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BT芯片发展史

自 20 世纪 80 年代发展至今,igbt 芯片经历了 7 代技术及工艺的升级,从平面穿通型(pt)到微沟槽场截止型,igbt 从芯片面积、工艺线宽、通态饱和压降、关断时间、功率损耗等各项指标都进行了不断的优化,断态电压从 600v 提高到 7000v,关断时间从 0.5 微秒降低至 0.12 微秒,工艺线宽由 5um 降低至 0.3um。
此外,由于 igbt 产品对可靠性和质量稳定性要求较高,下游客户认证周期较长,所以产品的生命周期较一般集成电路产品较长,对不同代际的 igbt 产品,由于性能和需求差异导致应用领域略有不同,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仍是 igbt 第 4 代工艺产品。
第一代 平面栅+穿通(pt)
出现时间:1988年
pt 是最初代的 igbt,使用重掺杂的p+衬底作为起始层,在此之上依次生长n+ buffer,n- base外延,最后在外延层表面形成元胞结构。工艺复杂,成本高,饱和压降呈负温度系数,不利于并联,在 80 年代后期逐渐被 npt 取代,目前 igbt 产品已不使用 pt 技术。
第二代 平面栅+非穿通 (npt)
出现时间:1997年
npt与pt不同在于,它使用低掺杂的n-衬底作为起始层,先在n-漂移区的正面做成mos结构,然后用研磨减薄工艺从背面减薄到 igbt 电压规格需要的厚度,再从背面用离子注入工艺形成p+ collector。在截止时电场没有贯穿 n-漂移区,npt 不需要载流子寿命控制,但它的缺点在于,如果需要更高的电压阻断能力,势必需要电阻率更高且更厚的 n-漂移层,这意味着饱和导通电压 vce(sat)也会随之上升,从而大幅增加器件的损耗与温升。
第三代 沟槽栅+场截止(trench+fs)
出现时间:2001年
沟槽型igbt中,电子沟道垂直于硅片表面,消除了jfet结构,增加了表面沟道密度,提高近表面载流子浓度,从而使性能更加优化。得益于场截止以及沟槽型元胞,igbt3 的通态压降更低,工作结温 125℃较 2 代没有太大提升, 开关性能优化。
第四代 沟槽栅+场截止(trench+fs)
出现时间:2007年
igbt4 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 igbt 芯片技术,电压包含 600v,1200v,1700v,电流从 10a 到 3600a。4 代较 3 代优化了背面结构,漂移区厚度更薄,背面 p 发射极及 n buffer 的掺杂浓度及发射效率都有优化。同时,最高允许工作结温从 第 3 代的 125℃提高到了 150℃增加了器件的输出电流能力。
第五代 沟槽栅+场截止+表面覆铜(trench+fs)
出现时间:2013年
igbt使用厚铜代替了铝,铜的通流能力及热容都远远优于铝,因此igbt5允许更高的工作结温及输出电流。同时芯片结构经过优化,芯片厚度进一步减小。
第六代 沟槽栅+场截止=(trench+fs)
出现时间:2017年
6 代是 4 代的优化,器件结构和 igbt4 类似,但是优化了背面 p+注入,从而得到了新的折衷曲线。igbt6目前只在单管中有应用。
第七代 微沟槽栅+场截止(micro pattern trench)
出现时间:2018
igbt7 沟道密度更高,元胞间距也经过精心设计,并且优化了寄生电容参数,从而实现 5kv/us 下的最佳开关性能。igbt7 vce(sat)相比 igbt4 降低 20%,可实现最高 175℃的暂态工作结温。


Diodes偏压、控制及电源管理芯片ZXNB4204,专们针
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有哪些分类?
汽车12V和24V电池电源电路输入保护方案
未来的虚拟现实数字世界会是怎样的
基于90-265 VAC LED150 W路灯电源的参考设计
IGBT芯片发展史
三星s8最新消息:HTCU11斗三星s8,骁龙835手机你更喜欢谁?
framework框架流程 模块绑定
高智能粮食重金属检测仪哪家质量好
! Agilent E4418A E4418B E4412A
长江存储SSD固态硬盘的详细资料介绍
金其利国产工控机:打造智慧轨交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可靠后盾
苹果iPhone 11 Pro价格直降,国产手机优势减弱
电线电缆的型号规格一般该如何选择
为稳压器ICLM78xx设计的电流输出倍增器的电路图
YOGO机器人驰援武汉 利用优势进行室内移动消毒
我们该如何选择物联网智能井盖网关
推荐一款现代高效的java构建工具
一文详解复位电路
暴风电视亏损约7.4亿元 风暴危机不知何时能够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