升降压的。
所以,大家在单板上使用的buck-boost芯片, 更为准确的说应该是四管单电感升降压变换器。 与最初大家所熟知的,带有二极管的负极性的buck-boost拓扑并不是描述的同一个电路拓扑。
对于上述4个mos管的拓扑,是如何实现所需要的电压?
在mp28160数据手册上找到相关的描述,mos管的开通的关断会自动根据输入和输出电压的关系,进行mos时序控制。
当输入电压高于输出电压时,工作在buck模式。时序如下,这种模式下要求q3一直需要导通。
当输出电压高于输入电压时,工作在boost模式时。时序如下,这种模式下要求q1一直需要导通。
当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接近时,工作在buck-boost模式,这种模式存在两种方式:
(1)当输入电压高于输出电压时,此时有buck充电和boost充电两种方式,而只有buck放电一种方式;
buck充电方式,mos管工作时序
boost充电方式,mos管工作时序
buck放电方式,mos管工作时序
(2)当输出电压高于输入电压时,此时只有boost充电一种方式,而有buck放电和boost放电两种方式;
boost充电方式,mos管工作时序
boost放电方式,mos管工作时序
buck放电方式,mos管工作时序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四管升降压的拓扑相比带有二极管的负压buck-boost而言,工作模式多样,控制方式也比较复杂,在pcb布局设计时要求也更高,因为出现了更多sw节点和功率回路。
总结一下:
基础的buck-boost拓扑,输出的确是负压。但是在实际工作应用中,需要buck-boost拓扑,且输出负压的并不多。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只有一个电感的升降压电路,准确的来说,并不是我们常说的buck-boost基础拓扑。只不过是四管单电感的这种拓扑恰好实现了升降压的功能,而且还仅仅就一个电。因此,这种升降压电路更为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四管单电感升降压型buck-boost拓扑。
四管的工作时序和模式和输入和输出电压有较强的关联系,当输入大于输出时,buck多,boost少;当输出大于输入时,buck少boost多。
回到开头的疑问,基础的、三种非隔离的dc -dc拓扑之一的buck-boost,输出是负压。但是,目前使用较多的,输出是正压的,应该是四管单电感升降压型拓扑,很明显它属于buck-boost,但作为硬件开发人员,需要做好区分,而不能混为一体。
基于CY7C68013芯片接口和可编程特性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Origin Q一周速览:量子计算或将在金融业大显身手
中国移动开启新一轮5G建设招标
深度解析ug1292建立时间违例分析流程
74ls160价格 74ls160十进制计数器简介
Buck-Boost芯片有输出负压吗?
钽电容为什么失效、爆炸、烧毁及其损坏原因分析
坚果G7S和坚果G9的battle,半路杀出一个当贝D3X,投影仪届的Star!
我国信息通信业发展迅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速度电机和扭矩电机区别
大功率LED照明电源设计方案
激光发射器/接收器电路 LASER Transmitter/
首尔半导体提起的专利侵权案获胜诉 双方达成和解并支付专利使用费
智能化薄膜在线检测仪的原理及功能
电源合理应用之输入保险丝要求
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4S电池组
如何将笔记本电脑用作示波器
网球中的物理学
详解比较器器电路
华为将助力摩纳哥成为欧洲首个实现5G网络全覆盖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