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具备人、车、道路深层次交互能力的视觉感知技术所扮演角色愈发重要。7月23日,围绕视觉ai技术及车载摄像头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普及,2021无人驾驶&感知技术大会在深圳举办。会议现场,虹软科技视觉车载事业群副总经理陈锋博士通过一系列应用案例的生动演绎,展示了基于虹软visdrive®一站式车载视觉解决方案,全面提升车载摄像头复杂环境感知能力,助力更多汽车智能科技创新落地。
陈锋博士谈到,当下智能汽车迭代频率、交互变革趋势与智能手机发展过程非常相似。尤其在摄像头的应用上,
车载摄像头已成为智能汽车主流配置所必备的传感器之一
,搭载数量越来越多。在普通乘用车上搭载8颗以上摄像头已较为常见,而高端智能车型搭载的摄像头数量可达12颗以上。这些布设在车辆内外的摄像头作为获取图像信息的前端,能够为后续各种智能化应用提供基础。从具体功能看,
通过前视、环视、后视、侧视以及内置五类车载摄像头,再结合视觉ai算法
,可实现譬如车道辅助预警、盲点检测、驾驶员状态检测、行人碰撞预警、手势交互、舱内美颜合照等诸多功能,为驾乘人员提供了全方位安全智能愉悦的体验。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需要应对多变的气候情况和复杂的道路环境,
对于车载摄像头往往有着比普通摄像头更为严苛的标准,同时算法的重要性也格外突出。
陈锋博士表示,舱内感知摄像头通常要兼顾到阳光直射及暗光情况,并且还需考虑到驾驶者佩戴口罩、太阳镜等特殊状态;舱外感知摄像头则会遭遇远光灯滥用、夜间能见度低等情况。这都意味着,车载摄像头迫切需要视觉ai算法的助力及赋能。还值得关注的是,汽车在智能化升级中常常会采用多种不同类型车载摄像头组合搭配。如
ir红外镜头用于监测驾驶员状态
,该类镜头不仅有良好的夜视效果,且能够消除戴墨镜的干扰因素(在佩戴墨镜状态下也能监测到驾驶员眼神状态)。在
自拍美颜合影、视频拍摄等舱内娱乐需求
增多之下,
rgb摄像头
同样是必不可缺。此外,
3d摄像头
由于能够
采集三维数据、具备良好识别真伪效果
,则是汽车人脸识别的刚需……陈锋博士介绍,针对各类常用车载摄像头,覆盖从座舱到驾驶全栈服务的虹软visdrive一站式车载视觉解决方案,已能够提供日间、夜间及复杂环境下的全场景适配解决方案。它内嵌的虹软最强视觉感知算法,可最大化发挥出车载摄像头的视觉能力。
(虹软visdrive一站式车载视觉解决方案)
其中,visdrive 的dms(驾驶员监控系统)、oms(乘客监控系统)、interact(视觉互动系统)、authenticate(生物认证)
四大产品聚焦舱内服务,着力打造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安全智能服务体系
;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bsd(盲区检测系统)、avm(3d 环景监视系统)、 ar hud(ar抬头显示)
四大产品则聚焦舱外“行驶安全智能”,为行人、车辆、驾乘人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同时陈锋博士还强调,多年以来虹软始终与产业链上下游主流企业开展合作,并与之建立了长期、紧密、稳定的伙伴关系。例如在
摄像头传感器和模组领域
,虹软与索尼传感器、三星半导体、格科微、舜宇光学、安森美、信利等厂商保持了长期业务合作,对摄像头传感器和模组的应用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在
芯片平台
上,虹软与高通 qualcomm、德州仪器 ti、联发科 mtk、恩智浦 nxp、瑞萨renesas、安霸 ambarella、华为等各主流芯片公司持续合作交流,不断提高视觉ai算法与车载芯片的适配性。是以,虹软能够为全球车企提供专业稳定的技术和高品质的视觉ai产品解决方案。未来面对智能驾驶行业的超速发展,虹软将与主机厂商、摄像头传感器和模组厂商、芯片厂商等众多合作伙伴一起,构建共生共赢的智能汽车生态圈,驱动人车交互体验持续升级,实现价值共创。
动力电池热失控的原因是什么?动力电池4类热失控原因详细分析
USB在Linux里的结构框架是什么样的?USB Core和Hub是什么?
汽车大灯智能化趋势,国产车规芯片打入汽车供应链的“敲门砖”
从头到尾讲述开关电源软开关技术
硕橙科技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
提升车载镜头感知能力 虹软VisDrive加速汽车智能化进程
Modbus RTU转Profinet网关通讯实例
iPhone5能升级iOS 10 但这不是必需的更新
眼观三大主流平台 细数那些开源硬件
格力5G手机为何销量惨淡?
印度财政部长曾因手机4G信号差爬上树打电话
TI推出最新马达驱动器评估平台 可支援有刷直流与步进马达
在配置外部接口的过程当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绕线型异步电动机的原理
智利法院已下令国有银行和智利银行重新为交易所开立账户
干货总结:室内定位技术的3大常用算法
[图文]中国IT海外维权第一案 优盘之父状告美商侵
引力波再现太空,人类离真相又进了一步
如何正确防护PCB
比亚迪为泰国带来高效的绿色出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