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放大器还是音箱 ,对音质影响最大的客观参数是幅频响应,通常称之为频率响应。对于频率响应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频率范围足够宽,低频要低些,高频要高些。二是频率范围内的幅度变化要尽量小些,即尽量均匀一致些。否则,会直接影响整个频段的音色平衡。其实,主观音质*论的许多*语,例如明亮、刺耳、浑浊等都与频率响应有关。
就音箱的频率范围来说,现在高频很容易做到20khz以上,基本上覆盖到了人耳的听觉上限频率。难的是低频重放。对hi-fi放音要求来说,是应该达到人耳听觉下限20hz的,并且应有足够高的声压级。
否则,由于人耳对低频的听觉灵敏度较低而无力感知。遗憾的是,目前绝大多数家用hi-fi音箱都满足不了上述要求,而就cd唱片而言,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包括许许多多发烧友在内,还没有在家庭中通过音箱听到过20hz的声音。如果采用普通书架式音箱的话,那就更不用说了,恐怕连听40hz的声音也不太可能。
在现有立体放音系统上扩展低频的最佳方案,无疑是添加一台(当然也可以用两台)超低音音箱。因为它兼有大家熟知的“双线”接法、“双功放”驱动和“前级电子分频”三者的优点,不仅扩展了低频,而且还能降低原有系统的失真,提高其动态。
不过,纯音响发烧友常常不喜欢这么做。他们认为,超低音音箱是“家庭影院”的东西,与“hi-fi”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其实并非如此。我们不妨想一想,当你用dvd欣赏一台音乐会节目时,难道不希望它的声音是hi-fi 的吗?
再想一想,dvd影片的伴音所包括的声音,无论从频率还是从强度范围上看,远比音乐还要宽广。人耳在大自然中能够听到的各种声音以及大自然不存在的各人造音响,几乎都可能并且已经出现在dvd中。因此,只要你对声音重放的要求是hi-fi音响系统的要求。可以这么说,真正hi-fi意义上的家庭影院系统,应该能够满足hi-fi音响系统的重放要求。反之,倒未必一定要那么做。
有些发烧友还认为,hi-fi系统不宜使用超低音音箱,甚至认为小房间中不宜使用重放频率低的大音箱,否则,会影响整体音质。应该说,这是有一定事实根据的。但也应看到,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实际上,使用超低音箱 后,整体音质反而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两个。一是房间声音条件不适当。例如,低频驻波没有加以有效抑制,低频混响时间过长等。二是所用超低音箱本身的质量不佳。因此,为了听到好的低音,首先要有好的超低音箱,否则便是“无米之炊”。然后才是房间的配合。配合得好,相得益影。配合得不好,只能是适得其反。那么,怎样才能选到好的超低音箱呢?
对于选购音箱,一些发烧友认为,性能不能说明音质,而性能数据过于专业,一般读者难以掌握。所以选购音箱应该以听音为主,“以耳收货”。除非看不到任何数据,这种说法没有什么道理。如果向一般读者推荐则更是一种误导。
我们以为,在主观听音*价和客观性能测试之间不应分什么“主次”,还是分“先后”为妥。也就是说,在选购超低音音箱之前,先“看”后“听”。首先收集并了解一下同类产品的价格、外观和性能规格,然后从中选出2-3件“目标”产品进行重点试听。这也是选购其他音响产品的最合理的程序,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在决定选购超低音箱前,需要说明一点。要一只音箱hi-fi地重放到20hz并具有足够的声压级(100db上下)是相当困难的。尽管许多高档音箱的低音听起来很满足,但严格地说,尚不能很好地满足上述hi-fi重放基本要求。换言之,对于低音的hi-fi重放,绝大多数人还难以一步到位,如愿以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此无所作为。这是因为我们实际正在使用的许多音箱,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扩展低频,降低失真来改善音质的可能性。大体上说,要考虑改善的频段是,对书架式音箱是60hz-100hz,对中型座地式音箱是40hz-60hz,对大型音箱可考虑40hz以下的频段。
对于一只超低音音箱来说,我们对它的频率响应有三方面的要求。一是重放频率尽可能低一些。二是频率响应尽量均匀一些。三是在放音频率范围内的声压级尽可能高一些。但是要从这三个方面全面而且满足hi-fi重放的要求是很困难的。即使做到了这些要求,音箱的体积之大,价格之昂贵,也不是多数发烧友手臂能接受的。因此市场上也出现了许多性能、形式和价格档次不同的超低音音箱,以满足各种不同需要的用户。
虽然,在挑选时首先要根据自己现有系统的情况和实际需要,尽量选择在自己需要扩展的低频段内具有输出声压级高而又均匀的超低音音箱。务必注意,只有输出声压级高而均匀的音箱,才可能获得较低的放音失真,而这是保证系统音质的关键。
网络机顶盒哪个好?圈内大神双十一详评网络机顶盒排行榜
1207F-0100-360加速度计的特点应用
PM2.5扬尘监测仪新时代的环境检测装备
华擎推出X299E-ITX/ac主板 4个DDR4内存插槽 双网口设计
科胜讯携手AnyDATA推出针对3G网络消费设备和安全应用的
超低音音箱的选购指南
初探2016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中国机遇吸引众厂商云集
ST爱立信推出全球最快最低功耗高集成LTE智能手机平台
将石墨烯传感器嵌入射频识别设备中,以实现无电池、无线智能湿度监测
aigo国民好物4.8m延长线插座,守护家庭用电安全的选择
轻触开关规格尺寸
picoChip的八用户HSPA毫微微蜂窝基站解决方案PC8219宣布出炉
软通动力基于液冷系统助力客户降低AI算力建设成本
使用可视电话时提示“呼叫建立失败”是什么原因?
联想为颐和园搭建智慧云平台 打造成智慧文旅标杆
Imation推出世界上最安全的移动硬盘
“三零手机”能否助力魅族迎来新的生机?
京东双11最大看点:翻译机录音笔品类增速明显,讯飞A.I.国货引消费热潮
基于XML异构数据集成系统访问中间件设计的解决方案
Sensirion × 秒秒测科技 携手打造随身移动二氧化碳检测仪